当前位置:五德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端午节演讲稿10篇

端午节演讲稿10篇

时间:2022-05-11 14:45:02 公文范文 浏览量:

端午节演讲稿10篇

端午节演讲稿篇1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端午习俗,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食粽子、挂艾草菖蒲、喝雄黄酒等节日活动。

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

挂艾草与菖蒲,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

吃粽子,端午食粽是是中华民族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根据史书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如今,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并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在享受美食时要注意食物是否过期变质,外出旅行要注意出行安全,预祝同学们节日快乐!

端午节演讲稿篇2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如题目是《端午节,我们的传统节日》。

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出我国的传统节日吗?

也许,你们早已习惯了圣诞节的狂欢,习惯了在“母亲节”送给妈妈小礼物,习惯了在“父亲节”向爸爸表达感激之情。其实,一年365天,还有许多印有“中国”标签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象征着丰富的华夏文明,闪耀着龙的传人无穷的智慧。

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今年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的代表。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端午还被称为端阳、重午、女儿节、龙日等。民间纪念端午节的风俗很丰富,较普遍的庆祝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等。每一项端午习俗背后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独特的文化记忆。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和文化标签。然后,当我们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时,人们也多多少少冷落了传统节日,丢失了对文化传统的记忆。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你们想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个绵延两千年的传统佳节呢?让我们从今年端午节开始,重新拾起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传统节日习俗,发展传统节日习俗,创新传统节日习俗,让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接受和认识,毕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端午节演讲稿篇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最喜欢的就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了。

到那天早上,大家都把菖蒲,艾草插在大门上,据说可以除邪避凶。

端午节能尝到好吃的粽子。粽子的种类繁多,有豆粽,有红糖粽,有枣粽,有肉粽……真让我双眼发光!我忍不住冲上,拿起一个粽子,使劲一咬,“哇!好美味啊!”我不禁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在端午节还能观看刺激的赛龙舟。每到那天,江边就响起了洪亮的大鼓声、欢呼声、呐喊声,响成一片。选手们身穿彩衣,紧握船浆,喊着整齐的口号,奋力地摆动船浆,向终点驶去。一只只龙舟象一条条巨龙在江河上翻滚、飞驰。人们在河岸边不停地喊着加油助威。

说到端午节,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传说楚国诗人屈原因为国家被占领了而投江自尽。人们怕鱼吃了屈原的尸体,就纷纷划着小船来到江面上打捞,还把粽子投下江去,希望鱼只吃粽子不伤害屈原的尸身。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端午节,你喜欢吗?

端午节演讲稿篇4

各位师生:

大家好!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等形式来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哀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身体。有的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希望鱼龙虾蟹吃饱了,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有的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晕倒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为棕子。

郭沫若评价屈原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创立了"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的楚辞文体;发明了香草美人传统。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绝的才情,似河流汇聚成海一般,浩瀚无垠。我国文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就是他集毕生心血所成的作品。

屈原死了已有2300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屈原作为一个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当时客观残酷的社会条件而失败了。但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却成功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是他的气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伟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莲的圣洁,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后人颂扬,激励感染了无数中华儿女前行的脚步!

屈原的伟大,不仅是他刻骨铭心的诗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不与_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灿烂的中国文学史少不了屈原。

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永远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谢谢大家!

端午节演讲稿篇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谢谢大家!

端午节演讲稿篇6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就是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就是相同的。端午节就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呢!

上午,大家家就开始包粽子,准备好喂我肚子里的“蛔虫”了。说道端午,大家一定不知道端午节的知识,就让我这个大博士来告诉你们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吧!

说起端午,大家还得请出一位诗人让他来帮大家先开头说起他吧,可此人到底就是何方神圣?他就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国诗人——屈原呀!屈原就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就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还就是再来说说端午节赛龙舟的故事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就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就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怎么样这就就是我收集到的端午知识,现在大家对端午节有一定的认识了吧,现在大家就是不就是该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感到惋惜?如果不就是楚王的一意孤行我想屈原还会给大家带来许多不朽的诗篇,可就是屈原的纵身跳入洗干净了人们的心,他留下来的不仅就是悲壮的诗歌还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我相信伟大的爱国诗人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端午节演讲稿篇7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历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那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mi)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第二,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时插艾叶用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第三,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端午节是美食节。早在晋代,粽子就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形状看有四角形、锥形、菱形。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希望我们能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成为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端午节演讲稿篇8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端午节到了各种有趣的活动也开始了,吃粽子,划龙舟等,都在端午节这一天开始,这是我们最喜欢的节日,因为这一天我们可以去看龙舟比赛,去亲手做粽子,体验端午的快乐。

节日都是有重大寓意,端午是为了纪念古代屈原,纪念他的优秀品质,从古代一直流传到如今,也成为了一直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在过端午时也应该享受端午的故事,去听端午蕴含的意义,历史长河中,每一个节点都会有那么一些人值得我们留意值得我们尊重。

我们作为传承者不但要学会传承古老文化,也要学会继承优秀品质,屈原是一个令人敬佩,值得尊敬的人,他的高尚从古至今的无数人为之折服,我们过端午不但是享受节日的喜庆,也是在学习文化。这是源远流长的精华,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铭记的历史。

端午这一天我们都应该积极展开活动,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去游玩,我们都应该知道节日的重点包粽子,我觉得只有自己包的粽子才是最好吃,因为是经过了自己努力练习获得的,这不但能够让我们体会到包粽子的乐趣,也可以让我们吃到自己做的粽子。

一年只有一次端午,在这一天,在电视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龙舟比赛,展现的是团队的力量,端午的美丽就在于这里,有着这样有趣的活动,让我们每年都不能忘怀,我甚至都想亲自参加,可是自己不会划船。真是非常开心这一天的.到来,因为这是我们欢乐的开始让我们品尝节日乐趣。

这是全国性的重大节日,其中的精粹文化,不但是千年来精华,更是一种精神,是我们不屈的灵魂,有着历史的属性,节日的隆重却是靠着历史的背景,也蕴含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继承了这样的文化,就应该时刻牢记历史,不忘推陈出新,不断前进。

当这一天到来我们也会放假,可以去旅游,也可以去拜访亲人,时间充裕让我们可以放松自己,可以与家人一起体会节日的快乐,不但可以让我们大饱眼福看龙舟,也可以唇齿留香吃粽子,这是都很有趣的节日,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节日,也希望同学们都不要忘记,开开心心过端午,快快乐乐看龙舟,让我们在节日这一天放松自己,去感受文化的厚重,体验不同的端午。

谢谢大家!

端午节演讲稿篇9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的家乡有很多节日,我尤其喜欢五月初五端午节了。

今年的端午这天节,我们全家人一起抢着吃妈妈刚刚包好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咬了一口,说:“哇!妈妈包的粽子可真好吃啊!”妈妈笑着说:“你这个小馋鬼!粽子呀,有三角形、菱形、方形、柱形……可真是样式繁多。如果按照馅料来分,可分为猪肉粽,黄豆粽,蜜枣粽,蛋黄粽等,味道各不相同。”我俏皮地说:“还是妈妈做的最好吃。”我一下子就吃了三大个。香喷喷的,里面的肉馅更是鲜嫩。吃了一口还想再咬一口。

我们一家人吃好粽子后,又开车赶去观看赛龙舟。

到那时,岸上的观众已是人山人海。河上的龙舟活灵活现,两侧做工十分精美。赛龙舟的叔叔们,穿着红背心,头上用手巾盘着英雄结。他们可谓信心汇成商学院,蓄势待发。一声枪响后,各位叔叔们用力划着龙舟,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非一般地前进。刚开始,旗鼓相当,不分上下,最后红色的龙舟胜利了,红色龙舟上的人们欢呼起来,我们也欢呼起来。

今天端午节过的真开心啊!

谢谢大家!

端午节演讲稿篇10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推荐访问:端午节 演讲稿 端午节的演讲稿 关于端午节的演讲稿三分钟 关于传统文化端午节的演讲稿 节日演讲稿 介绍端午节的英语演讲稿 元宵节的演讲稿 中秋节的演讲稿 清明节的演讲稿 传统节日演讲稿 关于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演讲稿

版权所有:五德范文网 201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五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五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9007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