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德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9篇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9篇

时间:2022-10-22 19:00:03 公文范文 浏览量:

篇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

  中共 XX 县委办公室 关于实施“两纲”规划的总结

  2011 年既是迎接国家、自治区“两纲”终期评估的迎检 年,又是实施下一个十年新“两纲”的开启年。县委办在县 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妇儿工委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具 体指导下,狠抓“两纲”各项职责目标的贯彻落实,并在今 年全面开展了对“两纲”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工作。现将一 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县委办高度重视贯彻实施“两纲”工作,把妇女儿童工 作纳入每年初的工作目标,统筹安排,规范运作。一是成 一是成 立领导机构。

  立领导机构 。

  成立了由办公室主任为组长,办公室分管副 主任为副组长,各代管局、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妇女儿童 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两纲”的贯彻落实,形成了领 导重视、小组统筹、部门负责的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创新 二是创新 二是 载体。

  载体。开展了“学两纲”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普法宣传活动。

  多次采取印制宣传单、出动宣传车、挂过街横幅、张贴宣 传标语等形式,在所联系村(社区)集中宣传《妇女权益 保障法》及其《实施办法》 《母婴保健法》 《未成年人保 、 、 护法》 《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四是积极抽调业务精 、 湛的工作人员参加县上组织的系统培训。为全面实施“两 纲”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 三是

   建立监测评估机制。

  建立监测评估机制 。

  坚持条块齐抓,把县妇儿工委办的统 一部署和纲要规划目标任务与自身工作有机结合,认真分 解,定期科学地对“两纲”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及 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对策,共谋发展。

  二、多措并举,狠抓落实,确保“两纲”顺利实施 县委办充分发挥服务全县大局、参谋建议的职能作用, 坚持把实施《两纲》作为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加强部门协作,狠抓工作 落实。一是坚持齐抓共管。各代管局、各科室根据“两纲” 一是坚持齐抓共管。

  一是坚持齐抓共管 的规划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与自身工作做好结合。

  领导小组加强统筹,积极协调全办力量参与,从而构建起 上下贯通,左右配合,共同发展儿童事业的工作体系。二 二 加强调研工作。

  是 加强调研工作。

  围绕“两纲”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目 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县委办对全县各 乡镇、县级各部门落实“两纲”情况进行深入实地调研, 挖掘在“两纲”实施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切 实掌握涉及全县“两纲”工作的重大问题,总结“两纲” 工作的宝贵经验并提出有益建议,为县委做好工作决策提 供科学依据,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督促检查。在“两纲” 三是督促检查。

  三是督促检查 贯彻实施过程中,针对妇女参政、就业、教育、妇幼保健、 妇女儿童合法维护权益等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督查工 作的责任、检查、通报、反馈、考核、专报等制度, “两纲” 工作督查机制日趋完善。按照机制强化措施,扎实开展了

   常态督查、反复督查,特别针对“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关爱留守妇女儿童行动、震后残疾妇女儿童的康复工作、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工作进行了重点督查,使“两纲”得 以有效贯彻和落实,保证了县委决策的有效落实。

  三、真抓实干,履行职责,贯彻“两纲”取得明显成效 进一步发挥县委办的综合协调、上传下达、沟通左右 等作用,全面优化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

  一是机关妇女儿童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机关妇女儿童工作成效显著,女干部政治业务素 机关妇女儿童工作成效显著 质的不断提高。

  质的不断提高。女干部自身素质全面提高,妇女参政议政 的层次和比例均得到新的提高,在业务技能上,注重提高 她们的政治、业务综合素质,积极组织女干部学习培训、 更新知识,有组织地派她们分期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培训 学习。在工作上,认真听取她们的意见与建议,充分发挥 女干部作用,提高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推荐了政治思想较 高、工作踏实、业务过硬的女同志到领导岗位,从基层抽 调女同志到机关进一步锻炼学习。

  二是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成效显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成效显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成效显著 全县妇女儿童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和保 健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新法接生率、 农村住院分娩率等大幅提高。妇女儿童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数量迅速提高。

  是加大监督力度, 三 是加大监督力度 ,妇女就业与劳动保护措施逐步完 善 。

  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为妇女增加就业岗位和 机会。按照《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和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组织 开展了用人单位遵守法律法规情况的专项检查活动。加大 了检查力度,采取日常巡视检查、投诉举报专查、专项执 法检查和劳动保障资料审查等形式,督促用工单位落实女 职工及未成年人特殊保护规定,对违反法规政策规定,侵 害女职工及未成年工权益进行了查处。

  妇女儿童法律保护网络全面加强。

  四 是妇女儿童法律保护网络全面加强。

  紧紧围绕“依 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目标,切实解决侵害妇女儿 童权益的突出问题,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在政治、经济、社 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强《婚姻法》《妇 、 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学习,知识普及率达到 92% 。

  中小学生普遍接受了法律知识教育,推动少年儿童法制教 育深入持续的发展,预防和控制未成年犯罪成效明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县委办始终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 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围绕“两纲” 贯彻落实,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加优质服务。但是,由于 县委办的工作职能特殊,存在着在具体落实“两纲”的工作 上举措不多,个别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在今后的工 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挥好桥梁作用,使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扎实开展妇女儿童工作, 及时掌握各地各部门动态,为组织决策提供保障,不断为妇 女发展和儿童健康成长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环境!

  

篇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

  农业经济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 年第 22 卷第 04 期 ( 总第 267 期 )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 —— 以如东县的调查为例

  吴仲会 , 潘黎媛 ( 扬州大学

  [摘

  商学院 , 江苏

  扬州

  225009)

  要 ] 随着村级集体经济作用的日渐突出 , 其 发 展 速度 也 得 到很 大 提 高 , 但 总 体 来说 , 村 级 集体 经 济 的发 展 不

  容乐观 。

  以江苏如东为例 , 通过对如东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实地考察 , 对该县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 深入地了解 , 并总结出了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和对策 , 以期促进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

  [ 关键词 ] 村级集体经济 ;

  三大合作 ;

  对策 自 “ 三 农 ” 问 题的 提 出 , 农村 经 济 如何 发 展 壮 大 一 直 是 我 国 政府致力于解决的重大问题 。

  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村级 集 体 经 济 的 发 展 ,只 有 村 级 集 体 经 济 的 发 展 ,才 能 保 证 基 层 组 织 的 稳 定 、农 村 财 力 的 来 源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物 质 基 础 乃 至 小 康

  原 则 的 考 虑 ,应 将 其 先 计 入 “接 受 捐 赠 非 现 金 资 产 准 备 ”和 “股 权投 资 准 备 ”, 在 相 关 资产 尚 未 被处 置 、 其 价 值 未 随 着 处 置 而 被 实现前不得用于转增资本 , 以避免虚增资本 。

  在 会 计 计 量 中 ,谨 慎 性 原 则 的 应 用 很 广 泛 ,在 进 行 会 计 估 计 时要 考 虑 的因 素 之 一就 是 谨 慎性 。

  它 要 求 在 合 理 的 前 提 下 , 应 充 分 考 虑 风 险 因 素 ,对 资 产 、权 益 、利 润 的 计 量 不 应 高 估 ,不 应少 计 负 债或 费 用 。

  例如 , 很 多 资产 期 末 计 价 所 使 用 的 成 本 与 可 变 现 净 值 孰 低 法 ( 成 本 与 市 价 孰 低 法 ), 就 历 来 被 认 为 是 谨 慎 性 原 则在 会 计 实务 中 最 典型 的 表 现 , 其 应 用 的 依 据 也 主 要 是 为 了满 足 谨 慎性 原 则 的要 求 。

  以 存货 为 例 , 如 果 存 货 的 可 变 现 净 值 降 到 了成 本 以 下 , 此 时 将 期末 存 货 价值 变 为 可 变 现 净 值 , 同 时 将 跌价 损 失 计入 当 期 费用 , 也 就 是将 市 价 下 降 可 能 造 成 的 损 失 预 先 计 入 本 期 ,一 方 面 避 免 了 高 估 资 产 ,另 一 方 面 确 认 计 量 了可能的费用或损失 。

  反之 , 如果市价上升 , 企业可能会获得额 外 的 利 益 ,但 此 时 存 货 仍 按 较 低 的 成 本 计 价 ,即 可 能 实 现 的 收 入或利润不予确认 。

  可见 , 无论市价升降 , 该方法都满足了谨慎 性原则的要求 。

  加速折旧法是另一个体现谨慎性原则的计量方法 。

  一般认 为 , 使 用 加 速折 旧 法 的主 要 理 由有 :① 使 用 固 定 资 产 的 成 本 , 包 括 折 旧 费 用 和 修 理 维 护 费 用 ,应 各 年 大 体 相 同 ,固 定 资 产 使 用 早 期 , 性 能 较 好 , 维 护 修 理 费 用 少 , 因 而 应 多 提 折 旧 ;② 固 定 资 产 使 用早 期 生 产能 力 强 , 企业 受 益 大 , 因 而 应 多 提 折 旧 , 以 与 收 入 恰当 配 比 ;③ 除 了 有 形损 耗 外 , 还要 考 虑 无 形 损 耗 , 采 用 加 速 折旧 可 减 少由 于 旧 技术 淘 汰 而提 前 报 废时 产 生 的 损 失 ;

  ④ 资 产 一 旦 投 入 使 用 ,便 成 了 旧 货 ,价 值 就 会 大 大 降 低 ,因 此 ,早 期 多 提 折 旧可 使 固 定资 产 账 面价 值 更 接近 市 价 。

  以 上 4 个 理 由 中 , 后 两 个在 一 定 程度 上 体 现了 谨 慎 性原 则 , 实 际 上 是 提 前 确 认 了 固定资产处置时可能发生的损失 。

  采用加速折旧法也有一部分 原因 是 因 为以 后 年 度收 入 的 不确 定 性 , 因 为 早 期 收 入 比 晚 期 收 入 更 有把 握 , 晚 期收 入 相 对风 险 更 大 , 出 于 谨 慎 性 原 则 的 考 虑 , 为了减少风险 , 应将大部分成本分配于早期 。

  [5 ] [3 ] [4 ]

  在会 计 报 告中 , 会 计 人员 不 仅 要 对 企 业 正 常 的 经 营 活 动 进 行披 露 , 还 要充 分 揭 示企 业 在 生产 经 营 中 存 在 的 风 险 。

  对 于 那 些在会计确认与计量中没有反映出来的风险, 依据谨慎性原 则 , 应 在会 计 报 告中 适 当 披露 。

  最 典 型 的 应 用 就 是 或 有 负 债 的 披露 。

  或有负债是一种最终结果需视某种事项是否发生而定的 债务 , 由 于 它是 一 种 潜在 义 务 或者 是 一 种 不 是 很 可 能 导 致 经 济 利 益 流出 企 业 的现 时 义 务 , 所 以 不 能被 确 认 为 负 债 。

  对 企 业 而 言 , 或有 负 债 的结 果 具 有不 确 定 性 , 是 存 在 着 发 生 的 风 险 的 , 基 于谨慎性的考虑 , 应在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 。

  相反 , 或有资产则 一般不应披露 , 这正是谨慎性原则的典型体现 。

  综上 所 述 , 虽然 谨 慎 性原 则 有 其 理 论 及 实 务 上 的 缺 陷 , 但 针 对当 前 很 多企 业 存 在的 资 产 不实 、 虚 盈 实 亏 、 虚 增 利 润 、 会 计 信息 失 真 等问 题 , 为 了维 护 企 业投 资 者 、 债 权 人 的 权 益 , 为 了 使 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经营中存在的风险而不致做出盲目乐 观 的 决 策 ,为 了 增 强 企 业 的 生 存 、竞 争 能 力 ,恰 当 、合 理 地 应 用 谨慎性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参考文献 :

  [1 ] [2 ] 娄尔行 , 中级财务会计 , 上海三联书店 ,1994. 谢 阳 春 ,谨 慎 性 原 则 在 会 计 实 务 中 的 运 用 分 析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3(3). 李晓慧 ,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及其完善探微 [J ]. 经济问题 ,2006 (5 ). 林丽芳 , 关于新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几点思考 [J ]. 金融经 济 ,

  2006(16).

  施静波 , 谨慎原则在会计实务的应用及启示 [J ]. 商业会计 ,2006(7).

  作者简介 :

  李 静 (1978 —) 女 , 汉 族 , 河 南 驻 马 店 黄 淮 学 院 经 济 管 理 系 讲 师 , 兰 州 商 学院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会计电算化 ;

  财务管理 。

  -78-

   吴仲会 , 等 :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农业经济

  村的村干部整体素质进行了调查 :

  从村干部 的 年 龄段 来 看 ,67% 的村 村 干 部均 龄 在 40~50 岁 , 村 干 部 的 整 体 年 龄 还 是 偏 大 ;

  从 村 干 部的 学 历 来看 , 除 大 学生 村 官 的学 历 在 本 科 或 专 科 外 , 原 本 的村 干 部 大都 是 高 中甚 至 初 中毕 业 的 本 村 村 民 , 其 知 识 储 备 比 较 少 , 继续 学 习 、 培训 的 机 会很 少 , 另 外 几 乎 没 有 研 究 生 及 以 上学历的村干部 , 村干部的整体素质还是偏低的 。

  社会 建 设 的有 序 进 行 。

  可 以 说 , 村级 集 体 经 济 的 发 展 不 仅 是 经 济 问 题 , 同时 也 是 关系 到 农 民收 入 、 社 会安 定 有 序 的 社 会 问 题 。

  从 目 前村 级 集 体经 济 的 发展 情 况 来看 , 村 级 集 体 经 济 发 展 不 容 乐 观 ,发 展 中 存 在 很 多 问 题 ,其 中 既 有 体 制 的 问 题 亦 有 环 境 的 因 素 。

  因 此只 有 通 过对 村 级 集体 经 济 现实 状 况 的 了 解 , 分 析 其 存 在 的困 境 并 找出 原 因 所在 , 才 能 为村 级 集 体 经 济 的 进 一 步 发 展提 供 思 路 。

  本 文 将 以江 苏 省 如东 县 为 例 , 分 析 村 级 集 体 经 济 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困境 。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通过 调 查我 们 了 解到 , 村 级 集 体 经 济 有 了 较 快 的 发 展 , 且

  1.1

  如东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村级集体经济规模与负债 在调 查 的村 中 , 村 级集 体 资 产 规 模 大 都 集 中 在 50~1000 万

  形成 了 一 定的 规 模 , 发展 趋 势 明显 。

  但 同 时 我 们 也 发 现 现 阶 段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困境 。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差别较大 , 贫富差距明显 从实 地 的调 研 看 , 靠近 城 区 的 “ 城 中 村 ” 或 城 郊 村 的 村 级 集 体经 济 发 展较 好 , 而 距离 城 镇 较为 偏 远 的 村 由 于 地 理 环 境 、 交 通 、人 力 资 源 等 方 面 存 在 劣 势 ,村 级 集 体 经 济 的 发 展 便 存 在 不 足 。

  这种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归咎于政府的总体规划和各村实 际所掌握的经济发展资源 。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往往具 有 较 好 的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与 服 务 、人 才 管 理 机 制 、较 多 的 资 金 扶 持 ,其 产 业 形 态 往 往 转 型 得 比 较 充 分 ,村 镇 级 的 工 业 园 区 和 第 二三产业的建设也有较好的发展 。

  而发展弱势的村则仍旧停留 在第一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农产品再生产和加工的行业和产 业 , 不具有或较少具有产业提升的后发优势 。

  土地使用效率不高 , 土地流转程度不足 村级 集 体经 济 中 , 土地 的 使 用 效 率 仍 旧 有 待 提 高 。

  土 地 的 使用 规 划 不足 , 或 者 并不 能 完 全加 以 利 用 从 而 最 大 限 度 地 实 现 土 地 的生 产 效 益 。

  在 村 级 集体 经 济 发展 较 好 的 村 , 土 地 的 使 用 状况主要面临土地较少 , 规模化 、 集约化生产困难的问题 。

  还有 一 些 村 土 地 的 使 用 主 要 依 靠 店 面 的 出 租 ,厂 房 的 出 租 等 ,而 这 种单纯靠出租的土地使用模式在本次调查中并不少见 。

  此 外 ,由 于 土 地 对 于 农 民 的 束 缚 作 用 仍 旧 明 显 ,土 地 的 流 转并不充分 。

  农民仍旧主要依靠土地生计 。

  因此造成了土地资 源的浪费 , 也不能够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最大化 。

  集体资产的使用和管理水平不高 在调 查 中发 现 , 几 乎所 有 的 村 都 还 无 法 形 成 完 整 独 立 的 资 产 运 作 机 制 和 体 系 ,资 产 的 使 用 和 管 理 水 平 不 高 ,并 且 参 差 不 齐 。

  从 资产 来 源 看 , 多 数 村 级集 体 经 济 都 强 调 甩 开 历 史 遗 留 的 集 体负 债 包 袱 , 零 负 债 也是 一 些 村强 调 本 村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的 一 个重要标准 。

  而原有负债积累的产生或者负债使用的去向集中 在村 基 础设 施 建 设和 村 公 益事 业 及 维护 支 出 等 方 面 , 这 一 部 分 投 入虽 然 在 村级 集 体 经济 发 展 初期 具 有 一 定 作 用 , 但 是 由 于 没 有 完 全 投入 到 生 产力 的 发 展上 , 即 这 部分 负 债 “ 包 袱 ” 无 法 有 效 转 化 为 现 实 生 产 力 ,因 此 出 现 了 负 债 不 断 积 累 ,而 要 从 集 体 经 济 的其 他 收 入部 分 来 进行 弥 补 , 这便 无 形 中 给 村 级 集 体 经 济 的 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明确

  2.1

  元 之 间 ,50 万元 以 下 的村 和 2000 万 元 以 上 的 村 分 别 占 8.9% 和

  5.6% , 而 50~1000 万元的村共占 75.5% 。

  村级债务情况 ( 不含隐

  形 债 务 ):

  近 半 数 以 上 的 村 债 务 规 模 在 20 ~100 万 之 间 , 其 中 零 负债的村约为 13.45% ,200 万元以上的村较少 , 仅占 5.88% 。

  村级集体经济收支状况 从收 入 情况 来 看 , 村统 一 经 营收 入 普 遍 集 中 在 0~5 万 元 , 大 部 分 村 都 有 经 营 收 入 , 但 也 有 一 些 贫 困 村 ( 约 9.24% ) 没 有 村 营收 入 , 仅 依靠 财 政 的转 移 支 付来 维 持 村 级 日 常 经 营 。

  另 外 在 收 入 来 源 中 ,经 营 收 入 和 发 包 及 上 交 收 入 占 比 最 大 ,而 有 投 资 收益的村较少 , 收入的渠道较窄 。

  从 支 出 情 况 来 看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是 各 村 主 要 的 支 出 ,另 外 村 内 失 地 农 民 保 障 、合 作 医 疗 、五 保 户 等 村 内 福 利 也 是 村 级 支 出的一部分 。

  在集体资产的经营性支出方面占比较少 。

  村级 “ 三大合作 ” 经济发展 近 年 来 ,江 苏 省 以 农 民 专 业 合 作 社 、农 村 社 区 股 份 合 作 社 和农 村 土 地股 份 合 作社 这 “ 三 大合 作 ” 为 主 要 形 式 掀 起 了 “ 新 集 体经济 ” 热潮 。

  但从调研情况来看 , 三大合作的实际实施情况不 容乐观 。

  76% 的村都成立了专业合作社 , 也有近 1/3 的村成立土 地股 份 合作 社 , 而 成立 社 区 股份 合 作 的 村 几 乎 没 有 。

  据 调 研 分 析 ,村 干 部 普 遍 认 为 目 前 的 生 产 力 还 达 不 到 这 样 的 水 平 ,使 得 三大合作能够蓬勃发展 。

  村级集体经济管理 我们 通 过调 查 发 现 , 各 镇 都 成 立 了 村 级 集 体 经 济 管 理 的 农 经站 , 实行 “ 村账镇代管 ” 模式 。

  在集体资产账 面 清 查方 面 ,90% 的 村都 能 定 期清 查 , 集 体资 产 的 明细 账 也 有 很 详 细 地 记 录 , 少 数村 一 些 数据 不 清 楚 , 记 录 不 规范 ;

  在 集 体 资 产 的 产 权 方 面 , 有

  1.2

  2.2

  1.3

  2.3

  1.4

  44% 的村没有产权证书 , 这对于集体资产的产权 界 定和 保 护 是

  不利的 ;

  在集体资产的利益分配方面 ,78% 的村有 明 确的 规 定 , 利 益 分 配 按 规 定 执 行 , 但 仍 有 22% 的 村 没 有 明 确 规 定 , 通 常 会 遵 循一 定 的 惯例 来 分 配 , 这 就 使 得利 益 分 配 去 向 有 很 大 的 机 动 性 , 出 现 集体 资 产 利益 落 入 个人 手 中 而不 是 惠 及 集 体 村 民 手 中 的可能性将会加大 。

  村级 集 体资 产 的 管理 的 主 体是 人 ( 村 干 部 ), 因 此 我 们 对 各

  2.4

  -79-

   农业经济

  对于 村 级 集体 经 济 发展 的 思 路 , 不 同 发 展 现 状 的 村 级 集 体 经济 体 现 出了 不 同 的水 平 。

  发 展较 好 的 村 级 集 体 经 济 , 由 于 其 基 础 设 施 、 产 业 转 型 、 人 口 安 置 、 制 度 设 置等 方 面 都 有 了 相 对 成 功 的 经验 , 因 此 对于 本 村 未来 的 发 展规 划 和 思 路 便 相 对 明 确 , 具 有一 定 的 前瞻 性 , 并 且实 施 举 措相 对 完 善 。

  而 一 些 发 展 相 对 落后的村则对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路并不很明确 。

  有些村 对于 今 后 三年 经 济 发展 仅 限 于指 标 上 , 如 实 现 村 集 体 经 济 收 入 翻 倍 等 。

  一 定 程 度上 , 一 些 村对 于 本 村村 级 集 体 经 济 未 来 发 展 的 方 向 仍 旧 偏 向 于 计 划 性 ,偏 向 于 政 府 的 扶 持 ,而 并 没 有 实 际 的规划目标 。

  农村的发展思维观念有待转变 , 人才管理机制 建 设亟 待 加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 年第 22 卷第 04 期 ( 总第 267 期 )

  各村 要 创 新思 路 , 通 过对 有 限 土地 的 有 效 使 用 盘 活 土 地 存 量 , 加强土地的使用方面的管理。

  合理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改 革 ,对 农 村 土 地 进 行 股 份 制 运 作 ,强 化 股 份 制 进 程 中 的 规 则 和 具 体实 施 情 况 , 使 农 民 能够 通 过 土地 股 份 合 作 制 获 益 。

  在 发 展 思 路 上 ,一 定 要 摒 弃 原 有 的 对 集 体 土 地 “一 租 了 之 ,一 转 了 之 ” 的观念 , 要选择适宜的土地使用方法 。

  改革原有的集体资本运作方式 本次 对 于 村级 集 体 资产 运 作 方 面 的 调 查 中 , 可 以 发 现 集 体 资产 的 运 作从 资 本 来源 、 管 理 和用 途 方 面 都 显 得 过 于 简 单 和 单 一 。

  各村应根据自身的情况 , 努力拓宽村级集体资产的来源 , 并 且根据不同的资本状况进行不同形式的资本投入与运作 。

  加强 对于集体资产的管理 , 严格管理制度 , 严格收益分配制度 。

  要把 原来 单 纯 的集 体 经 济项 目 , 改 组成 集 体 参 股 的 股 份 制 形 式 , 或 者 以 集 体 所 有 的 土 地 、厂 房 、设 备 、资 金 和 技 术 等 入 股 ,与 国 内 自 然 人 或 法 人 、外 商 等 合 作 经 营 或 兴 办 股 份 制 企 业 ,使 集 体 资 产得以保值增值 。

  对于采取承包 、 租赁或出租厂房 、 设备等固定 资产的形式 , 要强化收取承包费和租赁费 , 增加运营收入 。

  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 , 努力转变发展观念 观念 的 转 变是 村 级 集体 经 济 发 展 中 所 遇 到 的 又 一 个 难 点 , 对发展观念的转变需要自基层村干部到农民的层层转变。

  因 此 , 需要统一发展认识 , 认清发展的实际 。

  努力拓展真正适合市 场经 济 发 展的 村 级 集体 经 济 发展 模 式 , 破 除 旧 有 的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下 的集 体 经 济发 展 观 念 。

  通 过 思 想教 育 和 业 务 培 训 , 提 升 村 官和村干部的思想认识 , 转变农民的发展观念 。

  参考文献 :

  韩丽丽 , 关于建设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路 径 分 析 [D ]. 四 川大学 .2007 ,7.

  3.3

  2.5

  强

  如前 所 述 , 村级 集 体 经济 在 现 阶 段 的 发 展 是 具 有 变 革 性 质 的 。

  它需要摒弃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 思维 , 更多地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接轨 。

  因此 , 实践中便需要 更多更新的发展观念注入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去 。

  有 学者 指 出 , 部分 村 干 部驾 驭 经 济的 能 力 较 弱 是 村 级 集 体 经 济 发 展 存 在障 碍 的 一个 难 点 。

  发展 村 集 体经 济 的 主 体 是 村 党 组 织 、 村 集体 经 济 组织 , 农 村 基层 干 部 队伍 , 绝 大 多 数 政 治 素 质 好 , 任 劳任 怨 工 作 、 善 于 为 民办 事 , 这 是主 流 。

  但 也 不 可 否 认 , 一 些 基 层干 部 在 市场 经 济 的新 形 势 下 , 组 织 带 领 群 众 发 展 经 济 的 能 力 与 现 实要 求 不 相适 应 , 没 有牢 牢 把 握经 济 建 设 这 个 中 心 。

  事 实 上 , 从另 一 个 角度 而 言 , 如何 破 除 原有 的 发 展 思 维 , 也 体 现 着 村 干部的综合能力 。

  3.4

  3.1

  促进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均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在同 一 地域 范 围 内 , 村 级 集 体 经 济 的 发 展 存 在 着 一 定 程 度

  [1 ]

  [2 ] [3 ]

  刘晏良 ,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J ]. 理论前沿 ,2006 ,11. 苏 士 杰 , 新 农 村 建 设 中 亟 待 发 展 的 村 级 集 体 经 济 [J ]. 农 业 经 济 ,

  的不均衡 。

  村与村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贫富差距 。

  这种村级集 体经 济 发展 的 不 均衡 主 要 是由 于 政 府政 策 、 资 源 禀 赋 等 先 天 因 素所造成 。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不同水平村 级集体经济发展中产业形态的差异 。

  发展较先进的村镇已经能 够实 现 第二 三 产 业的 快 速 发展 , 而 较 落后 地 区 仍 旧 需 要 大 力 发 展 农业 及 农 业相 关 产 业 。

  因 此 , 需 要通 过 政 策 措 施 扶 持 较 落 后 地区 的 村 级集 体 经 济 , 同 时 加 大先 发 地 区 对 较 落 后 地 区 的 村 级 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 。

  政府需要有效协调对不同发展水平的村 级集 体 经济 的 政 策倾 向 , 根 据不 同 地 区的 不 同 特 点 进 行 有 效 规 划 。

  当前 , 在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 , 特别重视对经济薄弱村 的帮扶工作 。

  要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 , 激励集体经济发展 , 对经 济 薄 弱 村 要 充 分 发 挥 本 地 优 势 ,找 准 经 济 增 长 点 ,广 辟 增 收 渠 道 , 给 予资 金 补 助和 项 目 扶持 , 通 过 “ 输血 ” 和 “ 造 血 ”, 增 强 经 济 薄弱村经济实力 , 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

  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 , 促进农村土地有效流转 村级 集 体经 济 发 展中 , 土 地 的 使 用 效 率 不 足 主 要 体 现 在 集 体 土 地 存量 不 足 和土 地 使 用和 流 转 效率 不 足 两 个 方 面 。

  因 此 ,

  2006 ,7.

  [4 ] 张 忠 根 , 村 级 集 体 经 济 的 发 展 现 状 与 思 考 - 基 于 浙 江 省 138 个 村 的调查 [J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8. [5 ] [6 ] 周虹 , 新农村建设与村级集体经济 [J ]. 农村经济 ,2007 ,7. 朱云龙 ,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思路与对策 [J ]. 经营管理 ,2010 ,3.

  作者简介 :

  吴仲会 (1985 — ) , 女 , 汉 , 安徽庐江人 , 扬州大学商学院 09 级 农 业 经 济 管 理专业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农村金融 。

  潘黎媛 (1986 —), 女 , 汉 , 江苏宜兴人 , 扬州大学商学院 09 级区域经济学 专业研究生 。

  3.2

  -80-

  

篇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

  大城市气象服务工作情况 汇报

  成都市气象局

   目录

  一、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提升监测预报服务水平

  二、强化监测预报服务,提高城乡气象防灾减灾成效

  三、围绕大气污染治理,提升环境气象服务能力

  四、适应都市农业发展,增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五、贴近社会公众需求,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六、健全人影作业体系,提升作业能力和效益

  七、工作体会及存在的不足

  八、下一步工作思路

   前言

  近年来,在中国局、省局党组和成都市委、市政府领 导下,我市气象部门按照国务院3号文件、成都市政府下 发的《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要求,抓 好成都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落实,加快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 系建设,大力提升气象业务服务现代化水平,城乡气象防 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取得较好成效。

   一

  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提升监测预报服务水平

   1

  城乡气象综合观测系统不断完善

  全市建成了地面观测与垂直观测相结合、遥感遥测连续自动化的 综合气象观测站网。

  区域自动站:建成各类地面自动观测站384个,城区密度达到5公 里、农区7公里。

  专业监测站:2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1部固定式X波段数字化天 气雷达、1部移动式X波段双极化多普勒天气雷达、1套卫星遥感接 收站、1台气象应急车、6个GPS水汽站、12个负氧离子站、1个大 气成分站、17个能见度站、1个闪电定位仪、5个大气电场仪、24 个土壤湿度站等新型观测装备。

   移动雷达车 负氧离子站

  风廓线雷达 移动应急指挥车

   2

  精细化预报服务系统建设取得进展

  建成市县一体化气象数据支撑环境、高性能计算机和海量存储系 统、高清视频预报会商系统、新一代卫星遥感应用系统、气象信息共 享系统等现代化业务系统。研究开发了精细化预报显示系统、城市内 涝预报预警系统、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平台、森林火险监测服 务系统等。

  建立了全市300多个乡镇的成都市 乡镇精细化预报显示平台。

   成都市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 警平台,能完成对山洪地质灾害气 象风险短临、短期预警产品的制作。

  成都市城市暴雨内涝预报预警 系统,实现城市暴雨内涝情况动 态、直观展示,可准确定位、发 布警示信息、网上实时查询。

   3 加快建设环境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建设气象--环保数据共享系统,实现了部门数据交换。

  引进并开发建立了大气污染气象指数系统、遥感资料反演 污染物分布系统、大气污染气象监测服务系统、雾霾监测集 成显示平台,并联合市环保部门建设WRF-CMAQ数值预报系 统。

  负(氧)离子自动监测系统

  大气污染气象指数系统

   深化新一代极轨卫星遥感资料在城乡环境监测上的应用。

  卫星环境监测系统

  卫星遥感监测

   4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建成成都市公共气象服务平 台,实现市县服务产品制作 、分发流程一体化、自动化 、集约化。

  开发“成都气象”移动客户 端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监 测预报预警信息实时查询。

   建设了成都天气网、成都市气象局官网和14个区(市)县(含天府新 区)气象服务网站。

   建成了wap手机版气 象网站。

  建立了全市规范、统 一的气象科普知识库。

  建立了面向乡镇、街 道、政府部门、专业大 户等气象信息“点对点” 服务通道,用户可获取 专属气象服务,同时可 直接上报相关信息。

  wap手机版气象网站

   二 强化监测预报服务,提高城乡气象防灾减灾成效

   1 大城市气象预报预警更加精细化

  按照省局集约化预报业务流程调整,建立适合成都本地天气气候特 点和服务需求的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流程规范、集约高效的天气预 报业务。

  建立了乡镇预报业务、开展了乡镇预报质量评定。实现逐6小时大 城市精细化预报发布,预报时效提高到7天;灾害性天气预警实现分 县发布,预警时效达到30分钟。

   全面开展山洪地灾、城乡渍涝和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预警业 务,预警时效达到3小时,预警指导产品强度和范围订正到区(市) 县和主城区。

   2 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不断健全

  与政府应急、防汛、国土、环保等部门防灾减灾指挥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

  市县两级均出台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所有区(市)县均建立重 大气象灾害预警手机短信全 网发布机制。

   实现全市221个乡镇气象服务站全覆盖,乡镇村信息员覆盖率100%,全市气 象信息员队伍共3793人,联动地质灾害、防汛责任人3.1万余人。

   开展以村为单位的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乡镇和重点行业气象灾害应急准 备认证覆盖率达70%以上;在双流城区和龙泉驿国家经开区、天府新区成都片 开展了城市防灾减灾示范社区试点建设,温江建成了全面覆盖114个城市社区 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机制。

  双流永 福社区

  气象灾 害应急 认证

   3 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服务主动及时

  在2010年“8·13”、“8·19”都江堰龙池特大山洪泥石流、 2011年“7.3” 城市内涝、“8.21”大邑山洪、2012年“8.17”彭州山洪泥石流、2013年 “7.10”都江堰特大山体滑坡等一系列重大气象服务中主动、及时,为有效避 免或减轻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3年 “7.9”连续区域性大暴雨, 多项要素突破历史极值,为我市有记录 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暴雨过程。

  都江堰石马村: 最大过程雨量 1108.6mm 最大日雨量 751.4mm 最大小时雨强 125.4mm

  我局准确预报,协同国土、防汛 部门、应急办提前发布地灾预警,首 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及时启动 一级应急预案,指导多个区县局开展 跟踪服务。为各级政府指挥抗灾救灾 和转移11.6万群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气 象信息,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

   2013年 “7.9”连续区 域性大暴雨过程造成我 市多地山体滑坡,滑坡、 山洪泥石流、中小河流 河道损毁、城镇大面积 内涝、道路塌方阻断、 农田被淹、房屋倒塌、 桥梁损毁等灾害,岷江、 沱江流域超警戒水位, 金堂老县城被淹。

  按照市委要求,我局派出专家代表气象部门参加了国务院检查组对 “7.10”都江堰特大山体滑坡的灾害调查认定。

   三

  围绕大气污染治理,提升环境气象服务能力

   1 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管理

  市环保局和市气象局建立了重污染 天气应急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联合 会商、发布空气质量预报的联动机制, 开展了空气质量预报和重污染天气预 警。

  

篇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保 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我市以“抓百村、促千村”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 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 新农村建设“十有村”(目前市级十有村 252 个) ,积极探索市场经 济条件下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 有效途径,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积累了一些好经验,也 取得了一些成效。

  考核一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用集体“经营收入”来衡 量。

  一、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开始推进农业集体化道路,进行了长 达六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把个体私有制农业转变为集体公有制农 业,实现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XX 市也在这一时期,全面实 现了农村私有产权向集体所有制的转变。在经历互助组、初级生产 合作社和高级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后,进入人民公社体制,最终取 消了土地和大型农具等生产资料私有,实行生产资料集体公有,由 集体组织农业生产经营, 农民进行集体劳动, 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 在所有制上将集体所有制确立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村的实现形 式。这一时期,受人民公社“大锅饭”体制的束缚,由于在生产经营 管理过程中,实行政社合一,强调“一大二公”,搞“一平二调”和“归 大堆”,严重脱离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和发展规律,严重侵 害了农民的利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改变了过去“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的基本经济体制,村级集体经济成为农村基本的经济组

   成部分。并且,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村级集体经济 改变了过去“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体制一统天下的格局,在家庭分 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 衍生出多种 实现形式。尤其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一些农民顺应市 场经济的发展,在农村社区或突破社区界限,自发成立了农民专业 合作社以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经济组织,提高了组 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大致可分为起步发 展、快速下滑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

  (一)起步发展阶段(1984 年至 1998 年,即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开始至二轮延包期间) 一是村集体拥有部分经营资产,为发展集体经济打下一定基 础。从 84 年开始,我市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当时 大部分村集体,特别是山区村组保留了一部分资产资源,未全部发 包到户,如集体茶场、林场、机动地等,仍由村集体组织统一管理 经营。二是村办企业的发展。为集体经济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 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 乡镇企业政策措施, 我市各地利用村级闲臵资源和银行贷款兴办了 一批村办企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得到了较快增长。三是股份制林场 的发展。90 年代我市通过世行贷款由村民组或村民承包的山场入 股,村集体参股,收入按股分红的形式,大力发展股份制林场。四 是发展集体经济的氛围较浓,环境较好。90 年代,各级党委、政 府重视程度较高,发展环境较好,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发 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形成了有利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氛围。

  在这个时期内,全市无集体经营收入村数量较少,控制在 300 个村以内,占当时 1169 个村的 25%左右。

   (二)快速下滑阶段(1998—2006 年,二轮延包至开展新农 村建设期间) 一是集体经营资产逐渐减少。从 1998 年开始,我市全面开展 二轮延包工作,各地认真落实国家土地承包政策,将原村集体经营 的机动地等资源资产又陆续发包到农户,减少了村集体经营收入。

  二是村办企业效益下滑和改制。受亚洲金融危机、银根紧缩和国家 政策调整的影响,我市村办企业经营每况愈下,同时,开展集体企 业改制工作,村办企业逐渐萎缩。三是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林业 分类经营的实施,大部分集体林场划为公益林,减少了集体收入。

  四是发展集体经济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这个时期,社会对发展村级 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够统一,甚至出现了争论,集体经济发展的步伐 明显放缓。

  由于以上原因,这个时期我市村集体经济出现了快速下滑的 局面, 集体经营无收入的村由 300 个以内快速增加到 2006 年的 681 个,占全市总村数的 58.2%。

  (三)恢复发展阶段(2006 年至今,新农村建设的大力实施) 200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的若干意见, 全市迅速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 市委、 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 的积极性。国家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农村经济 得到较快发展,农村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善,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明 显的回升。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发展 的切入点,各地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入股经营等 多种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拓宽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二是 随着我市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 快,部分城郊村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了集体资

   产的有效增值,村集体收入得到了快速增长。三是农村“三资”管理 得到进一步加强, 通过清产核资, 明晰产权, 推行“三资”委托代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实现了农村资金、资 产、资源的保值、增值。四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

  我市通过“五个好支部”的评选,大学生村官、村第一书记、新农村 建设驻村指导员的选派等多种形式,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村级 班子人员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坚强的组 织保障。同时,农村税费改革后,各级政府逐年加大对村级专项补 助资金支付力度,使村级组织运转得到了稳定的经费支持,工作环 境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更加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村级集体收入也出 现了止跌回升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村集体收入和资产状况 据最新统计,我市 740 个村(居) (不含新城区代管的 3 个村, 其中:A 县 2 个、B 区 1 个) ,2011 年无集体经营收入的村 267 个, 占总村数的 36.1%;

  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村 473 个, 占总村数的 63.9%, 其中,收入在 5 万元以下的村 259 个,收入在 5-10 万元的村 63 个,收入在 10-50 万元的村 108 个,收入在 50-100 万元的村 28 个,收入在 100 万元以上的村 15 个。

  2011 年,全市村集体当年实现总收入 38673 万元(其中村集 体经营收入 8262 万元, 村集体非经营收入 30411 万元) 村均 52.26 , 万元,扣除各项开支(含生产经营支出、干部报酬和报刊订阅等管 理费) 、以及村级生产和公益设施的投入后,当年结余 13791 万元。

  村均 18.64 万元。

  截止 2011 年底,全市村集体资产总额 27.4 亿元(包括未承包 到户的土地等资源性资产) ,村均 370 万元,其中,拥有各类固定

   资产和流动资产分别为 7.8 亿元、 亿元, 5.6 村均为 105.4 万元、 75.7 万元。

  (二)村集体收入的来源 1、村集体经营收入 我市村集体的经营收入主要来源于直接经营收入,其次为发 包及上交收入和投资收入。2011 年,我市 473 个有村集体经营收 入的村,收入总额为 8262 万元,村均 17.47 万元,全市村均 11.16 万元。

  (1)直接经营收入:2011 年,全市村集体直接经营收入为 3767 万元,村均 5.09 万元。我市村集体直接经营收入主要包括部 分集体林场林木出售、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经营、资产资源参与乡村 旅游开发门票收入提成、 房屋和店面等固定资产转让几方面收入来 源。

  (2)发包及出租收入:2011 年,全市农村集体发包及上交收 入为 2519 万元,村均 3.4 万元,主要包括村集体利用荒山、荒沟、 荒丘、荒滩、水面、房屋和店面等固定资产通过招标、拍卖、出租 等实行其他承包方式经营取得的收入。

  (3)投资收入(含利息收入) :2011 年,全市对外投资收入 为 1526 万元,村均 2.06 万元。

  (4)招商引资奖励收入:2011 年,村级组织依托资源和经济 园区,通过招商引进项目,财政按税收收入一定比例奖励给村级组 织收入为 451 万元,村均 0.61 万元。

  2、村集体非经营收入 村集体的收入,除了村集体直接经营收入之外,还有补助收 入和其他收入。

  补助收入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的财政等有关部 门的补助资金,包括财政对村级专项补助资金(转移支付) 、一事

   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各级财政的项目资金和补助资金等;其他收入 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经营管理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 包括 被征用土地补偿费村留存部分、社会和个人捐赠收入等。2011 年, 我市村集体的非经营收入为 30411 万元, 是村集体直接经营收入的 3.68 倍,村均 41.1 万元,其中,财政转移支付和部门社会帮扶资 金等补助收入 10967 万元,村均 14.82 万元;其他收入(含土地补 偿费收入)19445 万元,村均 26.28 万元。

  (三)村集体经营收益情况与省内同类型地区的比较 1、全省情况:全省共有 16063 个村。2011 年,无集体经营收 入的村 7876 个, 占总村数的 49.0%;

  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村 8187 个, 占总村数的 51.0%,其中,收入在 5 万元以下的村 4383 个,收入 在 5-10 万元的村 1969 个,收入在 10-50 万元的村 1430 个,收 入在 50-100 万元的村 242 个,收入在 100 万元以上的村 163 个。

  2、同类型地区情况:

  AAA 市:AAA 市共有 822 个村。2011 年,无集体经营收入的 村 281 个,占总村数的 34.2%;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村 541 个,占总 村数的 65.8%,其中,收入在 5 万元以下的村 214 个,收入在 5- 10 万元的村 132 个,收入在 10-50 万元的村 141 个,收入在 50 -100 万元的村 29 个,收入在 100 万元以上的村 25 个。

  BBB 市:BBB 市共有 619 个村。2011 年,无集体经营收入的 村 123 个,占总村数的 19.9%;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村 496 个,占总 村数的 80.1%,其中,收入在 5 万元以下的村 254 个,收入在 5- 10 万元的村 115 个,收入在 10-50 万元的村 109 个,收入在 50 -100 万元的村 14 个,收入在 100 万元以上的村 4 个。

  CCC 市:CCC 市共有 2104 个村。2011 年,无集体经营收入 的村 1192 个,占总村数的 56.7%;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村 912 个,

   占总村数的 43.3%,其中,收入在 5 万元以下的村 646 个,收入在 5-10 万元的村 171 个,收入在 10-50 万元的村 82 个,收入在 50 -100 万元的村 10 个,收入在 100 万元以上的村 3 个。

  我市村集体经营无收入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与全省比较,低 12.9 个百分点,与同类型地区相比,比宣城市高 1.9 个百分点,比 池州市高 16.2 个百分点,比六安市低 20.6 个百分点,在全省的位 次属中等偏上水平。收益在 100 万元以上的高收入村,我市为 15 个,比 AAA 市少 10 个村,比 BBB 市多 11 个村,比 CCC 市多 12 个村,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我市发展集体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目前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明显的回升, 也出现了一些好的 典型,但为数不多,从总体上看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的现状 还没有改变,村级集体经济与整个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还有相当 部分的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明显滞后,收入来 源少、积累能力弱、资产管理差等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税费改革 后,村集体收入渠道萎缩,总量锐减,债务加重,村集体经济的发 展缺乏生机与活力的现实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 距离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要求差距较大。

  一是底子薄、 差距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极不均衡。由于受 区位优势、基础条件和管理水平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全市村级集 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全市集体经济发展好的,都是临近城镇、集镇 和公路沿线的村,其区位优势明显,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 份制合作等办法,能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地处偏僻山区、 村落分散、信息闭塞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有的村除 村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外集体几乎没有经营性收入,形成“空心 村”“负债村”。全市 740 个村(居) ,2011 年无集体经营收入的村

   267 个,占总村数的 36.1%。且富裕村和薄弱村收入差距在逐渐拉 大,集体经营收入在 50 万元以上的村只有 43 个,村集体年经营性 收入最高的村为 DD 区广惠村(居) ,已达到 838 万元,两极分化 趋势日益明显。

  二是思路窄、办法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渠道不多。由于对 新形势下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正确认识, 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逐渐 淡薄。目前我市各地可以说都还没有成熟的想法、成套的政策、成 型的路子,认识模糊,思路狭窄,办法不多。一些村干部和群众思 想僵化,观念守旧,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缺乏内在发展动力,实现 集体经济增长的形式单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 条件,等、靠、要的思想十分严重,有效资源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开 发利用。2011 年我市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非经营性收入,达 30411 万元,占村集体全部收入的比重为 78.64%。而经营收入仅 8262 万元,占 21.36%,收入渠道少,收入水平低,导致村级组织 正常运转、 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必要支出过分 依赖上级补助资金。

  三是债务重、 积累少,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后劲不足。

  近年来, 我市开展了村集体债权债务的化解工作, 也收到了一定效果。

  但是, 随着化解村级债务进入攻坚阶段,化债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与此同 时,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步伐加快,也增加了不少新 债,使得部分地方出现了边化解边新增债务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历 史的原因,致使经营性负债与公益性负债并存,少数村级债务居高 不下。另一方面,集体债权难以回收,呆账、死账比重大,使集体 发展资金严重不足。

  2011 年全市核实债务 15774 万元,村均负债 21.32 万元。由于村级债务较重,集体没有积累,致使村级集体经 济发展缺乏原始基础,举步维艰。

   四是管理弱、投入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机制不全。村集体 组织对集体“三资”缺乏有效的管理,在集体资产运营方面,市场经 济观念淡薄,没有长远的规划和思考,缺乏驾驭经济工作的意识和 能力。由于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人才匮乏,懂市场、会经营、素 质高的管理型人才不多,造成管理水平低,制度不落实,运作不规 范、监管不到位。如一些村资产、资源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 位,集体茶园、山林等资产长期无人管理,白白闲臵浪费;有的集 体资产被挪用、无偿占有;有的乱支滥用,招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 过多等。由于村集体生产缺乏有效的保值增值、管好用活的机制, 导致集体资产损毁和流失。同时,现有农村政策对农村发展集体经 济缺乏必要引导,缺乏强有力的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上级项目资 金投入与村集体实体对接不够,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和支农惠民投 入多,对村级集体经济直接投入基本没有。

  四、 “十二五”时期我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基本原则、 总 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走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展集 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 确:“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有效实现形式,增强集体经 济组织对农户生产经营的服务能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持村 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 必然要求;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也是 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市 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即将对发展村级集体经 济工作进行重点部署,为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扶持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的相关措施,根据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在借鉴参考外

   省、市等周边地区促进和扶持 村集体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的经 验做法的基础上, 结合本市实际, 正在研究出台中共 XX 市委、 XX 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意见》 。当前,我 们要在及时消化、吸收过去取得的基本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 我市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改革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创新思路的 工作方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基本原则 一要坚持创新思路、科学发展,正确把握村级集体经济的发 展方向。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 化,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 “保持共产党员纯 洁性”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遵 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想办法,找路子,积极 探索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通过整合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做到“养着梧桐树招得金凤凰,养鸡 生蛋而不杀鸡取卵”。坚持走高效低耗,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 展路子,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二要坚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探索各具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之路。从各村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出发,找准和依托各地优势, 选准路子,把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切入点。不同特点、不同基础 的村,可以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寻求适合的发展领域。就我市而 言要立足资源、区位等优势,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坚持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则。同时,要打破地域和产业束缚,坚持 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实现开放式经营,积极推进范围广、领域宽 的资产重组,优化集体资源配臵,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

  三要坚持注重管理、促进发展,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要切实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的监督管理, 加快建立有利于村级集体 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进一步规范村级集体经济收、 管、 用的制度和办法,探索有效决策、有效激励、有效管理、有效监督 的运行管理模式,促进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切实保护和发挥好农 民群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村级集体经 济的体制活力。

  四要坚持村为主体、 强化乡镇责任, 形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合 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依靠村级自身的努力,充分尊重农民意 愿,发挥村级组织主体作用,增强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 力和造血功能。对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 开展结对帮扶。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农村 党建工作的重点加以突破,要从发展思路、规划、项目、资金等方 面千方百计给予支持帮助,上下联动,形成发展合力,帮助其逐渐 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 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省第九次党代会、市 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三化同步”战略,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目标,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增强村级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 战斗力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村级主体、市场主导;

  健全机制,整体推进”的要求,形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大 合力和浓厚氛围,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目标任务:到 2015 年,初步形成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 展的良好机制,全市所有的村都有集体经营性收入,80%以上的村 集体年经营性纯收入达到 5 万元以上(不含各级财政的项目资金, 财政对村级的补助资金和部门、 社会帮扶资金以及征地补偿费收入 等)其中 40%以上的村达到 5—20 万元、 。

  30%以上的村达到 20—50

   万元、10%以上的村超过 50 万元。具体目标是:

  2012 年-2015 年, 全市村集体年经营纯收入 5 万元以上的村分别达到 300 个、 个、 400 500 个、600 个以上,其中市级新农村建设模范村,年集体经营性 纯收入达到 50 万元以上。

  五、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 各地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强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扎实推 进,制订切实可行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努力在壮大集体经济 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要结合实际,在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指 导下,制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近期计划和长远目标。要充分发挥 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把握利用现有政策,选 择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领域、具体项目和经营方式,拓展集体经济 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固定收入来源。要多途径探索集体经济发展形 式, 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途 径、新方法,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式,不断满足农村基层 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着力打造出一批“实力强、特色明、 管理好”的经济强村。

  1、立足资源优势,开发主导产业,发展“资源开发型”集体经 济。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开发利用现有资源, 初步形成多类型、 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各地乡情村情不同,条件各异,一定要从实际 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走农村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之路。

  一要充分利用集体现有资源求发展。目前,我市由村(组)集体经 营的资源性资产面积达 414.56 万亩,其中:土地 4.65 万亩,林木 208.18 万亩,山岭 168.91 万元,园地 24.69 万亩,荒地 2.1 万亩, 滩涂 1.13 万亩,水面 4.9 万亩。每年为村(组)集体创造收入 2313 万元,亩均收益仅 5.58 元。要充分挖掘现有村集体土地、山场、

   水面等自然资源经济潜力,大力发展茶业、竹业、果蔬业、中药材 业和养殖业等特色产业,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如 祁门县芦溪乡的芦溪村、奇口村,柏溪乡的黄荆村、新溪村、柏溪 村等都是围绕山场资源发展股份制林场,集体和农民按股分红, 2011 年集体从林场得到的分红收入达到 14 至 35 万元。还有 D 区 的 XX 乡、XX 乡、XX 乡的不少村集体都兴办了集体林场,年收 入都有十几万元以上,XXX 镇的新洪村、XXX 镇的民主村林场收 入都达到 75 万元。二要通过土地流转谋发展。对已承包到户的集 体土地、 经济林木等, 在农户自愿、 有偿的基础上, 由村集体牵头, 联合农户参股, 发展设施农业和高附加值种养业, 提高土地收益率。

  如徽州区西溪南镇竦塘村由村两委牵头组建合作社, 通过农民土地 入股,集体投资和项目补助发展苗木生产,收入按比例分红,2011 年实现集体直接经营一产收入达 42.52 万元。三要加快开发“四荒” 促发展。鼓励村级集体开发利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按照产 业规划,围绕当地特色产业,通过招标、拍卖、出租等其他承包经 营形式,也可由村集体牵头,招商引资或联合农户参股开发,创办 农业基地。如歙县的王村镇王村村通过集体山场的出租,2011 年 集体实现山场出租收入 12.6 万元;屯溪区浯村通过出租集体山场, 2011 年获得租金收入 33.6 万元。

  2、兴办乡村旅游,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经营创收型”集 体经济。结合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加强与全市大旅游的联结整合, 鼓励村集体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开发山、水、园、林、庄等旅游资 源,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合作、村有民营等形式,进行合理开发, 延伸产业链。继续开辟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组 织举办各种农业观光节、采摘节、品尝节和会展等活动,不断推出 观花采果、 风景欣赏、 休闲垂钓、 农家餐饮、 农事体验等特色旅游,

   充分拓展农业休闲观光功能。

  依托山水、 名胜古迹等旅游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如黟县的西递村、宏村、屏山村,徽州区 的呈坎村,黄山区的冈村、芳村、山岔村等都是好的典型,集体收 入都在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以上。

  3、盘活集体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发展“资产经营型”集体经 济。一要盘活存量资产。目前我市村集体拥有各类固定资产 7.8 亿 元。要整合村集体闲臵厂房、办公用房、山林荒地、果园渔塘等不 动产及企业经营权, 通过招标出租, 盘活存量, 提高资产的利用率。

  二要提升资产的增值空间。城郊村、工业园区、旅游度假区周边等 区位优势明显的村,要发挥资金优势,在服从城镇规划前提下,通 过兴建标准厂房、 仓储、 市场等二、 三产业载体的参股分红等途径, 实行资本经营,实现土地资产和资本的有效结合。如屯溪区博村村 在区工业园区兴建标准厂房年租金收入 10 万元以上。各个区县都 有不少城郊村利用集体资产开展租赁经营的例子。

  三要依托土地整 治整村推进。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和宅基地整治、零星自然村迁并,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开辟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村集体通过土地整理 和村庄整治等项目增加的有效农业用地,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经营。

  4、组建合作社,提高组织程度,发展“服务创收型”集体经济。

  鼓励村级组织牵头成立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专业 服务公司等, 采取多种形式, 开展技术指导、 信息传递、 物资供应、 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服务,以有偿、微利的服务方式增 加集体经济收入。上面举的 XXX 区 XXX 镇竦塘村的例子就是一 个好的典型。

  5、兴办农业项目,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产业拉动型”集体经 济。结合设施农业、土地复耕、农业综合开发、低产田改造等农业 项目,大力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积极兴办一批高效农业、设

   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示范项目,带动农民发展优势突出和 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推进农业结 构战略性调整,把农民增收和集体增利结合起来,壮大村级集体经 济实力。前面举的例子基本都利用了农业项目资金,结合自身的资 源优势发展起来的。

  6、强力推进村集体招商引资。鼓励和引导村级组织依托资源 和经济园区,通过招商引进项目,采取股份合作以及按税收收入 一定比例实行财政奖励等形式,带动和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增加 集体经济收入。如 XX 区出台了鼓励村级组织招商引资的税收奖 励办法,2011 年仅区、乡(镇)财政奖励给村级组织的招商引资 奖励资金就达 436.33 万元,村均 8.56 万元。

  六、加大扶持力度,优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市、区县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村集体经 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用于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化扶持、村级集体经 济开发项目的补助, 以及对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考核奖励。

  市、 区县都要制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税费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投 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完善和落实村级发展留用地政策;鼓励开 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

  各部门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项目和资 金,应优先安排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

  二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目标 责任制,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纳入县(区) 、乡(镇)年度目 标责任制考核,完善村级组织考核办法。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出 突出贡献的村“两委”班子,各级政府要给予一定资金奖励,以形成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内在激励机制。

  三是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宣传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 采取多种形式、 加强对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重要意义、 目标任务、

   基本原则等内容的宣传, 多种途径加大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好 经验、好典型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坚定 加快发展的信心,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形成全市上下谋发展、图 富强的浓厚氛围,推动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XX 市村集体经济收入 与省内及同类型地区比较表

  单 全 位 省 村 数 16063 822 619 2104 740 无收入的村 7876 281 123 1192 267 占比% 49.0 34.2 19.9 56.7 36.1 收入 100 万 以上的村 163 25 4 3 15

  AAA 市 BBB 市 CCC 市 XX 市

  

篇五: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

  广东省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流程为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我省海域和无居民海岛使用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意见粤府办201762号精神根据填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国海规范20163东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加强围填海成陆土地利用和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字20182号等的规定制定地级以上市承接省级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流程如下

  广东省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流程

  为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我省海域和无居民海岛使 用“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意见》(粤府办〔2017〕62 号)精神,根据《填 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国海规范〔2016〕3 号)和《广 东省国土资源厅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加强围填海成陆土地利用 和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字〔2018〕2 号)等的规定,制 定地级以上市承接省级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流程如下:

  一、申请 (一)申请条件。省级权限批复的填海造地用海项目和含有填海用 海类型的建设项目,在填海工程竣工后,海域使用权人依据《填海项目 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国海规范〔2016〕3 号)向项目所在地 级以上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自然资源部门)提出填海项目 竣工验收申请。

  (二)申请提交时间。海域使用权人应当自填海项目竣工之日起 30 日内,向自然资源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三)材料要求。竣工验收申请需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三份:

  1.填海项目竣工验收申请;

  2.填海项目设计、施工、监理报告;

   3.填海工程竣工图;

  4.与相关利益者的解决方案落实情况报告;

  5.其它需要提供的文件、资料。

  (四)材料审核。自然资源部门受理竣工验收申请后对材料进行审 核,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海域使用权人开展验收测量工作,编制验收 测量报告。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 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不 予受理的竣工验收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 的书面凭证。

  二、编制报告

  (一)编制时间。验收调查工作应当自收到开展验收测量工作通知 (自行编制验收测量报告)或签订委托编制验收测量报告协议之日起 20 日内完成。

  (二)编制报告要求。海域使用权人应按照《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 用验收测量报告编写大纲》和《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技术要 求》(国海规范〔2016〕7 号),自行或委托具有海洋测绘资质的机构 编制测量报告,报告应当包括如下内容和成果:

  1.填海工程竣工后实际填海界址(包括平面坐标和高程)、填海面积 测量情况、成陆土地的空间坐标相关信息;

   2.实际填海与批准填海的界址和面积对比分析;

  3.绘制相关图件;

  4.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三)测量的监管。自然资源部门应全过程监督和见证验收测量工 作。

  三、验收 (一)提交验收材料。海域使用权人编制完成填海项目验收测量报 告后,以送审稿形式一式三份提交自然资源部门。

  (二)验收的组织。自然资源部门和有关县(市、区)自然资源主 管部门以及与填海项目无利害关系的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开展评审验 收工作。

  (三)验收主要任务 1.审议验收测量报告;

  2.审查填海成陆土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情况; 3.检查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执行情况;

  4.对竣工验收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意见;

  5.出具竣工验收意见。

   (四)验收步骤 1.内业审查;

  2.现场检查;

  3.听取海域使用权人、施工单位、验收测量报告编制单位等的报告, 提出验收意见。

  四、验收结果 (一)验收合格。验收合格的项目,海域使用权人在验收评审会后, 向自然资源部门提交竣工验收测量报告报批稿和相关情况说明材料。自 然资源部门在收到材料后 10 日内,以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名义出具竣 工验收合格批复文件。

  (二)验收不合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验收不合格:

  1.不合理改变批准范围或超批复面积实施填海的;

  2.没有落实海域使用批复文件要求。

  自然资源部门对围填海项目进行竣工验收时,应把围填海项目是否 按要求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重要依据,凡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 的,一律不得通过验收。

  对验收不合格项目由自然资源部门发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海域使 用权人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海域使用权人没有整改或整改后仍存在问题的,由自然资源部门按 照《海域使用管理法》第四十二条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五、后续工作

  (一)测量数据管理。自然资源部门在完成验收工作的 5 日内将验 收测量数据反馈省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机构,将竣工验收合格项目的 数据入库,市、县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机构按要求变更数据库,并同 步共享给同级不动产登记机构。

  (二)批复材料备案。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结束后 30 日内,自 然资源部门应当将竣工验收情况及有关材料报省自然资源厅,由省自然 资源厅报送国家自然资源部备案,备案材料包括:

  1.竣工验收情况;

  2.竣工验收的有关材料。

  (三)证书办理。海域使用权人按程序到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办理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动产登记,同时申请海域使用权注销登记(包括 批准填海区域内未完成填海工程部分)。

  六、其他

  本规范自印发之日起 30 日后实施,有效期 5 年。

  

  

篇六: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

  | 管理纵横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日明 青岛市黄岛区红石崖街道办事处 山东青岛 266426

  摘要: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随着 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 经济,对于推动国家宏观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深化经济改革、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对策建议;发展

  一、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功能 (一)经济功能

  在现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对村集 体土地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优化和完善“统”的服务功能, 开展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生产效 率,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二)政治功能 村级集体经济是巩固农村基层组织的根本保证,如果没有 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村级组织将成为空壳,不仅无力修桥筑 路,扶贫帮困,对农民的生产经营提供服务,连基层干部的收 入都难以保证,影响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也会危及农村社会稳 定。

  (三)社会功能 农村的社会公共产品主要包括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 水利道路建设等,由于地方财政的局限,农村和农民在公共财 政的分配中所占比重依然过小,很多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大多 来自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 支出,农村集体经济成为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基础力量。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年度集体经济收入少的村庄仍较多

  近年来,随着黄岛区工业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红石崖街 道辖区招商项目占地逐年增多,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长主要来 源于征地拆迁补偿资金。2017年,红石崖街道村级集体存款在 300万元以上的村庄约占村庄总数的83.7%,但未有项目占地的 村庄,有2个村庄集体存款在5万元以下,村集体日常组织运转 难以维继,全靠财政扶持,村干部工资也拖欠多年。如崖逄村 集体存款为1.8万元,而山曹村集体存款达6400万元,两村相差 3554倍。年度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50万元以内的社区占村庄总 数的67%,年度入不敷出的村庄占村庄总数的81.4%。

  (二)村集体刚性支出多,经济负担较重 村级集体经济承担了过多的农村社会职能,突出表现在村 级行政组织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公共管理职能和社会公益福利事 业,也承担了村级道路、生活饮水等工程建设,导致村级组织 在社会公益福利事业上的开支,以及村干部的报酬和办公管理 费用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中那些经济薄弱村也就根本无 力兴办村级公益事业和为村民办实事。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狭小,后劲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2017年红石崖街道村级通过村庄改造、征 地拆迁实现的集体资金盈余占资金规模总额的比例、征地拆迁

  补偿收入占年度集体经济收入的比例均超过90%以上,而随着土 地资源的不断减少,该部分收入将成为一次性收入,不具有持 续性。厂房、办公楼等物业租赁收入及土地等资源发包收入, 仅占总收入的2-3%,所占比重太少,投资入股分红收益和生产 性经营收益几乎没有,收入结构的失衡严重制约了村级集体经 济的发展空间。

  (四)管理存在缺陷 其一,缺乏现代投资意识。不能根据市场调整投资方向和规 模,容易造成盲目投资,致使集体资产在无形中流失。其二, 有关集体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完善,不能够有效地监督集体 资产。债权无人收,账目和实际资产不相符的现象时常发生。

  其三,财务管理机构、制度不健全,财务纪律执行不严,财务 人员责任心不强,时常会发生违反财会制度规定的乱开支现 象。

  (五)缺乏长效增收机制 上级机关部门的结对帮扶大多只注重农户个体,往往忽视 村集体经济,不少单位只是在逢年过节对村中老党员、贫困党 员、部分群众搞搞慰问。虽然注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上 级补助补贴过于分散且少,村集体难于在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 款,造血项目不够,集体经济长效增收机制不能建立。

  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由单一化发展模式向多元化转变

  1.能人带动模式。在选拔党支部书记时,既要考察思想素 质,又要考察致富、领富能力,采用学历、经历、实绩相结 合,着力培养选拔新型农民企业家。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改善村两委班子年龄、知识的群体结构,实现村领导班子的最 优搭配。对村干部进行定期轮训、经济管理培训等,到村级 集体经济发展典型农村进行参观学习,提升发展集体经济的本 领。

  2.村企合作模式。在资金密集型产业,可以充分发挥企业 资金运作能力,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劳动密集型产 业,可以充分整合村庄人力资源,实现劳动力的转移。

  3.村社经营模式。一是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 土地股份合作为核心,创办了一批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土 地集约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构建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的 产业化模式;二是建立合作社与农户双层经营结构,合作社主 要从事以服务、流通领域的业务,为农户提供产前、中、后的 系列化服务,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4.“互联网+”创新模式。积极探索建立村级集体经济与

  110 现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

   管理纵横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

  “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模式,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 互联网技术,根据外界市场需求动态,发布本地产品信息,线 上联系买家,线下进行经营,把本地的特色产品推出去,以最 快速度地完成产品的终端销售环节,实现产品的利润最大化。

  (二)以资源要素分类引导村级经济发展 1. 对于集体资金较多、土地资源少的村庄,要用足用好集 体存款,将货币资产有效转化为经营性资产。一是发挥征地补 偿款多等资金优势,统筹建设标准厂房等集体物业项目,实现 资金与土地资源的有效结合;二是购置异地商业网点、商务写 字楼作为经营性固定资产,对外出租,确保年度固定收益。

  2.对于集体资金中等、有一定土地(或厂房)资源的村庄, 要在巩固村级集体经济基础的同时,通过抱团联合拓展集体经 营性资产的出路和增值。一是对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 校舍等集体资产,通过改造、重新发包租赁等方式提高资源利 用效益。二是采取联合入股、联合抱团发展形式,成立联合公 司,购置发展后备用地,由联合公司投资兴建标准厂房、职工 宿舍及仓储设施等,通过发包租赁增加集体收入。三是通过兴 办劳务合作社或公司,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增加社区集体 服务经营收入。

  3.对于集体资金少(或无资金)、土地资源多的村庄,要把 困难家底搞实,把致贫原因核准,重点做到项目安排要精准、 资金使用要精准。一是对无偿占用、低价发包的村集体土地、 林地、水面等集体资源进行认真排查,对原发包合同操作不规 范、内容与价格有失公平的承包合同,依法按程序重新修订完 善,并重新发包。二是充分发挥村集体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 健全土地流转市场,逐步扩大土地流转面积,实现土地资源保 值增值。

  (三)完善村级经济体制机制 1.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发 展,以及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已经 进入了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资本运营为主要特征的新时期,要通 过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理顺产权、权 责,借才生财,借智生资,在共同发展中壮大集体经济,实现 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2.完善规划发展机制。坚持依托资源,长远规划,以市场 为导向,追求效益最大化,在产业形态上走一、二、三产业共 同发展之路,探索资源开发型、产业带动型、乡村旅游型、实 体带动型、城市带动型、土地经营型、资产经营型、服务创收 型等各具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形成多渠道、多类 型、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3.完善激励分配机制。通过制定村干部报酬和奖励政策, 建立村干部报酬稳定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障措施,激 励村干部把精力聚集到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上,最大 限度地调动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通过土地折价 入股分红、股金保息分红、建立风险补偿制度等措施,对村民 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整合,提升村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参与 度,最终实现企业有利益,集体要收益,村民有福利。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优化法制政策环境。当前,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法 规亟需完善,需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地位、组织机构、 业务范围、成员资格及章程制定等内容规定,赋予其具有相关 权利和义务法人主体地位,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扶持和 保护农民、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借

  

篇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 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 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 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 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 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 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 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

  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

  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

  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

  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

  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

  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

  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

  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

  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

  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

  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

  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

  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

  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

  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乡镇机构改革难点及对策毕业论文

  目录

  中 文 摘 要............................................................... 3 Abstract.................................................................. 4 第一章 绪论.............................................................. 5

  1.1 研究背景........................................................... 5 1.2 研究意义........................................................... 5 第二章 宿豫区政府机构改革概述............................................. 6 2.1 宿豫区基本概况..................................................... 6 2.2 宿豫区机构改革现行状况............................................. 6 第三章 宿豫区政府机构改革难点............................................ 7 3.1 宿豫区政府机构改革难点概述......................................... 7 3.2 人员分流问题分析................................................... 7

  3.2.1 现状 ......................................................... 7 3.2.2 形成原因 ..................................................... 8 3.3 政府财政负担问题分析............................................... 8 3.3.1 现状 ......................................................... 8 3.3.2 形成原因 ..................................................... 9 第四章 宿豫区政府机构改革问题对策分析.................................... 9 4.1 人员分流问题解决对策............................................... 9 4.1.1 实行多管齐下,拓宽人员分流渠道 ............................... 9 4.1.2 精简机构 .................................................... 10 4.2 财政负担问题解决对策.............................................. 11 4.2.1 扩大财权 .................................................... 11 4.2.2 明确界定事权和财权,完善财政公开制度 ........................ 11 4.2.3 鼓励财力自主,完善乡镇政府的财政体系 ........................ 11 4.2.4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合理化解乡村债务 ...................... 12

  

篇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终稿 (由学生填写 ) :

  摘要

  我国农村养老打破了单一以家庭养老的现状, 而是形成了以家庭养老方式为主, 其他养老方式为辅 的多元化养老形式。

  但是农村养老受到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土地产权制度和计划生育政策等制度限

  制,同时随着中国经济不均衡发展, 城镇收入差距拉大, 已经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 总体目标下,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并逐步被提上议事日程。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是中国在未富先老、 城乡二元经济依然存在的国情下进入的老龄化社会,

  可见在

  农村养老问题上, 面临的困难不容乐观。

  本文仅针昌黎县靖安镇现存养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希望通过本文为中国农村养老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健词:

  农村养老,问题,建议和对策

   目录

  一、靖安镇现有的养老模式 ,,,,,,,,,,,,,,,,,,,,,,

  二、靖安镇养老存在的问题 ,,,,,,,,,,,,,,,,,,,,,,

  三、对靖安镇养老问题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

  参考文献 ,,,,,,,,,,,,,,,,,,,,,,,,,,,,,,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

  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也 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占全球老年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 目前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除青海、西藏、宁夏外,已有 28 个进入了老龄社会。

  “十二 五”期间,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呈现出老龄化、高龄

  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三个新特征。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是中国在未富先老、城乡二元 经济依然存在的国情下进入的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相伴随, 与我国经济、文化、社会转型相交织,加上我国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的扩大,给人口老龄化 增加了新的难度。

  靖安镇地处昌黎县西南部,滦河东岸,总面积 90.2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6.3 万亩,共辖 36 个行政村,总人口数为 4.2 万人,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13%。随着昌黎县经济的发展、 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强和人的社会价值观转变,加上生活压力加大,子女收入低,养

  老成了子女重大负担,很多子女虽与老人同住在一个村,但对老人不闻不问,或者用在其 子女身上的花费,远远高于所支付的养老费用。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产生了“重幼轻 老”的社会现象。本文介绍了昌黎县靖安镇养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 了自己的建议和解决对策,希望能给相关部门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 靖安镇现有的养老模式 靖安镇已经打破了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而是形成了以家庭养老方式为主,其他养老 方式为辅的多元化养老形式。寻求一种适合中国农村的养老方式已经成为政府一项亟待解 决的问题,对于靖安镇来说,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靖安镇有以下几种养老方式:

  (一)家庭养老。即老年人居住在家庭中,主要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 赡养服务的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方式已经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社会主要的养老方式,靖安镇 85%的老人都是已这种方式安度 晚年。近些年,由于种种原因 ,家庭养老所占比重出现下降趋势。

  (二)机构养老。即将老人集中在专门的养老机构中养老的模式。农村的养老机构主要 就是指养老院,又称敬老院,是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收养对象主要是 “五保”老人,而办院经费主要是集体统筹,国家给予补助。靖安镇各村集体经济收入

   较少,对养老院建设及设施改造投入杯水车薪。

  (三)以地养老。老年人将自己拥有的土地以转租或变卖方式获得一部分收入来保障 养老。这是一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普遍的一种做法,收入虽不高,但至少可以缓解一 下自己养老资金问题。

  (四)养老保险养老。即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 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 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 可靠的生活来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是国家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 国,农村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差距大,因而在养老问题上,各地情

  况差别很大,有些地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全面覆盖, 如东莞、温州以及山东的一些地方, 而有些贫困地区,连一般的保费还无法收齐。靖安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农保试点加入,参保 人数越来越多,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养老保障。

  (五)储蓄养老。即依靠自己的积蓄来防老。主要是将积蓄存入银行,收取一定的利 息。但是银行的利率较低、 物价的膨胀、加上高额的医疗费以及农民本身就不算很高收入, 使得储蓄养老更加举步维艰。

  (六)农村互助养老。是养老模式的一种新形式,就是指老人之间发挥各自所长,相 互扶持帮助。

  (七)以房养老。“以房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 。是指老 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养老。

  二 . 靖安镇养老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本镇老龄化问题十分严峻。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跟不上 老龄化步伐,致使以家庭为主要养老方式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首先,随着中国特有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已显成效,农村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出现 了“四二一”或“四二二”模式,子女养老负担加重。这种家庭模式的结果改变了传统家 庭照顾基础,养老功能逐渐减弱。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 导致“空巢”现象,使农村老年人的劳务负担加重,生活质量下降。再次,随着生活方式 的改变,子女养老意识逐渐在淡薄。虽然大部分还是比较尊老、爱老、敬老的,但在爱幼 方面表现的更为明显。也出现了一些对老人缺乏人文关怀、拒养现象。

  (二)养老机构设施老化,资金严重短缺

   养老院的资金主要靠镇财政拨付、村统筹和社会捐助,可农村乡镇财政资金短缺,使 投入养老院的资金更是少得可怜。

  这就造成了养老院设施老化, 缺少床铺和专业护理人员, 这就使养老院的规模和服务满足不了养老需求。

  (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现在国家所提供的只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一方 面,养老保险投保率低,投保周期长;另一方面,虽然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报 销比例最高也达到了 70%,但是对于大病来说治病费用高,农民承受能力有限 , 看病难、看 病贵现象依然存在,还有残留着“小病熬,大病拖”的思想,导致因病致残、致贫现象时 有发生。

  ( 四) 缺乏养老协调机制,相关制度不完善

  至今镇政府还没有建立养老工作制度,各村委会对养老问题不加以重视,对协调村民 养老工作不力,成效不高。

  三. 对靖安镇养老问题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增加家庭养老意识

  自古以来尊老、 敬老、爱老、助老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尊老、 敬老、爱老、助老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赡养父母的

  思想在逐渐淡薄,镇政府可以定期的举办一些讲座、交流会,树立一些典范,可以给予必 要物质或精神奖励;并对一些不赡养老人,甚至虐待老人的行为给予严厉批评教育或交司 法机关惩处。对养老负担比较重的家庭,给予一定的补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 给老人发放一些福利,减轻养老负担。在镇中小学广泛加强德育教育,积极引导青少年从 小敬老、爱老的思想。

  (二)加大镇政府投入,完善养老机构制度建设 加大镇政府对养老院资金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养老院的管理水平和护理人

  员的专业化建设, 规范服务标准, 扩大服务范围, 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农村养老机制建设, 将经费纳入镇政府财政预算中,保障经费专款专用。政府动员社会力量推动养老院建设,

  并善于挖掘老年人力资源,利用老年人的层次性,实现自管。大力在镇、村建设养老综合 性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站 ( 点 ) ,帮助孤寡老人、五保户等困难老人安度晚年。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养老水平

  首先,镇政府要大力宣传新医保、新农保等惠民政策,争取应保尽保,对一些确实因贫 困交不起费用的老年人,镇、村两级政府要多方筹措资金,由政府买单,并建立政府为

   困难的居家高龄、空巢、失能老年人购买养老保险补贴制度。其次,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所 建设,向老人提供优质优价服务,定期给老人免费体检。再次,镇政府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适时建立并完善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尤其重点对 80 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并逐 步的提高标准、扩大范围。

  (四)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养老的关键是资金, 在一些尊老敬老工作做得好的地方, 多是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镇。

  所以靖安镇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镇、村两级政府要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解决养老问题、 提升养老水平的关键来抓,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养老的问题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总之,笔者认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养老制度的健全和人们 思想的转变。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从农村实际出发,改变农村养老政策,建立适应农 村实际的养老保障制度,统一、协调、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未来养老方式的发展 趋势应该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 互助服务为依托、 机构养老为补充, 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公维才 . 《中国农民养老保障论》 . 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7. [2] 姚远 . 《传统型家庭养老面临危机》 . 载《视点》 .1996 年 . 第 11 期 [3] 董克用等主编 . 《养老保险》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4] 萧振禹编 . 《养老,你指望谁——中国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困惑》 . 改革出版社 .1998 年. [5].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 . 《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数据汇编》 . 华龄出版社 .1994 年.

  学生(签名):

  年月 日

   指

  导

  教

  师 初评成绩

  评

  语

  答辩主持

  答辩小组成员

  秘

  书

  答辩日期

  答 答辩教师提问

  辩 1.

  记

  录 2.

  指导教师(签名) :

  年月日

  学生回答情况

   3. 4. 5. 6 7 8.

   答 辩 小 组 评 语

  答辩成绩

  电大 分校 初审 意见

  省 级 电 大 复 审 意 见

  答辩主持人(签名) :

  年 月日

  答辩主持人(签名) :

  年月 日

  分校专业负责人(签名) :

  年月 日

  省级电大专业负责人(签名) :

  年月日

  

篇九: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困境及出路

  摘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 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浙江杭州为例,揭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 的困境是发展不平衡、部分村经济较为薄弱,很多村经营性收入偏低、 补助收入占比较高,部分村集体收不抵支、负债较重。在剖析其主要 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探索集体经济差异化发展,形成集体经济发 展合力,拓展集体经济异地发展空间的路径,给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建 议。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困境;路径;对策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 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巩固党在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战略 目标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杭州积极开展村级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 革,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效显著,如涌现了浙江首富萧山航民村等 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村,但发展中还存有诸多的困难和问题。本文以 杭州为例,分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原因,并提出相对应 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1.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总体来说城中村、 城郊村等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纯农村地区、山区则较为薄弱。首 先,从杭州全域范围来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其次, 从不同区(县、市)之间的差异来看,杭州市区范围的 10 个区(除富 阳区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4 县(市)相对较低。再次, 从各区(县、市)内部来看,差异也十分显著。

  2.很多村经营性收入偏低,补助收入占比较高。村级集体经济收 入包括直接经营收入、发包及上缴收入、投资收益、补助收入及其他 收入,其中直接经营收入、发包及上缴收入、投资收益为经营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的高低是衡量村级集体经济强弱的重要标志。一是直接经 营收入偏低,2015 年,全市 2449 个村,有 61.09%的村直接经营收入 在 10 万元以下,无直接经营收入的村占比达 49.24%。二是发包及上缴 收入极其有限,2015 年,全市村均为 39.76 万元,其中淳安县、临安 市村均分别仅为 1.71 万元、5.60 万元。三是投资收益不高,投资渠道 单一,2015 年,全市村均仅为 16.06 万元。同时,资金投向大多存入 银行获取利息收入,收益率较低。因为经营性收入较低,相当数量的 村级集体经济依靠政府补贴,造血功能较弱。

  3.部分村集体收不抵支,集体经济负债较重。虽然部分村集体经 济收入较低,但因为承担着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以及提供农村 公共产品、延伸政府行政职能等支出,导致很多村集体经济收不抵支,

   乃至负债累累。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各村在发展集体经济时难以“轻装 上阵”,集体经济发展受到较大限制。

  二、村级集体经济难以发展壮大的原因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识缺乏。部分区(县、市)及乡镇(街) 领导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观念淡薄。同时,因为村级组织换届的 期限较短,村干部的频繁调整,使得村干部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乏 长远的规划和设想,导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理念得不到普及、创新 和突破,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和活力。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较窄。首先,很多村集体经济的主要 收入来源为物业经济,而物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和地理区位,全市除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集镇村等有条件 发展物业经济外,其余村并不具备这一条件。同时,部分村因为物业 档次不高,加上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使得物业经济发展也面临严 峻的挑战。其次,村级集体经济未有效地参与现代农业的发展。未能 将现代农业发展中取得的部分利益留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中,在农业 新型业态发展中寻找新的商机。另外,村级集体经济以封闭型的社区 经济为主,产业规模较小。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局限于自有的资 金、资产和资源,没能走出社区寻找开发项目,或参股到其他市场主 体中进行投资经营,集体经济单兵作战,产业规模较小,缺乏市场竞 争能力。

   3.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亟待革新。一是农村产权权能有 待激活。尽管目前大多数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后允许股权在内 部流转,但其主要功能仍被视作利益分配的依据,股权背后依附着社 员资格所固有的宅基地再次无偿分配权和土地承包权等,从而导致股 权在实践中难以流转。同时,全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 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另外,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虽然在区(县、市)设立了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及分支机构,但没有 运行起来,资产评估、合同鉴证、纠纷调解仲裁等配套制度未能及时 跟进。二是“政经”不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后, 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虽已建立,但多数村存有董事会与村两委 交叉任职现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三位一 体”,难以保障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化运作。三是激励与监督约 束机制不健全。在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过程中,仅有少数村 设置“职务股”等相关的股种,大多数村没有采取相关的股权激励措 施,也没有采取“经营班子年薪制”等其他激励措施,从而影响了经 营管理者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股份经济合作 社存有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没能有效发挥、财务公开及民主理财制度不 健全、农村审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4.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一是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素质 较低。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未设置经理层,董事会成员既是决策 者又是经营者,且年龄结构老化、文化水准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同 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农村大量有头脑、有胆识的能人普遍 外出经商,导致经营管理队伍素质普遍偏低,极大地影响了村级集体 经济的发展壮大。二是基层农经管理队伍建设较薄弱。主要表现在农 村基层农经队伍建设滞后、乡镇会计委托代理制度不健全,村级财务

   委托代理会计人员大多由乡镇农经人员兼任,乡镇农经人员“既当裁 判员,又当运动员”。同时,村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不具备会计 从业人员资格、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三资”管理能力有待增强。

  5.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有待增强。一是农村公共服务财 政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尤其是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村级公益事业发展 的财政投入机制尚未建立,这大大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压力。

  二是财政扶持和税收等政策的不合理,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2012 年至 2016 年浙江省财政每年安排 8000 万元专项扶持资金,主要 用于扶持欠发达地区经济薄弱村发展物业经济。2013 年起,杭州市财 政每年安排 2000 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扶持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 重点扶持物业建设、特色产业和旅游休闲等项目,但因为主要采取分 散扶持及一次性投入的方式,效果往往不理想。同时,扶持村级集体 经济发展的资金“政出多门”,缺乏统盘计划,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 高。此外,税收政策上视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公司企业,普遍按照企业 的标准对村集体经营项目征税,税收负担大为加重。三是土地落实及 贷款难。很多地方村级发展用地指标难以落实,导致一些村陷入了有 钱、有项目却无土地发展的困难局面。同时,因为工商登记后会加重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税费负担,使得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不愿进行 工商登记,因此,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得不到认可,导致金融机构 很少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放贷款,令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一)探索集体经济差异化

  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引导各村立足资 源、资产、区位等优势,因地制宜地寻找发展路径。1.大力发展村级 物业经济。城中村、城郊村及铁线沿线、商贸工业及教育园区附近的 村,应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村集体留用地和存量资产、集体 建设用地兴建职工宿舍、标准厂房、写字楼、商铺店面等,提升物业 档次,通过租赁经营增加集体收入。2.加快发展村级资源经济。资源 较为丰富的村,可依托当地丰富的土地、旅游景观、水及太阳能资源 发展集体经济。通过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或者采取反租倒包等形式, 集中连片流转农户的土地、山林等,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

  创办或参办经济实体,发展具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民俗体验等旅 游项目。投资小水电的开发,多途径与光伏公司合作,依托扶贫项目, 建设屋顶光伏电站,增加经济薄弱村的收入。3.大力发展“三产”服 务业。对于特色农业发展较好的村,围绕当地特色农业优势,由村集 体经济组织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 有偿服务,延伸农业产业链。紧紧抓住杭州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农 村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发展势头良好的契机,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通 过统一宣传营销、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接团分客、统一结账收费的 “四统一”模式运营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大力发展仓储物流服务业, 增强农产品推广和展示平台建设。另外,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劳 务承包方式承接社区服务、镇村公路绿化养(管)护、家政服务、河 道保洁等工作。有条件的村可成立物业管理等专业服务公司,提供本 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维修管护等服务。

   (二)形成集体经济发展

  合力抱团发展是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一村单打独斗面临的产 业规模小、发展资金少、发展成本高、增收平台少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1.抱团发展物业经济。一些城中村、城郊村因为受规划和用地指标的 限制,各自为政,很难催生大的项目。为此,可联合投资,共同建设 物业项目,引进电子商务、研发设计、金融保险、商务办公等智力型 企业入驻。同时,山区、地理位置偏僻的村应充分利用杭州城西科技 大走廊、高教园区建设等契机,联合兴建或者购置物业,由区(县、市) 镇(街)统一操作,抱团异地兴建、联村共建“飞地”物业项目。2. 组建经济联合体。鼓励由多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组建经济联 合体,按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抱团发展集体经济。尤其是市区范围集 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通过村与村联合,进行村级股份合作社参股抱 团组建集团公司,打造一批整体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较高的大型旗舰 型公司。克服单个村的集体经济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弊病。3.强 村帮带弱村共同发展。要积极放大名村(如萧山航民村等)效应,鼓 励强村与周边弱村联合,尤其是强村的企业与弱村联合,探索“以企 带村、以村促企、互利共赢”的共建长效机制。

  (三)拓展集体经济异地发展

  空间异地发展可以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的空间,突破自身条 件的限制,实现劣势地区借势发展、优势地区强势发展。1.异地发展 高效生态农业和农业新型业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城中村、

   城郊村中一些有农业知识、掌握种植技术和有农产品营销经验的农民 失去了发展平台和机会,鼓励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牵头组建专业合作 社,到周边的村、乡镇等承租土地,以劳动为主要纽带,异地发展高 效生态农业。用技术优势、资本优势和人才优势等在外地发展农村电 商及仓储物流、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农业新型业态。2.异地投资成 长性良好的企业。充分利用集体积累的闲置资金,通过股份合作、参 股投资成长性良好的企业,享受企业成长的福利,变货币资金为经营 性资产。以资本为主要纽带,进一步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空间。

  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 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和村干部要增强理论 学习,深刻领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建议区(县、市)、 乡镇(街)两级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亲自挂 帅,区(县、市)四套班子负责人包干到乡镇(街),乡镇(街)负 责人包干到村,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责任 制考核,从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深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

  1.创新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为提升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化运作水 平,有条件的村应积极创新组织形式,可以以股份合作社为母体,根 据项目经营的需要,投资设立子公司;吸收内外投资,将股份经济合 作社转化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将股份经济合作社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公司化改造;股民自由组合,剥离优质资产另行投资设立新公司 等。2.激活农村产权权能。积极探索集体资产股权流转、有偿退出及 抵押机制,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入市试点,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分享改革带来 的红利。加快建立市、区(县、市)、乡镇(街)三级农村产权交易 市场体系建设,制定资产评估、合同鉴证、纠纷调解仲裁等配套制度, 完善交易市场功能,更好地搞活农民集体财产权能,推进农村集体资 产公开、公正、公平交易,提升交易价格,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准 确处理好村两委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要坚持以农村基层党 组织为领导核心,理顺村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

  积极探索村民委员会与集体经济组织在“选民资格分离、干部管理分 开、账目分开、职能分开、议事决策分离”等为特征的“政经分离”。

  4.建立健全激励与监督约束机制。实行经营管理绩效与经营者收入挂 钩,对经营收入较好的城中村、城郊村及园中村,可积极探索“经营 班子年薪制”、“风险抵押金制度”。探索股权激励机制,设置经营 管理“贡献股”或“职务股”,鼓励股权适当向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 集中,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营管 理层的监督约束作用,进一步健全村级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及农 村审计制度,组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专项审计行动,对近年来群众反 映问题较多的村进行重点审计,对集体资产、资金较多的村主要负责 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三)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队伍建设

  1.选拔和引进高素质的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人才。把带领群众共同 致富能力强、人品好、素质高、群众公认的致富能人选进村级集体经 济组织领导班子。有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对社会公开招聘 “职业经理人”、引进“独立董事”,以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 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2.加大培训力度。着重对村级集体 经济组织带头人,开展先进适用技术、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电子商 务等方面的培训,组织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开拓带头人的视野,提 升他们把握市场、识别市场风险的能力。尤其要注重培养后备队伍和 青年农民,将有经营头脑、有管理能力、有奉献精神的年轻农民充实 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队伍里。3.增强基层农经管理队伍建设。增强 基层农经队伍体系建设,落实人员,配强队伍,将基层农经管理纳入 政府职责范畴。完善乡镇会计委托代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乡镇会计委 托代理机构性质、编制和人员,落实待遇。增强村级财会人员队伍建 设,提升村级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设立集体资产专管员,进一步增强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四)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1.逐步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机制。加大对村级组织运 转、村级公益事业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减轻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负担,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农村建设各项工程项目,原则上不 强求村级组织安排项目配套资金,做到事权与财权相匹配。农村公共 事业、基础设施项目要统筹安排建设和管护资金,既要重建设也要重 管护。2.转变财政扶持方式,加大各项税费优惠。摒弃以往撒胡椒面 式的分散扶持方式,探索将财政扶持资金转换为资本金入股投入经营 的机制。在区(县、市)层面成立村级集体经济投资有限公司,将全 县所有村尤其是经济薄弱村全部纳为公司股东,集中多村的扶持资金 发展集体经济。整合现有的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 助资金、扶贫资金等各类扶持资金项目,集中财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放大财政资金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效应。对改革后产生的股份 经济合作社,可参照合作社法人性质,进行税收减免。或经税务部门 认可后,进行先征后返,也可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公司制企业的税 收,给予集体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时明确改 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按照股份向农民进行分配的收益,免予征收个人 所得税。3.加大结对帮扶力度。建立党政机关领导和干部联系帮扶责 任制,增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对接,实施一个(或两个)乡镇(街) 对接一个高校或科研机构,把人才、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资源 导入农村,帮助其理清思路,联系帮扶资源,落实帮扶项目,推动村 级集体经济发展。4.增强用地保障,加大金融支持。在年度可用建设 用地指标中安排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允许以用地指 标异地置换物业,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薄弱村异地集中联建村级物业 的需求。涉农金融机构要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逐步实现农村金 融服务全覆盖,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纳入评级授信范围,设立发展村 级集体经济专项信贷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在信贷支 持上实行计划优先、利率优惠。允许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闲置资金参股 农商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 张忠根,李华敏.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考——基于浙江省 138 个村的调查 J.中国农村经济,2007,(08):64-70.

  2 翁洪伟.萧山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J.新农村,2014, (04):14-15.

  3 李光熙.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与政策建议 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4):3-6.

  4 徐秀英,赵兴泉,沈月琴.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 以浙江省为例 J.现代经济探讨,2015,(10):69-73.

  5 唐敬国:增强农村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的意见 J:中国农业会 计,2012,(11):4-5.

   6 钱霞芳,繆细央.农村集体经济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J.中国集体 经济,2014,(11):53-55.

  7 程渭山: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N:浙江日报,2017-02-06 (010).

  8 李武装.重视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统一经营”权 J.现代经济 探讨,2017,(02):62-65,87.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困境及出路

  

推荐访问:调查研究 村级 对策

版权所有:五德范文网 201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五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五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9007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