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德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第四章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案例剖析8篇

第四章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案例剖析8篇

时间:2022-10-23 08:20:03 公文范文 浏览量:

篇一:第四章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案例剖析

  科层制的涵义及结构特征分析——兼评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摘 要]科层制(或官僚制) 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功能:科层制组织的有效率的正功能和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的反功能。因此,重要的是完整地、科学地理解科层制。韦伯提出科层制结构特征有:根据组织目标进行劳动分工并实现专业化,实行等级制原则,建立合法权威。科层制通过稳定的规章程序运作,科层制的职位占有者具有非人格化的理性特征。在我国科层组织有自己的典型特征:权力过于集中、机构重叠、权责不分和组织行为缺乏理性。客观全面地了科层制基本理论及它的优缺点,对我国企业生产管理有重要的意义。

  

  一

  

  对于英文“Bureaucracy”一词,一般译为“科层制”,或译为“官僚制”,两种译法虽然反映了使用者或者“价值中立”、或者“价值偏好”的选择,但是我们认为其本质的意义却是共同的。“Bureaucracy”这个词是蒙西尔·德·古尔耐(Monsieur de Gournay) 在1745 年首先使用的。他把既指办公室又指桌的“bureau”和一个来自希腊语的词汇“统治”(to rule) 连在了一起,即“rule by the bureau”,其字面的解释就是“官僚的统治”[1 ] 。官僚制组织理论由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创立。韦伯的官僚制组织不是日常意义上的文牍主义、墨守成规、效率低下的组织现象,而是指一种理想类型的组织结构的形态及其行为模式。其中,合理合法的权力或职权是官僚制组织的核心要素,以合理合法的权力为基础的官僚制组织是最有效地进行管理的组织形式。因此,本文所说的官僚制(Bureaucracy) 是指韦伯意义上的理性官僚制,而非人们日常话语体系中的带有贬义色彩的“官僚主义制度" 。现实中许多人仍然把“科层制”与“官僚主义制度”混为一谈,但“官僚主义制度”并不是真正的“Bureaucracy”的组织原则和行为规范,而是我国目前各种行政机构中封建主义等级制的残余,或是虽然与科层制的管理形式有关,但体现的是其消极方面的东西。有些组织机构,表面上似乎采用了“科层制”的组织形式,但在各级干部的选定、干部的行为规范等许多实质性的方面完全违背了“科层制”的基本原则。因此,为了避免理解上的困难和误区,越来越多的学者采用中性译法“科层制”。

  

  关于科层制,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有多种多样的解释。

  

  一是指一种政治体制类型,19 世纪时常使用的一种。它是指一种行政职位为职业文官所占据(把持) 的体制,通常这种体制是对世袭君主负责。科层制与代议制政治体制相对应,后者指当选的政治官员对代表大会或议会负责。因此。密尔(J ·s ·Mill) 在其经典著作《代议制政府》中将科层制(体制) 视为是代议制(政府) 体制唯一严肃的替代物,并且评价了两种体制各自所特有的利弊。它属于比较政治学学科[2 ] 。

  

  二是源自于马克斯·韦伯的著作。韦伯认为,科层制不是指一种政府类型,而是指一种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依照既定规则持续运作的行政(管理) 体制。尽管科层制发端于普鲁士那样的官僚制国家,但是这种行政(管理) 类型越来越盛行于所有的政治体制,不管是君主制还是代议制,甚至是所有承担大规模复杂行政管理任务的组织,如商业企业、工会和政党,等等。这种解释一般属于组织社会学,它旨在理解现代社会中组织的最为一般的特征和类型。

  

  第三种用法源自于公共行政(管理) 学。科层制在这里意味着与私人组织中行政管理相对的公共行政管理。强调行政体制处于政府领域之中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的特征,比如强制性特征,与法律的特殊关系,关注普遍利益而不是私人利益,其运行的公共责任,等等。

  

  第四种用法来自于政治经济学。它表面上与公共行政学的用法有相当程度的重叠。但是,它关心的是按照其收入来源,以经济学的术语区分不同的组织。根据这一视角,科层制被视为一个非市场的组织,与通过在市场上销售产品获得资金的组织不同,它的资金来自于上级联盟的一般拨款。尽管这样的组织大多数见之于公共领域,也有许多并非如此,比如教会、慈善组织、志愿者社团。此种方式定义官僚制的目的,是要强调一个组织由于获取资金的方式和经济环境的不同,其特征及运行方式也会发生整体上的变化。

  

  由此可见,每一种学科都可以按照自己独特的倾向和兴趣,提出自己的科层制定义,以及科层制的结构特征及功能等。但诸多学者都强调科层制对于现代社会运行的不可或缺及其对现代性的意义。彼得·布劳和马歇尔·梅耶在《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中断言:“在当今社会,科层制已成为主导性的组织制度,并在事实上成了现代性的缩影。除非我们理解这种制度形式,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今天的社会生活。”[ 3 ]

  

  二

  

  在科层制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韦伯的科层制理论虽然产生得较早,但是其理论所阐述的一般原理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特别是处于旧的行政管理体制失序,而新的又未建立起来的转折时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篇幅限制,我们这里侧重于韦伯科层制的结构特征分析。关于科层制,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ideal2type) 观点,归纳起来,其结构特征一般有以下几点:

  

  第一,根据组织目标进行劳动分工并实现专业化。“把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所必需的日常工作,作为正式的职责分配到每个工作岗位。”[4 ] 劳动的明确分工有可能为每一个特定的岗位,雇佣受过专门训练的专家,并使每一个人有效地履行各自的职责。科层制中的劳动分工,把任务分成大多数人都能胜任的工作,并根据标准由受过训练的人员执行这种任务。这不仅提高了人的可*性和胜任能力,而且可以使普通人发挥个人专长去达到不平常的目标。科层制可能会限制一个天才做高级工作的能力,但它也会减少不符合要求的人犯重大错误的机会,使“傻瓜”也能为社会做贡献。所以一个技术不高明的工人只要对单项专门化的任务进行最少量的训练,就会变得业务纯熟。这是工业发展的秘密。

  

  第二,实行等级制原则,建立合法权威。“所有岗位的组织遵循等级制度原则,每个职员都受到高一级的职员的控制和监督。”[5 ] 科层制中的权力按职务的阶梯方式根据规章而固定地确立,从而形成固定的等级制度,每一级都在更高一级的管理、控制和监督之下,组织结构的形状像金字塔。科层制的职权等级确定了个体的权力与责任,使能力及精力有限的个体,通过整个科层制的目标结合起来,从而使大量的具有专长的人有效地在一起工作,以合乎逻辑和高效率的方式完成一个复杂的目标,保证了大规模组织的控制与协调。根据等级制原则,在这个行政体系内的“每一个职员,都能够在上级面前为自己和自己下属的决定和行为负责。因他要为自己下属的工作承担责任,因此他对下属具有权威性,这意味着对下属他有发号施令的权力,下属则有服从的义务。这种权威只限于工作范围,只能用来发布与公务有关的指令。超出这个范围,利用自己地位的特权去操纵下属并不是科层制权威的合法行为。”[6 ]

  

  第三,科层制通过稳定的规章程序运作。科层制的组织活动是“由一些固定不变的抽象规则体系来控制的,这个体系包括了在各种特定情形中对规则的应用。”[4 ] 组织中的任何成员都要严格遵循一套抽象的规章制度,组织成员职务的运作受规则的约束。设计制定这样的规范体系,是为了保证不管多少人从事某项工作,其结果都能一致,而且不同的工作之间能得到协调。详细的规章制度规定了组织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及其相互关系。规章制度是科层的管理基础,它们保证了科层组织活动的常规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

  

  第四,科层制中的职位占有者具有非人格化的理性特征。“理想的官员要以严格排除私人感情的精神去处理公务,没有憎恨和热爱,也因此不受感情的影响。”[ 5 ] 在科层制中,由于科层组织中的职务和地位不为占据者所专有,所以在处理公务时,要求将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严格分清,不徇私情。职位集中体现了地位与角色的内涵,代表了一整套规范和行动模式,它不受担任这一职位的任何个人的性格、气质、品德等影响,在一定限度内不因人员变动、个人偏好而改变。所以彼得·布劳认为,“从公务中排除个人情感,是保证公平和效率的前提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使得政府官员不受当事人欢迎的因素,譬如接待当事人时的态度冷淡、缺乏把当事人当作亲人来热诚相待的精神等,事实上恰恰有利于这些当事人”[ 6 ] 。因为只有不考虑个人的兴趣和感情,才能做到无私无偏。如果某位官员不注意保持社会距离,并对当事人的事情产生了私人情感,在处理中就容易照顾自己喜欢的当事人。唯有不带私人情感的超脱态度,才能平等地对待所有的人,这样才能在行政事务中做到公正。这种普遍主义的非人格特征是现代社会理性的标志。

  

  第五,普遍性的用人标准,量才用人。在科层组织中就业的人员必须在技术素质上合乎要求,而且不能被随意地解雇。“这个原则造成了一种程序、一个系统,职务晋升要取决于候选人的资格或做出的成绩,或者同时参考两方面。”[5 ] 雇员受雇是他们的能力,而不是依*像种族、家庭背景这类先赋的特征;对人的评价不是以其职务、个性、与领导者的关系等为标准,而是以组织的章程为标准对人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既保护其成员,又避免被任意解雇和任人唯亲。这些人事政策不仅实施于公务部门,而且也实施于许多私营企业。

  

  韦伯认为“, 以往的经验普遍表明,从纯粹技术的观点看,规范的科层化行政”“, 组织可以达到最高的效率”。韦伯关于科层制与现代性关系的分析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和价值。他指出,“纯粹的官僚体制的行政管理,即官僚体制集权主义的、采用档案制度的行政管理,精确、稳定、有纪律、严肃紧张和可*,也就是说,对于统治者和有关的人员来说,言而有信,劳动效益强度大和范围广,形式上可以适用于一切任务,纯粹从技术上看可以达到最高的完善程度,在所有这些意义上是实施统治形式上最合理的形式。”[ 7 ] 因此科层制度解决的不仅仅是单个雇佣者的生产效率,而且是组织方面的特殊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进行合作与控制,并由此提高组织的效率。

  

  韦伯的科层制理论提出后受到了很多的批评,人们并未认识到韦伯是从一种理想类型方法的层面上提出科层制理论,反而用现实生活中到处存在的组织低效率等负面现象来攻击韦伯的理论,认为这一理论根本无视现实的低效率和无效率现象。实际上,韦伯在意识到科层制在扩大组织规模、加强控制、提高效率等方面所发挥的正功能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他认为:“过去那种有助于赋予生活以目的和意义的个人之间忠诚的联系被科层制的非私人关系破坏了。对自发情感的满足和欢乐被合理而系统地服从于科层制机构的狭窄的专业要求所淹没。总之,效率的逻辑残酷地而且系统地破坏了人的感情和情绪,使人们沦为庞大的科层制机器中附属的而又不可缺少的零件。”[8 ] 在他生活的晚年,已预感到一种与古典自由主义原则格格不入的“奴役”形式,正逐渐地在资本主义体内形成对人的桎梏,逐渐地变成一种与资产阶级理想背道而驰的严峻现实。科层制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都可以被理解为进行合作与控制的组织原则的后果。科层制通过专注于技术专性和行为预期性,而实现绩效和效率。但是,同样基于技术专性的可预期性行为也使得科层制成为有能力抗拒产生变迁的外来压力的最强有力的组织。在社会学理论中,韦伯的分析强调了科层制正反两个方面的功能。但是,科层制组织的(包括其他大多数社会组织) 有效率的正功能和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的反功能,并不是总能够被理解的,因此,重要的是完整地、科学地理解科层制。

  

  三

  

  科层组织结构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化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组织结构日益庞大和复杂,必须以正式科层组织这种高效率的形式才能完成日益繁重的组织目标,这时,科层制组织得以迅速普遍化。在西方社会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科层制组织得到有效的应用。如在政府、医院、大学和其他社会组织中,科层制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象征着高效率的商业组织也常常采用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彼得·布劳用两个事实提供了证明:第一,在美国,大规模的科层管理最早出现在私营企业而不是政府机关。第二,当科层制元素出现在政府机关的时候,它们被理解为商业式的,而不是先于科层制的管理方式。

  

  中国在唐朝就已经形成庞大的政治科层组织结构。当时,中央政治体制是三省六部制。所谓三省是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六部包括吏、兵、户、刑、礼、工等部。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为门下侍中,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是共同辅佐君主处理国务的决策者。在政务上,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属于尚书省组织,是行政的实际总管。每部四司,各设郎中、员外郎中为部员骨干。在地方政治体系上,唐朝在各大州设大都督府,在中小州设都督府。都督既是军事长官,也是行政长官,其部属包括长史、别驾、司马、参军事(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参军事) ,府有府尹,县有县令。唐朝政治组织的人事取才主要来自科举考试。科举制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

  

  科层制在现代中国的持续、稳定的应用主要还是体现于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韦伯认为科层制是由“供给型”经济所创造的,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得到完善,在社会发展中(无论是在公共事业或是私有经济组织中) 科层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由于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因此科层组织结构的科学化建设还很不完善,科层组织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我国科层组织中不仅存在科层制上述负功能,而且还有自己的典型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权力过于集中,组织中个体的影响力过大。许多组织的运行依*领导者个人的权威、意志,而不是依赖于组织规范,个性角色替代了组织角色。有些组织的领导不重视组织管理工作,凭经验进行所谓“具体指挥”、“现场领导”,把组织丢在一边,凡事都要亲自过问。而且由于权力过分集中,容易造成个人独断和决策失误,不能充分调动和保护下级的积极性,产生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也造成了组织领导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滥用职权、欺上瞒下、压制民主、打击报复;有的领导者利用组织结构赋予的职权安插亲信、走后门、拉关系、大搞不正之风,甚至营私舞弊、行贿受贿、贪赃枉法。在这里科层组织不仅没有成为提高组织效率的手段,却成了个体牟取私利的工具。这样的科层组织不仅仅是无益的,而且是有害的。

  二是机构重叠,权责不清。有些社会组织机构因人设职、因人设岗,造成组织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浮于事、手续繁杂、效率低下。另外,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权责不清,导致工作中相互扯皮、相互推诿和不负责任,最终影响了各类社会科层组织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三是组织行为缺乏理性。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着国家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进而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了浓厚的小农意识和家族观念。社会的经济文化活动也长期局限在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群体之中,如家族、宗族等。费孝通教授把中国传统社会称为“乡土社会”,他认为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性。这样就在中国传统的各类科层组织中逐渐形成了家长制的管理作风,实行的是人治而非法治,讲的是人情而非理性,这违背了科层组织最基本的理性特征。

  

  我国目前仍然处在体制改革的重要关头,许多现行体制已被实践证明是缺乏工作效率的。我国处于第一次现代化发展期,经济的迅猛增长导致需要政府干预的事务也日益增多。现代化理论告诉我们,现代化的发展最终会带来社会的稳定,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的初级阶段所产生的短期效应,却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多重利益的分化与重组,孕育着高度的社会动荡的危机。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政府权力行使有着明显的人格化倾向。表现为: (1) 机构设置的随意性。机构的增设与变更往往以“长官意志”为转移,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权责不清。(2) 人员使用的主观性。人员录用往往不是依据严格的程序和手续,人员晋升不是严格依据知识和岗位需要,而是由各种非正式关系起作用。(3) 法规制度的稀缺。偏好政治说教和道德自律,导致许多领域无法可依,无章可循。(4) 小团体主义盛行,部门主义、本位主义泛滥。(5) 公共责任的漠视或逃避、失职、越权、滥用职权等衙门作风。(6) 资源浪费,效率低下,腐败严重。我国有着地域型兼依附型的政治文化传统,一些公民具有依附官员的特征。

  

  总的说来,缺乏效率的关键仍然是体制问题,是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合理(如机构重叠、多头领导) ,妨碍了其达到正常的工作效率;即使在机构形式方面没有大问题,但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正常,结果是压制了人才和下属的工作积极性。由于这类问题而在工作中造成的矛盾和损失,是许多研究者归咎于“科层制”的主要原因。事实上“, 科层制”是现代国家在行政和生产管理中广泛实行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所包含的内容不仅涉及机构设置的原理,更重要的是机构内部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范。客观、全面地了解科层制的基本理论、它的组织原则和行为规范、它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它的历史发展过程,对我们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在理论方面开拓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  安东尼·吉登斯著. 社会学[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39.

  [2 ]  戴维·毕瑟姆著. 官僚制[M] .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3.

  [3 ]  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著. 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M] . 北京:学林出版社,2001. 8.

  [4 ]  韦伯作品集———支配社会学[M] . 西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2.

  [5 ]  韦伯作品集———支配社会学[M] . 西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5.

  [6 ]  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著. 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M] . 北京:学林出版社,2001. 17.

  [7 ]  马克斯·韦伯著. 经济与社会(上)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48.

  [8 ]  D ·P ·约翰逊著. 社会学理论[M] . 天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292.

  

篇二:第四章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案例剖析

  公共经济学论述题

  论述题:

  (1)公共财政具有哪些职能? (2)简要解释 MSB=MSC 的含义。

  (3)举例说明负的外部效应与正的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4)矫正性税收和矫正性财政补贴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 (5)什么是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什么是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二者有哪些区别? (6)什么是混合物品或服务?混合物品或服务是怎样供给的? (7)简要分析参与公共选择过程的投票者、政治家(政党)、政府部门(官员)以及特殊利 益集团的行为特点。

  (8)消耗性支出对流通、生产和分配领域的影响是怎样的? (9)转移性支出对流通、生产和分配领域的影响是怎样的? (10)什么是机会成本分析?试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11)什么是成本—效益分析?试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12)什么是税收?为什么说税收是最佳的公共收入形式? (13)什么是公债?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14)试述不同历史时期税收原则的主要思想。

  (15)税制结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具体应该怎样进行安排? (16)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具体各有什么影响? (17)试以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对商品课税的税负归宿进行分析。

  (18)试述负债有害论和公债新哲学论的基本观点。

  (19)简要说明银行系统和非银行系统认购公债的经济影响。

  (20)阐述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

  (21)分析公债管理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协调配合运用中应遵循什么 原则? (22)简述年度预算平衡论、周期预算平衡论和功能财政论的主要论点。

  (23)什么是财政乘数?它由哪几个方面的乘数组成?分别对 GDP 的均衡水平有什么影响? (24)自动变化的政府支出包括哪些项目?简述它们的作用机制。

  (25)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职能划分的经济学基础是什么? (26)论述税收收入划分的方式。

  答案:

  (1)公共财政具有哪些职能? 答: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首先,公共财政之所以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公共物品具有效用的非可分割性,即公共物品或服务是向整 个社会共同提供的,整个社会的成员共同享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 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企业或个人享用;消费的非竞争性,即某个人、企业对某种公共物 品或服务的享用,并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 享用的数量或质量;受益的非排他性。即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 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任何个人或企业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 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品范围之外。正因为公共物品或服务具有上述三 个特性,市场的生产或提供才成为失效的方式,出现了“免费搭车者”这类“公共悲剧”,不能

   指望追求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的个人会保证公共物品或服务或劳务的供给。公共财政的 职能之一,就是在个人之间以及眼前与长远利益之间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 公共利益最大化。

  其二,外部效应的存在。外部效应的关键方面是相互影响而又没有相应的补偿。某些个人或 企业的行为活动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 酬。简言之,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如果某一个人或企 业的行为活动使得其他人或企业因此而受益,可称为正的外部效应,或称作外部效益。反之, 如果某一个人或企业的行为活动使得其他人或企业因此而受损,可称为负的外部效应,或称 作外部成本。无论是正的外部效应,还是负的外部效应,如果不能予以纠正或抵消,其结果 都将是资源配置的失效。即具有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过少,不可 能实现具有效率的均衡。这时,就不能在市场机制的框架内解决问题了,而必须由政府部门 以包括公共财政手段在内的非市场方式来解决了。

  其三,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主要是由垄断以及规模报酬递增行业的存在造成的,在不完 全竞争的状态下,生产者按照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法则决定的产量水平,低于帕累托资源 配置效率所要求的水平。按此决定的价格水平,高于社会边际成本的水平。由此势必造成一 种净效益的损失,或说是资源配置的失效。为了使产量增加到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 本的水平,并使价格降至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公共财政必须进行干预。

  其次,公共财政之所以履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是由于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存在。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收入初次分配状况极不公平。这样,客观上就要求社会有一种有助于实 现公平目标的再分配机制。公共财政可以说天然地具有作为再分配工具的有利条件:政府拥 有强制征税的权力,这使得它可以大规模地介入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通过税制设计上的巧 妙安排,如征收累进的所得税,把资金从那些应该减少收入的人手中征集上来,然后,再通 过各种类型的转移性支出项目,如医疗保险、食品券补贴等,把资金移转给那些应该增加收 入的人。

  最后,公共财政之所以履行稳定经济的职能,是由于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

  稳定经济,就是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 响、调控经济,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不是完美无缺 的,必须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在政府所拥有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手段中,公共财政的地位 举足轻重,它在维持总供求的大体制方面具有无法被替代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公共财政上的 制度性安排,如累进所得税制,使财政发挥某种“自动”的稳定作用。

  (2)简要解释 MSB=MSC 的含义。

  答: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MSB)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 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可以通过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所愿付 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MSC)指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某 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该种 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测定。

  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最佳产量可以通过比较其在不同的产量水平上的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 际成本来决定。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大于社会边际成本时,消费者为增加消费 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超过了生产者为补偿因增加生产所消耗的生产要素而需付出的货币 最低额,同时其境况又未因此而较前变坏。只要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大于其社会 边际成本,至少会有一人会随该种物品或服务产量的增加而使自己的境况较前变好,同时又 不会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较前变坏。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小于社会边际成本 时,消费者为获得消费而愿付出的货币数额将不足以补偿生产者因增加生产而需消耗的生产 要素的价值。消费者便不能在不使生产者境况变坏的条件下而使自己的境况变好。

   因此,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 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用公式表示即为:MSB=MSC。

  (3)举例说明负的外部效应与正的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答:负的外部效应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 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例如,由于污染环境,造纸行业的 生产会给除纸张交易双方之外的其他人或企业造成损害。无论买者或卖者都未核算其给第三 者带来的这一成本。

  假定造纸行业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需求曲线 D 和供给曲线 S 在一点相交,这点决 定了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D 代表着购买者可从纸张的消费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益,也就是纸 张的社会边际效益,即 D=MSB。供给曲线 S 代表着企业为生产每一追加单位的纸张所付出 的边际成本。但是,这条曲线所代表的边际成本仅是私人边际成本,即 S=MPC,而未将生 产每一追加单位纸张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包括在内,也就是未计入外部边际成本 MEC,社会 边际成本 MSC=MPC+MEC。因此,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 际成本小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不加干预的纸张市场的均衡在 MPC=MSB 点实现,这点所决定的产量水平不是最佳的,因为 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应是 MSC=MSB。有效的均衡应当在包括了私人边际成本和外部边 际成本在内的社会边际成本恰好同社会边际效益相等这一点实现,即 MSC=MPC+MEC=MSB。

  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过多状态。

  正的外部效应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 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例如,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疫苗接种,就是带来正的外 部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接种疫苗的需求曲线 D 和供给曲线 S 相交于一点。需求曲线 D 所反 映的仅是消费者自身可从接种疫苗中获得的边际效益。消费者的决策所依据的仅仅是私人边 际效益,而未包括外部边际效益。这样一来,在 D 与代表接种疫苗的社会边际成本的供给 曲线 S(为简化起见,这一例子假设提供疫苗接种的私人边际成本恰好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相交点所决定的产量水平上,接种疫苗的社会边际效益超过了私人边际效益,依据私人边际 效益做出的产量决策是不具有效率的。社会边际效益(MSB)可通过将私人边际效益(MPB) 同外部边际效益(MEB)相加而求出。在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私 人边际效益小于其社会边际效益,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不足状态。

  (4)矫正性税收和矫正性财政补贴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 答:矫正性税收着眼于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其操作办法是:对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 服务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大小的税收,以此将征税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 同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所以,矫正性的税收的突出特 征是其数额同外部边际成本相等。

  矫正性税收的作用可简要归纳为:将外部边际成本加计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增加物品的生 产成本和售价,进而将物品的产量减少至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将 部分收入从生产者手中转移给遭受物品生产所带来的负的外部效应之害的个人或企业以及 需要享受政府提供服务的个人或企业;将负的外部效应带来的损失减少至可以容忍的水平 (但不能减少至零)。

  矫正性财政补贴着眼于私人边际效益的调整。其操作方法是: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 服务的消费者,按照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外部边际效益的大小发放财政补贴,以此将补贴物品 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效益相一致的水平,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所以,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的突出特征是其数额与外部边际效益相等。

  矫正性财政补贴的作用可归纳为:将外部边际效益加计到私人边际效益之上;增加对带有正

   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并降低消费者为其支付的净价格,进而将其产量调整至社 会边际效益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增加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 所获得的效益,从而鼓励这类物品或服务的消费。

  (5)什么是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什么是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二者有哪些区别? 答: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指的是那种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竞争性、受 益上不具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指的是那种只向为其付款的个人或 企业提供的、且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并很容易将未为其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受益范围 之外的物品或服务。

  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 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不能 按照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限定由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享用。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的 效用则具有可分割性,它可以被分割为许多能够买卖的单位,其效用只对为其付款的人提供, 谁付款谁受益。

  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它的享用,不排斥、不妨碍 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 质量。这就是说,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者, 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即某一 个人或企业对某种一定数量的私人物品或服务的享用,实际上就排除了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 用。

  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 业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 或企业加以阻止。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 其享用品范围之外。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在受益上是必须具有排他性的,只有在受益上具 有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人们才愿意为之付款,生产者也才会通过市场来提供。

  (6)什么是混合物品或服务?混合物品或服务是怎样供给的? 答:现实生活中的物品或服务多是居于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与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这两 个极点之间的,它们既具有私人物品或服务的某些特性,又具有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某些特性, 被称作混合物品。混合物品包括拥挤性的公共物品和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拥挤性的公共物 品,是指那些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减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效 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这种物品或服务的效用虽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但在消费上具有一 定程度的竞争性。这即是说,这种物品或服务在消费者的人数达到拥挤点之后,消费者人数 再增加,其边际成本不为零。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是指那些效益可以定价,从而可在技术上 实现排他的公共物品或服务。这类物品或服务的特点是:一方面,它的效用名义上向全社会 提供,即谁都可以享用;另一方面,它在受益上却可以排他,即谁花钱谁受益。

  这两类混合物品和服务既可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也可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或是采取 由政府部门给予补助的办法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可在技 术上实现排他,但其生产或消费很可能会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如果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 必须由公共财政给予补贴,否则很可能会出现供给不足。如果由政府部门直接出资经营,往 往也需通过市场上的销售渠道,利用市场价格机制。在消费者达到一定数量之前,拥挤性的 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对于通过向消费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排他的 公共物品,市场的供给和政府的供给便都是可以选择的方式。实践中是以政府的供给为主, 还是以市场的供给为主,则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7)简要分析参与公共选择过程的投票者、政治家(政党)、政府部门(官员)以及特殊利 益集团的行为特点。

   答:投票者是否参与投票,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其参加投票的效益和成本,二 是其投票对公共选择发生影响的可能性。参加投票的效益,来自于投票者行使公民权利获得 的满足和利益。参加投票的成本,则是指投票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只有在参加投票有净效益 的情况下,投票者才会乐于参加投票。很多人因确信其投票不会对投票结果产生任何影响而 不愿意参加投票,这通常出现于投票人数相当多的社会。投票者选择弃权的策略是合乎理性 的,但是如果所有投票者都选择这种行为方式,其结果也就不会有以投票为特征的公共选择 过程了。为了防止在投票活动上的“免费搭车者”现象的出现,一些国家将参加投票视为公民 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

  投票过程中,在有关政府的作用和其他问题上意见一致或相似的人们,往往会组合成一个势 力集团,形成政党。政党不仅对交付投票者表决的提案的形成施加影响,而且当有关提案的 信息相对稀缺时,他们的政治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最终达成的政治均衡。政党的纲领 通常由一系列分别迎合少数投票利益的项目所组成,通过将这些项目巧妙地进行组合,并将 其成本分散到多数人身上,政党就可以赢得选票。可以用追求选票极大化来解释政党的行为, 选票极大化往往是多党制社会中成功获得政治权利的先决条件。政党的提案只有满足中间投 票者的意愿,才能实现选票极大化,实现其自我利益。

  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行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及其效率会产生很大影响。他们将公共 权力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政府部门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同私人部门生产或提供私人 物品或服务存在很大差别。政府部门之间不存在提供同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竞争;政府部门 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公共物品或服务不以价格形式出售。

  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将公共权力极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公共权力的大小 与其所控制的社会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因此,公共部门权力极大化必然带来政府预算规模的 极大化,这会导致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过剩,高于其最佳水平。

  政府部门通常拥有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垄断权,只有政府部门本身能够掌握有关这些物品 或服务的信息,这使得官员们将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社会效益人为夸大,从而使得通过投票过 程所决定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进一步增加。

  特殊利益集团是指谋求增加对其成员有利的政府支出的院外活动集团,它们通过对政府官 员、投票者施压或影响,以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的支持。特殊利益集团的活动常常左右 税收负担的水平及其分布、政府财政补贴的去向、政府支出项目的设置,并对政治均衡的最 终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8)消耗性支出对流通、生产和分配领域的影响是怎样的? 答:第一,消耗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政府的消耗性支出,首先影响到物品或服务的销售市场。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 品或服务必须通过市场销售后才能被使用;市场上必须有足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销售才 能实现。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社会总需求是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消耗性需求构成的。

  政府雇员、军事人员及其家庭的消费需求、政府部门本身的消耗性需求都是社会总需求的一 个组成部分,而这些都是通过政府的消耗性支出实现的,显然它们对于社会总需求的形成有 着重大影响。

  投资需求,主要是资本品的投资。私人部门只有在市场情况对它们有利的情况下才会进行这 种投资,而只有在政府大量订货的刺激诱导下,市场情况才能满足其追求最大利润的欲望。

  所以,没有相应的政府消耗性支出,私人部门的生产投资必然不能达到这样的规模。至于政 府部门本身的消耗性需求,更是社会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增减变动会直接制约社会 总需求的形成,在此不必赘述。简言之,政府的消耗性支出是各种物品或服务的销售得以实 现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二,消耗性支出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政府的消耗性支出,既然能够影响流通,自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产。政府消耗性支出 对生产领域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即消耗性支出的增加和减少。

  政府消耗性支出的增加,即政府对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增加,导致市场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率 上升,企业扩大生产,所需资本品和劳动力增加。同样的道理,在各部门企业之间出现连锁 反应、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政府消耗性支出的增加可能导致社会生产普遍增加。随之,资本 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亦将有相应的反响:在资本市场方面,由于投资的利润率有所提高,原来 不愿投资的市场游资会转向生产,或者个人将储蓄资金的一部分用于投资;在劳动力市场方 面,失业者会被吸收到生产中去,或者新生劳动力获得就业的机会。资本和劳动力供给的增 加,均为继续扩大社会生产提供了所需的物质条件。于是,政府消耗性支出的增加,往往会 通过直接或间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导致社会生产的膨胀,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

  当消耗性支出减少时,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政府对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减少,导致市场价格 下降,企业利润率下降,企业收缩生产,所需资本品和劳动力减少。同样的道理,在各部门 企业之间出现连锁反应、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政府消耗性支出的减少可能导致社会生产普遍 萎缩。随之,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亦将有相应的反响,一方面出现游离的闲散资本,另一 方面出现失业的劳动力。由此而引起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减少,都会导致社会生产的继续萎 缩。于是,政府消耗性支出的减少,往往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减少社会总需求,而导致社会生 产萎缩,形成经济衰退的局面。

  第三,消耗性支出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如果政府消耗性支出的总额不变,而只是所消耗的物品或服务的种类发生变动,那么,为政 府提供所需物品或服务的各个企业分别从政府消耗性支出中所获得的收益额便会因此而发 生变动,有的增加,有的减少,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将因政府消耗性支出结构的变动 而受到相应的影响。

  如果政府的消耗性支出不是在结构上发生变化,而是普遍增加或普遍减少,那么,为政府提 供所需物品或服务的各个企业或部门从政府消耗性支出中所获得的收益额也会随之增减,从 而引起 GDP 分配状况的相应变动。

  (9)转移性支出对流通、生产和分配领域的影响是怎样的? 答:第一,转移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的影响。

  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的影响,是通过其对社会总需求构成中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的作用来实现的。政府的转移性支出,主要是由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和失业救济金等方 面的支出所构成的。这些支出的结果,是政府的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注入私人部门之中。

  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或家庭,这些支出会直接转化为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 而依这些个人或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而形成消费需求;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企 业,这些支出会直接转化为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其中一部分有可能形成企业的投资支出,另 一部分则通过增加资本和劳动力的报酬的途径而转化为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从而进一 步形成消费需求。这就是说,政府的转移性支出的相当部分会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转 化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从而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第二,转移性支出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对生产的影响,视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家庭还是企业而有所不同。

  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或居民,如居民生活补贴,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间接的。它是 通过受补贴的居民将所受领的补贴用于购买物品或服务之后才实现的。当享受补贴的居民领 到补贴金时,就形成了一定数量的货币购买力,从而会增加对大众消费品的需求,并导致这 类物品或服务的产量的相应增加。

  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企业,如企业生产补贴,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直接的。向企业发放 补贴的目的,就是保障其所得利润不低于应有的水平,以鼓励私人企业对利润较低或风险较

   大的行业进行投资,或者,使有亏损的私人企业得以维持其原有的生产规模,继续经营。所 以,企业生产补贴通过对一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企业给予支持,帮助其克服生产 经营中的各种困难,可以在促进生产发展或遏制生产规模萎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转移性支出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政府的转移性支出有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就以个人或家庭为对象的 转移性支出如居民生活补贴来说,它实质上是在 GDP 已经完成了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 再分配。转移性支出的资金来源于各种纳税人在初次分配中所分得的各种收入,如利润、利 息、地租和工资。转移性支出的对象又是特定的,且主要限于那些收入低于维持通常生活标 准所应有的水平(即在所谓贫困线或收入保障线以下)的居民。于是,通过转移性支出这一 渠道,收入的分配格局会发生有利于享受居民生活补贴的个人或家庭的变化。

  就以企业为对象的转移性支出如企业生产补贴来说,其资金来源当然也是政府的税收收入, 而税收收入又是政府取自各种纳税人在 GDP 初次分配中所分得的收入。通过课税和转移性 支出的过程,收入中的一部分便会由纳税人的手中转移到享受补贴的企业手中,从而导致纳 税人和享受补贴企业在 GDP 分配中所占份额的相应变化。很显然,这种变化不利于前者, 而有利于后者。

  (10)什么是机会成本分析?试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答:对公共预算决策所作的机会成本分析,是从宏观的角度,就整体的公共预算决策对社会 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的分析。只有当资源集中在政府部门能够比在非政府部门发挥更大的效 益时,政府占用资源才是对社会有效力的,或说是具有效率的。因而,可以用“预算资金的 社会机会成本”来评价公共预算决策的效率。这里所说的预算资金的机会成本,指的是因这 样一笔资金由非政府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而导致的非政府部门的效益损失。

  如果一笔特定的资金交由公共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大于留在非政府部门使用所能达到 的效益(或者说是大于其机会成本),那么有关这笔资金的公共预算决策就是具有效率的;

  如果一笔特定的资金交由公共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小于留在非政府部门使用所能达到 的效益(或者说是小于其机会成本),那么有关这笔资金的公共预算决策就是缺乏效率的;

  如果一笔特定的资金交由公共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恰恰等于留在非政府部门使用所能 达到的效益(或者说是等于其机会成本),那么,这时整个社会的资源(资金)配置处于最 佳状态。

  下面以一个具体事例来说明。如图 1 所示(见书),假定公共物品或服务和私人物品或服务 的支出效益曲线 M 和 N 均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当用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支出为 OA,而 用于私人物品或服务的资金支出为 OB,且 OA 和 OB 的边际效益恰好相等,即 OC=OD 时, 资源配置处于最佳状态,这时的公共预算决策就是最有效率的;如果用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 资金支出仅为 OA′,而且于私人物品或服务的资金支出为 OB′,OA′的边际效益大于 OB′的边 际效益,即 OC′>OD′,且 OA+OB=OA′+OB′=全国可用资源时,增加公共部门支出的公共预算 决策就是具有效率的。因为,如果这样做的话,整个社会的总效益可望获得增加。沿着这个 方向调整,最终将会出现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即每一货币单位无论花在公共物品或服务上, 还是花在私人物品或服务上,所带来的边际效益都相等。由此,可将整个社会资源的最佳配 置备件用公式表示为 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支出=私人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私人 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支出 一旦整个社会的资源(资金)配置满足了上述条件,则不仅资源配置状态是最优的,与此有 关的公共预算决策也是最优的。

  (11)什么是成本—效益分析?试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答:对公共预算决策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就是把公共预算资金的作用划分为若干项目或方

   案,分别就每个项目或方案核算其效益和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项目和不同方案进行 比较,确定其优劣次序,并摒弃那些社会边际成本超过社会边际效益的项目或方案。

  下面以一个具体事例来说明。假定某一地区洪水经常泛滥,给该地区造成了很大损失。为了 治理洪水,政府拟建设一座防洪设施。其成本和效益如表 1 所示。

  第一步,计算各个项目或方案的效益和成本。

  该防洪工程的效益和成本的计算表中的效益 B、成本 C 栏所列。

  第二步,计算各个项目或方案的效益和成本的比率。

  如果对每个项目或方案都核算出效益和成本的总金额,那就可以随之计算出成本和效益的比 率。通常使用的是两种比率:

  其一,B/C(即效益/成本)比率。其值的最低限是 1,凡低于 1 的项目在经济上都是不可行 的。

  其二,(B-C)/C[即(效益-成本)/成本]比率。其值的最低限应是 0,凡是低于 0,即为负 值的项目在经济上都是不可行的。

  本例的效益和成本比率的计算如表中的 B/C 和 (B-C)/C 栏所列。

  第三步,确定各个项目或方案的优劣次序。

  计算出效益和成本的比率之后,就可以据此确定各个项目或方案的优劣次序。无论 B/C 比 率还是 (B-C)/C 比率,都是值越大越好,因而优劣次序的确定可以按照数值的大小进行。

  在本例中,项目“A4”最优,“A1”次之,……,“A7”最劣(见表中次序栏)。

  第四步,进行各个项目或方案的选择和决策。

  选择和决策,要以上列次序作为一种根据,并要看限制条件的情况而定。以本例来说,如果 有七个不同的项目,如何选择就要看公共支出总额是既定的,还是可变的。公共支出总额既 定,如既定不得超过 7 亿元,那就是一个限制条件。在此情况下,就应选定项目“A4”、“A1”、 “A5”和“A2”。因为这四个项目的成本之和刚好是 7 亿元,效益之和为 11.7 亿元,效益和成本 之差∑B-∑C 为 4.7 亿元。而这是在那样的限制条件下所能取得的最大可能的值,因而这样的 选择也是最佳的。

  如果公共支出的总额不是不变的,可以扩大,那么实际的选择面就较广,项目实施的“边际” 可以推广。以本例来说,除“A4”、“A1”、“A5”、“A2”四个项目外,“A3”也可以选定,因为采 用这个项目也还是可以使∑B-∑C 的值有所增长;项目“A6”就是所谓边际项目,即得失相等;

  项目“A7”则是不应选定的。

  以上便是成本—效益分析应用的实例。

  (12)什么是税收?为什么说税收是最佳的公共收入形式? 答: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 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政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取得履行其职能所需要的公共收入,但税

   收是最有效或最佳的形式。

  政府可以通过直接增发货币来取得公共收入。政府拥有货币发行权,它完全可以视财政需要 而印发相应数量的货币。但是,凭空增发货币会造成无度的通货膨胀,极不利于经济的稳定 发展,还可能诱发社会动乱。

  政府也可以通过举借公债来取得公共收入,政府可以以债务人的身份,依据信用原则,向国 内外发行政府债券来取得相应公共收入。但是,举债取得的收入终究是要偿还的,而且除偿 还本金之外,还要加付利息。所以,以举债形式取得公共收入是以支付一定的代价为条件的。

  政府还可以通过收费的形式来取得公共收入,对公共场所或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或享用者按照 特定标准收取相应的费用,以所收费用来满足政府用款的需要。但是政府收费总要依据“受 益原则”,向公共场所或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或享用者收取,未使用者或不使用者是无须交费 的。这就决定了政府以收费形式取得的资金数额不可能较大,显然是无法抵付政府支出的需 要的。

  政府通过课征税收的办法取得的公共收入,实质是人民将自己所实现的收入的一部分无偿的 转移给政府支配。这一来不会凭空扩大社会购买力,引起无度通货膨胀;二来政府不负任何 偿还责任,也不必为此付出任何代价,不会给政府带来额外负担;三来税收是强制征收的, 政府一般可以制定法律向其管辖范围的任何人或任何行为课征任何数额的税款,故可为政府 支出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13)什么是公债?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公债是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有偿、灵活地取得 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弥补财政赤字是公债最基本的功能。

  增加税收,可使政府公共收入增加到与公共支出相当的水平,因而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方 式。但税收的增加客观上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如果因强行提高税率或增设税种而影响了 经济的正常发展,使财源枯竭,结果将是得不偿失。同时,改变税制也要受立法程序的制约, 不仅不能保证短期内迅速地筹得所需的资金,而且会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遭到纳税人的强烈反 抗。通过中央银行增发通货,也是增加公共收入、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形式。但通货虚增的 结果是社会中流通的货币量的凭空扩大,很可能出现无度的通货膨胀。

  相比之下,以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只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暂时转移,既不会招致 纳税人的不满,又不会无端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总量,造成无度的通货膨胀,还可以迅速地取 得所需资金。此外,公债的发行或认购通常建立在资金持有者自愿承受的基础上,通过发行 公债筹集的社会资金,基本上是资金持有者暂时闲置不用的资金。将这部分资金暂时集中, 归政府使用,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14)试述不同历史时期税收原则的主要思想。

  答:考察税收原则的历史演变,税收原则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各个不同时期 的税收原则与其时代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在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时期,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最早提出了税收原则。

  当时的英国处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封建的经济结构体制仍根深蒂固。配第认为当时的英国 税制存在严重的弊端:紊乱、复杂、负担过重且极不公平。由此,他在其著名代表作《赋税 论》和《政治算术》中,首次提出税收应当贯彻“公平”、“简便”、“节省”三条标准。他认为“公 平”是税收要对任何人、任何东西“无所偏袒”,税负也不能过重;“简便”是指征税手续不能 过于烦琐,方法要简明,尽量给纳税人以便利;“节省”是指征税费用不能过多,应尽量注意 节约。

  继配第之后,德国新官房派的代表任务攸士第在其代表作《国家经济论》中以征收赋税必须 注意不得妨碍纳税的经济活动为出发点,就征收赋税的方法提出了六大原则:(1)促进主动 纳税的征税方法(即赋税应当自愿缴纳);(2)不得侵犯臣民合理的自由,不得增加对产业

   的压迫;(3)平等课税;(4)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征收迅速,其间没有不正之处;(5)挑 选征收费用最低的商品货物征税;(6)纳税手续简便,税款分期缴纳,时间安排得当。

  第一次将税收原则提到理论高度,明确而系统地加以阐述者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斯密所处的时代正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当时的欧洲,政治上社会契约说思潮甚为流 行,个人主义自由放任的经济学说也正风行当时。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斯密极力 主张“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政府要少干预经济,政府的职能应仅限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 安全。以这种思想为主导,斯密在其经济学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 税收的四项原则:(1)平等原则,即公民应根据自己的纳税能力来承担政府的经费开支,按 照其在国家保护之下所获得收入的多少来确定缴纳税收的额度;(2)确实原则,即课税必须 以法律为依据;(3)便利原则,即税收的征纳手续应尽量从简;(4)最少征收费原则,即在 征税过程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开支,所征税收尽量归入国库,使国库收入同人 民缴纳的差额最小,征收费用最少。

  处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社会矛盾开始激化时期的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认为,政 府征税就是向私人征收一部分财产,充作公共需要之用,课征后不再返还给纳税人。由于政 府支出不具生产性,所以最好的财政预算是尽量少花费,最好的税收是税负最轻的税收。据 此,他提出了税收的五原则:(1)税率适度原则;(2)节约征收费用原则;(3)各阶层人民 负担公平原则;(4)最小程度妨碍生产原则;(5)有利于国民道德提高原则。

  德国新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阿道夫•瓦格纳是前人税收原则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所处的时代 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化和形成的阶段。当时资本日益集中,社会财富分配日益 悬殊,社会矛盾甚为激烈。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新历史学派倡导社会 改良,主张国家运用包括税收在内的一切政府权力,调节社会生产。他提出了著名的“四项 九端”原则:第一项为财政政策原则(又称公共收入原则),即税收要以供给公共支出,满足 政府实现其职能的经费需要为主要目的,具体又分为收入充分原则和收入弹性原则。第二项 为国民经济原则,即政府征税不应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更不能危及税源。在可能的范围内, 还应尽可能有助于资本的形成,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体地,他又提出了慎选税源和 慎选税种两条原则。第三项为社会正义原则。税收可以影响社会财富的分配以至影响个人相 互间的社会地位和阶级间的相互地位,因而税收的负担应当在各个人和各个阶级之间进行公 平的分配,即要通过政府征税矫正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两极分化的流弊,从而缓和阶级 矛盾,达到用税收政策实行社会改革的目的。这一原则又分为普遍和平等两个具体原则。第 四项为税务行政原则。这一原则是对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第二至第四项原则)的继承和 发展,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确实、便利和节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代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原则理论,主要渊源于凯恩斯主义以及福利 经济学的思想,且基本上围绕税收的职能作用来立论。据此而提出的税收原则虽不尽相同, 但综合起来,带有倾向性的说法是两大原则,即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原则。

  (15)税制结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具体应该怎样进行安排? 答:税制结构是指一国税制中税种的组合状况,它反映各个税种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地位。

  税制结构的设计应当体现税收原则的要求。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税制结构设计的内容主要包 括:税种配置、税源选择和税率安排三大问题。

  在税种的配置上,应研究各个税种之间的相互配合问题,选择好主体税种和辅助税种,形成 一个由各个税种构成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收体系。

  在税源的选择上,应区分税本和税源,研究如何保护税本,尽可能不使税收侵及税本。

  在税率的安排上,应使税率控制在适度的水平上,并根据客观经济形势的需要选择好税率的 形式。在税率水平的控制方面,美国供给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拉弗(Arther Laffer)把税率和 税收的关系用一条曲线来说明,提出了著名的“拉弗曲线”。

   (16)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具体各有什么影响? 答:纳税人的投资行为主要由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决定。在政府征税的条件下,投资收益是 税后投资收益;投资成本包括折旧因素,而折旧是受税收制度影响的。因而,税收对私人投 资的效应,主要通过税收对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和折旧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

  税收对私人投资收益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司所得税的课征上。这就是,政府课征公司所得 税,会压低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并使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的对比发生变动,从而对纳税人 的投资行为产生方向相反的两种效应:一种是替代效应,即投资收益率的下降,降低了投资 对纳税人的吸引力,造成纳税人以其他行为——如消费——替代投资。另一种是收入效应, 即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益,促使纳税人为维持以往的收益水平而增 加投资。

  税收通过折旧率的规定对私人投资产生影响。折旧提取的数额、时间和方法,也就是折旧率 的高低对纳税人的投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税收制度规定的税收折旧率等于实际折旧 率,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就是中性的;如果税收制度规定的税收折旧率高于实际折旧率, 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就是刺激性的,其结果会促使纳税人增加私人投资;如果税收制度规定的 税收折旧率低于实际折旧率,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就是抑制性的,其结果会促使纳税人减少私 人投资。

  可举例说明税收通过折旧率的规定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假设某纳税人投放在固定资产上的资 本为 1 000 元。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 10 年,那么,这笔固定资产的实际折旧额应为每年 100 元,即实际折旧率为 10%。再假定该纳税人在固定资产服役的第一年取得的利润也为 1 000 元,其所处的税率等级为 50%。对这个纳税人来说,如果公司所得税制规定的税收折旧 率为 10%(即采用直线折旧法),则其当年的应纳税额为:(1 000 元-100 元)×50%=450 元, 税收挡避额为:100 元×50%=50 元;如果公司所得税制上规定的税收折旧率为 20%(即采 取加速折旧法),则其当年的应纳税额为:(1 000 元-200 元)×50%=400 元,税收挡避额为:

  200 元×50%=100 元;如果公司所得税制规定的税收折旧率为 5%,则其当年的应纳税额为:

  (1 000 元-50 元)×50%=475 元,税收挡避额为:50 元×50%=25 元。很明显,在第一种情 况下,税收对该纳税人的投资决策不会发生多少影响,他仍会依原定模式安排投资;在第二 种情况下,税收对该纳税人的投资决策会发生刺激作用,他会倾向于增加投资;在第三种情 况下,税收对该纳税人的投资决策会发生抑制作用,他会倾向于减少投资。

  (17)试以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对商品课税的税负归宿进行分析。

  答:商品课税的局部均衡分析可分为从量计征商品税和从价计征商品税两类。

  (1)从量计征下的商品课税归宿 假定政府征收的商品税,如消费税,是从量计征,并以购买者(即消费者)为纳税人。因政 府征收从量消费税而对课税消费品市场的均衡的影响如图 3 所示(见课本)。D 和 S 分别为 课税消费品的税前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D 和 S 的交点 E 决定了税前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分别为 P*和 Q*。政府对每单位消费品征收 t 额税款,这时购买者面临的价格水平由 P*上升 至 PD。由于价格上升,需求曲线从原来的 D 向左下移动而为 D′,D′和 D 之间的垂直距离为 t。D′和 S 在新的均衡点 E′相交,由此决定了生产者税后面临的价格水平从 P*下降至 PS,均 衡产量由 Q*减少至 Q。而 t 成为购买者支付的价格 PD 和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 PS 之间的 差额。

  再分析以生产者为消费税的纳税人的情形。如图 4 所示(见课本),政府对每单位消费品征 收的税额仍为 t。这时,t 就成为生产者标出的市场价格与其所保留的净价格之间的一个楔 子。生产者为了保住他们的净价格 PS,必然要提高市场售价以弥补成本,供给曲线因而从 S 上升至 S′,两条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 t。购买者的需求量因价格上升至 PD 而减少至 D 和 S′ 的交点 E′所决定的 Q 点。同样出于产出和成本之间关系的原因,生产者所得到的净价格也

   从原来的 P*下跌至 PS。这样,t 同样成为购买者支付的价格 PD 和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 PS 之间的差额。

  比较图 3 和图 4 可知,在征税额度均为 t 的条件下,价格上升的幅度和需求减少的幅度是一 样的。政府若对购买者征税,需求曲线会从 D 向左下按垂直距离 t 移动至 D′。政府若对生产 者征税,供给曲线会从 S 向左上按垂直距离 t 移动至 S′,两者的实际影响完全一样。

  由图 5(见课本)可以直观地看出,政府征得的税收为 PSPDFE′(FEE′为额外税收负担),这 部分税收是由生产者和购买者共同负担的,大约各负担一半。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课税消 费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大体一致。

  (2)从价计征下的商品课税归宿 在从价计征情况下,所征税额 t 同样成为购买者所支付的价格或市场价格与生产者实际得到 的净价格之间的楔子。与从量计征有所不同的是,在从价计征下,消费品的价格成为决定征 收税额大小的一个因素,价格越高,纳税越多。因而征税后需求曲线的斜率会较税前发生变 化,而由 D 转向 D′。D′与供给曲线 S 在新的均衡点 E′相交。由此决定了购买者支付的价格为 PD,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为 PS,PD 和 PS 之间的差额,亦为政府的税收 t(税率为 FE′/FQ)。

  从图 6(见课本)也可以直观地看出,政府征得的税收为 PSPDFE′,这部分税收同样是由生 产者和购买者共同负担的。只不过因为从价计征会改变需求曲线的斜率,相对于从量计征而 言,税负在生产者和购买者之间的分配会有所变化。

  (3)关于商品课税归宿的基本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对商品的课税,不论是以生产者作为法定纳税人,还是以购买者(消费 者)作为法定纳税人,也不论是采取从量计征形式,还是采取从价计征形式,都不会改变依 供求弹性决定的税负的分配格局。换句话说,决定商品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关键因素是课税商 品的供求弹性,法定纳税人是谁以及采取何种形式计征等因素与此无关。

  具体来讲:

  如果课税商品属于生活必需品、不易替代产品、用途狭窄产品或耐用品,那么,由于人们对 这类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消费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不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 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身上。

  如果课税商品属于奢侈品、易于被替代产品、用途广泛产品或非耐用品,那么,由于人们对 这类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消费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 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的身上。

  如果课税商品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那么,由于对这类产品的生产规 模变动较难,其供给弹性因之较小,生产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不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 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身上。

  如果课税商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短的产品,那么,由于对这类产品的生产规 模变动容易,其供给弹性因之较大,生产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 会更多地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身上。

  如果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那么,消费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政 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的身上。

  如果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那么,生产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政 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的身上。

  (18)试述负债有害论和公债新哲学论的基本观点。

  答:在公债的运用问题上,19 世纪的主流经济学观点和 20 世纪的主流经济学观点是截然相 反的,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而公债理论的演进,可以说基本上是一个由否定公 债到肯定公债、由负债有害论到有债必要论的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前者可称为古典的正统公 债理论,后者则称作现代的公债新理论。

   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反对公债的发行,其论点不外乎下列几个方面:政府举债必使民间生产资 金移充财政用途,妨碍工商业的发展;用公债来弥补政府公共收支的赤字,会使政府形成一 种不负责任的开支风气;政府在公债上须作两度的支付,一次付息,一次还本,颇为浪费人 力、物力和财力;公债的发行会引起市场利率上涨,阻碍生产规模的扩大;公债的大量增长 会造成国力的衰弱。

  因此,古典经济学家从负债有害论出发,提出了较为谨慎的公债运用原则。他们认为只有当 政府财政面临一次性的、超常规的社会需求,且这种需求对于公共支出的要求是暂时性的时, 或者当政府是为真正的生产性资本项目筹措资金,且这种生产性资本项目是超常规时,才可 以付诸发行公债。

  公债新哲学论或公债新理论的主要观点可概括如下:以公债支持赤字财政的实行可以直接或 间接地扩大社会需求,从而消除经济危机和失业;公债是经济危机时期刺激经济增长的必需 条件,公债的利与弊应当从刺激经济增长的角度去考察、评价;公债具有生产性,它可以促 使物质财富的增加。因而,所发行的巨额公债,不但不是政府之债务,反而应视同国家的资 产;公债的还本付息非但不会增加下一代的负担,而且还可通过促使更大数量资本的形成和 消费的增加,为下一代增加可继承的遗产;公债可作为政府调节、干预经济的重要杠杆,其 作用不仅在于吸收通货膨胀时期的剩余购买力,增加经济衰退时期的需求,以稳定经济,还 在于通过公债利率的恰当确定,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因此,从公债新哲学论出发,凯恩斯之后的现代经济学家所崇尚的公债运用原则较为积极。

  当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衰退时,政府应当以举债作为弥补因实施刺激需求措施而引发的 财政赤字的手段。公债应否偿还或偿还多少,应视整个经济形势的需要,而不应仅考虑财政 的收支状况和举债时的期限规定。

  (19)简要说明银行系统和非银行系统认购公债的经济影响。

  答:所谓公债的应债来源(亦可称公债的发行对象),就是公债发行的资金收入来自何处。

  也就是公债出售于何处,由谁认购。按照发行影响的不同,可将公债的应债来源划分为银行 系统和非银行系统两大类别。

  第一,银行系统认购公债的经济影响。商业银行在许多国家都是公债的重要承购者。这首先 是因为商业银行作为企业购进政府债券是一项有利的投资,持有政府债券可以获得利息收 入,在资金方面安全可靠;其次是因为商业银行作为银行购进政府债券是一种可靠的储备资 产。政府债券(尤其是可转让债券)流动性较高,随时可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极适于作为商 业银行的第二线储备资产。当第一线储备资产(现金)不足时,随时可通过出售一定数量的 政府债券来换取现金。从直接影响看,商业银行认购公债,将通过财政资金的使用和转移, 在经济中增加相当于认购公债额一倍的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也是公债的主要承购者。但中央银行认购公债,通常是由于下述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执行机关,要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其中主要是国 库券)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市场利息率(这也就是所谓“公开市场业务”),因而需要大量购 入政府债券作为执行货币政策的基础。其二,中央银行作为公共财政的支持者,在政府面临 大量赤字的情况下,要通过认购一定数量的公债,为政府提供资金援助(尤其在政府不能从 其他方面找到足够的公债收入来源时,更是如此)。

  中央银行认购政府债券,一般可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从财政部直接购入,即所谓直接途径;

  另一个是从公开市场上买进,即所谓间接途径。但是无论哪一种途径,其结果都会增加商业 银行系统的准备金,从而造成银行存款多倍扩大,货币供给量多倍增加。

  第二,非银行系统认购国债的经济影响。这里所说的非银行系统是指国民经济中除银行业之 外的所有其他部门、企业和居民个人。为了分析上的方便,可将非银行系统划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社会公众,主要包括居民个人、工商业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除银行之外的各种

   投资者;另一类为政府机构,主要指除财政部以外的中央政府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

  先看社会公众认购公债的情形。社会公众承购政府公债,一般只会造成政府支出与民间支出 的转换,不会增加或减少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但有可能引起市场利率的短时波动。

  再看政府机构认购公债的情形。在不少国家,政府机构也常常成为公债的重要承购者。政府 机构之所以认购政府债券,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政府内部的资金。

  政府机构认购公债实际上仅是政府部门内部的资金转移,或者说是政府各部门银行存款账户 之间的资金余缺调剂,用经济学家的话说,“是从政府的一个口袋转入另一个口袋”。一般不 会因政府机构购入公债而对经济产生任何扩张或紧缩性影响。只不过随着政府机构认购公债 而将一部分资金使用权转交财政部,而财政部与各政府机构的支出模式或倾向不可能完全一 致,从而有可能在资金的使用方向或是具体用途上发生变化。所以,政府机构认购公债的经 济影响基本上是“中性”的。

  (20)阐述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和利息率效应。

  答:①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公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指在公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公债的流 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其传导作 用力的过程可表述为:公债的流动性程度变动→社会的流动性状况变动→经济活动水平变 动。

  当政府需要启动经济,对经济施加刺激时,扩大短期债券的发行,提高短期债券在全部政府 债券中的比重,以此引起社会中的流动性增加,便是一种有效的政策手段。反之,当政府需 要紧缩经济,对经济实施抑制时,就可采取相反的方法,扩大长期债券的发行,提高长期债 券在全部政府债券中的比重,以此降低社会中的流动性。

  用长期债券调换短期债券,无异于减少公债的流动性,用短期债券调换长期债券,则无异于 增加公债的流动性。将上述的道理应用于此,政府债券的相机调换,同样可作为政府实施经 济扩张或经济紧缩政策的一种途径。

  银行系统认购或持有公债,通常会通过信贷规模的相应扩大而增加货币供给量。也就是说, 社会上的流动性会因此而增加。非银行系统认购或持有公债,只引起资金使用权的转移,一 般不会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社会上的流动性状况不会因此而受到多大影响。所以,公债应 债来源的抉择,也是一种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的政策手段。

  这就是,在经济繁荣、面临通货膨胀的威胁时,尽量从非银行来源借入资金,缩小银行系统 持有公债在全部公债中的比重,以此降低社会中的流动性。在经济衰退、面临通货紧缩的威 胁时,力求扩大银行系统持有公债的比重,限制非银行系统认购公债,以此增加社会上的流 动性。

  当政府执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时,可选择在公债二级市场上卖出短期债券(同时买入长期债 券)的办法,以扩大商业银行持有公债的比重,从而增加扩张信用的基础和社会上的流动性, 当政府执行紧缩性的经济政策时,可选择在公债二级市场上买进短期债券(同时卖出长期债 券)的办法,以缩小商业银行持有公债的比重,从而减少扩张信用的基础和社会上的流动性。

  总之,通过变动政府债券的期限构成(相机决定公债发行的期限种类和相机进行政府债券的 长短期调换)、调整公债应债来源(相机决定政府债券的应债来源和相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政 府债券买卖)等策略来管理公债的流动性。

  ②公债管理的利息率效应。公债管理的利息率效应指的是在公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公债的发 行或实际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升降,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其传 导作用力的过程可表述为:公债的利息率水平变动→金融市场利率变动→经济活动水平变 动。

  为此,首先可以选择调整公债发行利率的策略。这主要是通过相机决定公债的发行利率水平 来操作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债利率是金融市场上的一种最能体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

   意图而对市场预期有重大影响的代表性利率。它的高低通常可对金融市场的利率升降产生直 接影响。这样一来,公债发行利率的相机抉择便成为政府对市场利率水平施加影响,从而贯 彻其宏观经济政策意图的一个途径了。

  当经济形势需要实行扩张时,可相应调低公债发行利率,以诱导整个金融市场利率下降。市 场利率的下降,是肯定有利于刺激投资,提高经济活动水平的。当经济形势需要实行紧缩时, 可相应调高公债发行利率,从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利率上升。市场利率的上升,也是肯定会 起到抑制经济的作用的。

  也可以选择旨在调整公债实际利率水平的策略。其操作方法,就是相机买卖政府债券。这是 鉴于债券价格同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原理,而在政府债券的二级市场上进行的着眼于 公债实际利率(非名义利率)的公债管理活动。它通常是由中央银行或财政部门的公债管理 机构负责操作的。通过中央银行或财政部门的公债管理机构在公债二级市场上相机买卖政府 债券,可促使政府债券价格发生涨跌,进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的升降。

  具体而言,在经济形势需要实行刺激时,可在公债管理上采取买入政府债券措施。这就意味 着,政府债券价格会因需求增加而上升(其实际利率水平下跌),市场利率水平会随之下降, 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性影响。而在经济形势需要实行紧缩时,可在公债管理上采取抛售政府 债券措施。不言而喻,政府债券价格会因供给增加而下跌(其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市场利 率水平亦会随之上升,从而对经济产生抑制性影响。

  总之,可通过选择调整公债发行利率(相机决定公债的发行利率水平)和调整公债实际利率 水平(相机买卖政府债券)的策略来管理公债的利息率。

  (21)分析公债管理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协调配合运用中应遵循什么 原则? 答:①公债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同一性。

  财政政策主要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以及赤字弥补政策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的。就财 政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而论,无论税收政策的调节(减税或是增税),还是支出政策的运用 (增支或是减支),都与财政的平衡状况密切相关。而只要财政上发生赤字,就有一个赤字 如何弥补的问题。尽管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不少,诸如向银行借款,增发通货,直接扩大征 税范围或提高税率等。但就由此而带来的经济社会效应来说,公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最佳方 式。从实际情况看,各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也基本上是靠发行公债来弥补的。这就是说,作为 弥补财政赤字基本方式的公债,是财政政策得以实施的基础条件。

  货币政策主要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贴现率和变动法定准备金率等“三大武 器”来影响市场利率的形成和调节货币供给量。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对象就是政府债券, 它实质上是通过在公开市场(即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金融市场的一种活动。公 债管理就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传导器”。

  ②公债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差异性。

  尽管公债管理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公债管理并不是财政政策或货币政 策的一部分。它毕竟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则。

  就作用范围而论,公债管理既不能直接使公共支出和税收的规模及相关流量发生变化,也不 能直接使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它所面对的仅仅是既定规模的公债,包括已经决定发行但尚 未售出的新公债以及已经发行但尚未偿还的旧公债。对既定规模的公债,采取有助于实现宏 观经济政策目标的管理活动,乃是公债管理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作用范围。

  就政策目标而论,公债管理固然在总体目标上须服从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但直接 目标同财政和货币政策却不乏矛盾之处。例如,公债管理的直接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降低举 债成本。为此,在财政政策上应控制公债的发行规模;还有,低利率时期多发行长期公债, 高利率时期多发行短期公债,是在公债管理上降低举债成本的必需途径。这些通常是会同财

   政政策的直接目标发生冲突的。

  就操作手段而言,公债管理的操作主要是通过公债种类的设计,发行利率的决定,应债来源 的选择等来完成的。这既同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税收和政策支出以及弥补赤字的方式抉择 等去实施有不同之处,也同货币政策主要以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贴现率和变动法定准备金率 “三大武器”加以实施有所区别。

  ③可遵循的原则。

  在总体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保持一致。公债管理是在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确定的政策框架内及经济环境中进行操作的,其作用的力度不能超过两 大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其作用力的方向不能与两大政策所追求的目标相背。公债管理在宏观 经济调控方面的作用,主要是配合各个时期的财政、货币政策,补充和加强它们的政策效应。

  在直接目标上,公债管理应当区别不同情况而分清主次。当公债管理的直接目标和经济稳定 增长的总体目标相一致的时候,公债管理的操作可以尽情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当公债管理的 直接目标同经济稳定增长的总体目标相矛盾的时候,直接目标就要让位、服从于总体目标。

  公债管理的操作应当把追求总体目标放在首位,然后再考虑直接目标的实施问题。

  (22)简述年度预算平衡论、周期预算平衡论和功能财政论的主要论点。

  答:20 世纪 30 年代大衰退之前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主张年度预 算平衡。他们认为政府对私人部门发行公债会延缓后者的发展,因为这会造成原可为私人部 门用于生产投资的资本,被挪作政府花费;政府支出是非生产性的,政府的赤字支出更会造 成巨大的浪费;政府的赤字支出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年度预算平衡是控制政府支出增长的有 效手段。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年度预算平衡在理论 和实际上都面临了无法解决的难题:它大大束缚了政府在反衰退方面采取财政措施的手段。

  面对经济衰退的频繁爆发,政府只能固守年度预算平衡,而在财政上无所作为。更为严重的 是,年度预算平衡实际上起了加剧经济波动的作用。

  大衰退的爆发,动摇了经济学家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内在稳定机制的信念,反映在预算准 则上,就是产生了周期预算平衡论。主张政府财政发挥反经济周期的作用,同时也实现预算 平衡。不过这种平衡决不是以 12 个月作为一个预算年度的所谓年度的平衡,而是在控制经 济周期波动的条件下,实现预算平衡。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减少税收,增加支出,有 意识地使预算产生一个赤字。这样既可直接扩大投资和消费,补充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不 足,又可间接地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扩大,从而提高整个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在经 济繁荣时期,政府应该增加税收,紧缩开支,有意识地使预算产生一个盈余。这样既可直接 压缩投资和消费,抵消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过旺,又可间接抑制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从 而降低整个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公共财政将发挥其反经济周期乃至“熨平”经济周期的巨大 威力,政府仍可使其预算保持周期平衡。

  但是,周期预算平衡论也存在着一个重大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又是其本身所无法解释的。这 就是,周期预算平衡是以经济周期的规律性——即它始终围绕着某个正常水平上下波动—— 为前提的。然而,经济循环的上升或下降,其深度和持久性决不是相等的。繁荣时期的盈余 不可能与衰退时期的赤字正好相等,从而相互抵消。经济周期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在长期严 重的衰退之后,紧接着是短期而有限的繁荣。

  周期预算平衡论无法解释政府财政发展的客观实际状况,美国经济学家 A•勒纳明确提出了 “功能财政”的预算准则。在勒纳看来,财政预算应该从其对经济的功能上来着眼,而不应仅 注重其收支是否平衡。公共财政的基本功能是稳定经济,平衡预算只具有第二位的重要性;

  公共预算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个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即经济平衡不是预算平衡。不 应为达到预算平衡而置经济平衡于不顾。如果为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必须长期坚持盈余或 大量举债,那就不应有任何犹豫。勒纳的功能财政论完全抛弃了预算平衡的准则,而把着眼

   点放在通过预算收支的安排来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上。

  (23)什么是财政乘数?它由哪几个方面的乘数组成?分别对 GDP 的均衡水平有什么影响? 答:乘数被定义为 GDP 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率。财政乘数则是 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三个方面的乘数的统称。

  GDP 的变动量与所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的变动量之间的比率,就是政府支出乘数。政府 支出对 GDP 是一种扩张性的力量。增加政府支出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 GDP;相反,减少 政府支出可以缩减总需求,减少 GDP。GDP 增加或减少的规模取决于乘数的大小,而乘数的 大小,是由边际消费倾向所决定的,或者说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GDP 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税收的变动量之间的比率,就是税收的乘数。税收对 GDP 是一种收缩性的力量。增加税收可以压缩总需求,减少 GDP;相反,减少税收可以扩大总需 求,增大 GDP。GDP 减少或增大的规模取决于税收乘数的大小,它恰恰比支出乘数小 1。

  GDP 的变动量与所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额变动量之间的比率,就是平衡 预算的“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的数值永远是 1。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对 GDP 仍 有扩张作用,其扩张的规模就是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量;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量减少, 对 GDP 仍有收缩作用,其收缩的规模就是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减少量。

  (24)自动变化的政府支出包括哪些项目?简述它们的作用机制。

  答:政府支出的某些项目具有内在的稳定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公共支出中的各种转移性支出 项目上。

  失业救济金。失业救济金的发放有一定的标准,它发放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失业人数的多少。

  在经济萧条时期,随着 GDP 下降,失业人数增多,失业救济金的发放就倾向于自动增加。

  失业救济金的增加就是转移性支出的增加,从而有利于抑制消费支出的下降,防止经济衰退 的进一步严重化。在经济繁荣时期,随着 GDP 上升,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金的发放就 倾向于自动减少。失业救济金的减少同样是转移性支出的减少,从而有利于抑制消费支出的 增加,消除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

  各种福利支出。各种福利支出都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发放的多少取决于就业与收入状况。在 经济萧条时期,个人收入下降,随着符合接受福利支出条件的人数增加,作为转移性支出之 一的福利支出倾向于自动增加,这样就有利于抑制私人消费支出的下降,防止经济衰退的进 一步加剧。在经济繁荣时期,就业增加,个人收入上升,随着符合接受福利支出条件的人数 减少,作为转移性支出之一的福利支出倾向于自动减少,这样就有利于抑制私人消费支出的 增加,防止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

  农产品维持价格。按照通行的农产品维持法案,政府要把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定水平上。高 于这一价格水平时,政府抛出农产品,压低农产品价格;低于这一价格水平时,政府收购农 产品,提高农产品价格。这种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经济活动的波动也是较为敏感的。在经 济萧条时期,随着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的支出自动上升,这样就会增加农 民的收入,维持他们既定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在经济繁荣时期,伴随着通货膨胀,农产品价 格上升,政府抛出农产品,这样既可以抑制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又可以稳定农产品价格, 防止通货膨胀。

  (25)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职能划分的经济学基础是什么? 答: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提供职能应该主要由地方政府执行,而调节收入分配和促进经 济稳定发展职能,则应主要由中央政府执行。

  ① 资源配置职能。

  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地方政府在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方面更有优势。这主要表现在,地方 政府对本地区企业和居民的了解程度高于中央政府,从而可以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为本地 区的企业和居民生产或提供质量上乘、数量适当的地方性公共物品或服务。

   ②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指公共财政的再分配职能,它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职能。但在一些 较大的国家,地方政府也要承担相当的职责。公平原则要求一国的社会成员享受基本相等的 公共物品或服务待遇。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公平原则,需要把高收入者的部分收入再分配给低 收入者,这就要制定完整的税收制度和公共支出方案。这种分配和再分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权必须由中央政府来掌握,以避免出现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公平现象。至于各地区间由于经济 发展水平所造成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水平的不公平,也应由中央政府进行调节,保证不同地区 间公共物品或服务水平的均衡。

  ③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类似,实现经济稳定发展也是中央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能。要实现充分 就业和稳定的物价水平,只能由中央政府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定支出构成和 控制货币供给,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目标。

  让地方政府履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的缺点,主要在于:1)在小而开放的地区经济环境 中,地方政府制定并推行需求管理政策往往是低效率的。2)难以协调的地区货币政策,往 往带有极大的通货膨胀风险。3)由于资本市场的高度统一性,地区债务政策往往会给国家 经济带来极大的冲击。4)地方政府推行独立的需求管理政策会导致产生新的冲击,并且会 直接影响周边地区的经济稳定。

  (26)论述税收收入划分的方式。

  答:①划分税额。一般是指先统一征税,然后再将税收收入的份额按照一定比例在各级政 府之间加以划分。

  ②划分税种。在税法立法权、税目增减权和税率调整权乃至税种的开征和停征权等税收权 限主要集中于中央的条件下,针对各级政府行使职责的需要,考虑主体税和辅助税中各个税 种的特征以及收入量等因素,把不同税种的收入分割给各个级次的政府财政,即按照税种划 分收入范围,某些税种的收入也可以实行共享,但地方政府并不享有等同于中央的税收立法 权。

  ③划分税率。划分税率,实际上就是一种同源课税、分率计征的方式。此类方式所采取的 具体做法包括:一是上级政府对某一税基按照既定比率征税并将税款留归本级财政之后,再 由下级政府采用自己的税率,对相同的税基课征且自行支配该税收款项。在这种类型中,下 级政府亦可在上级政府征税的同时或之前,按照自己的税率对同一税基实施课税。二是采用 所谓“税收寄征”的方式,即上级政府在对某一税基按照自己的税率征收本级税款的同时,代 替下级政府并按照下级政府的税率对同一税基课税,尔后再将这笔税款拨给下级政府使用。

  ④划分税制。在划分税制的方式下,往往是分别设立了中央税和地方税两个相互独立的税 收制度和税收管理体系,中央与地方均享有相应的税收立法权、税种的开征和停征权、税目 的增减权和调整权,并且有权管理和运用本级财政收入。当然,尽管两级税收体系相对独立, 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衔接和相互补充的,而不可能截然分割开来。

  ⑤混合型。混合型是在税收划分中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做法而形成的一种各级政府 间的税收划分方式。例如,在以划分税制为主的情况下,辅之以对某一个或某些税种的收入 实行共享的方式;或者在以划分税制为主的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某一个或某些税源实行 分率计征。

  

篇三:第四章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案例剖析

  案例:

  孙志刚,男,1976 年生,湖北黄冈人,2001 年武汉科技学 院(原武汉纺织工学院)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2003 年春 节后来到广州,案前任职于广州市达奇服装公司。

  3 月 17 日:孙志刚因无暂住证在广州街头被带至广州天河 区黄村街派出所。3 月 18 日:孙志刚被黄村街派出所送往广州 收容遣送中转站。3 月 18 日:孙志刚称有心脏病被收容站送往 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3 月 19-20 日:孙志刚在救治站遭遇无情 轮番毒打。

  月 20 日:

  3 救治站宣布孙志刚不治死亡。

  月 18 日:

  4 尸检结果表明,孙志刚死前 72 小时曾遭毒打。后来广州市公安 局(2003)穗公刑法字 4 号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鉴定书, 证实被害 人孙志刚系因背部遭受钝性暴力反复打击, 造成背部大面积软组 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带格式的: 首页采用不同的页眉 格式的

  一.孙志刚事件的政策过程研究价值 第一,社会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状况。不过只有 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任务认为某种社会状况 是社会问题时,它才是社会问题。孙志刚事件是属于结构性社会 问题。

  所谓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 现象。在整起孙志刚事件中,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媒体是舆论的

   主体,公众是决策的参与者,政府是政策权力的主体。只有社会 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政府才会引起足够重视。孙志刚事件是我国 关于流动游乞人员管理政策(制度)变迁的触发机制,直接导致了 我国在流浪游乞人员管理上的政策变迁, 导致了我国流浪游乞管 理上的进步。

  第二,孙志刚事件在结构上有清晰的发展脉络,既有开头:

  孙志刚之死;又有发展:社会反应;还有结局:政策变更政策。

  第三,孙志刚事件从发生开始,经历过几个月时间,全国范 围内的人几乎都知晓了。这件事情有很强的开放性,所以才会引 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后来的政策制定作铺垫。

  第四,这一事件具有内容的合理性,也就是上面说的政策过 程关联性。

  由于这四个原因造成了它作为一个典型的政策过程案例的 第五个特征:

  资料的全面性。

  关联性使它成为一个政策过程案例, 动态性与结构性使这一案例增加了典型性, 开放性使这一典型的 案例能够作为资料被完整的收集。由此形成了一个包括政策问 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决策等在内的政策全过程的理想 材料。

  二.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 政策过程的范式是从问题开始的, 问题指的是包含要求达到

   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之间的矛盾。

  就孙志刚事件引发的政策变 更来看,表面上它也是从问题出发的,首先是孙志刚的非正常死 亡暴露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存在从需要出发的系 统过程,按照系统理论,系统的存在总是以执行一定的功能为基 础的。所以这里接着考察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的功能。之 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这儿讲的系统的逻辑,另一方面是因 为主流的政策理论认可的政策系统的自我维持功能具有明显的 保守性,成了众矢之的的东西。

  三.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的意义 通过对"孙志刚事件"背后的政策过程的研究,在对正在经历 危机的政策过程范式的考察中,发现了一个从政策需要出发的,系 统的政策过程.。那么,这一过程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从政策过程的研究上讲,这是对主流的政策过程范式危 机的一种积极回应,因而是一种对政策过程理论的有益探索.。这 种探索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一个替代的理论框架,而且这一框 架对当前范式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提供比较满意的解释.。

  这些问题如上面已经指出的:界定问题的困难,政策发展上的单极 论,保守性等.。

  另一方面,在政策过程的分析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 法,即:政策需要的分析.。

  这种分析与主流理论的问题分析明显是 不同的.。此外,由于这种新的政策过程的提出,可以提出一些新的

   值得研究的问题,其中最有意义的是政策预测问题,主流的政策过 程理论从政策问题出发,基本上丧失了预测能力.。由于新的过程 是从政策需要出发的,而需要天生就是一种向前看的事物,因而如 何进行政策预测就成了一个新的政策过程研究课题。

  从实践来看,新的政策过程也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一是可以 有效地面对解决了错误的政策问题的现象.。这是在政策实践中 经常发生的事.。原因在于政策主体处理问题时,目标定位不准.。

  从政策需要出发进行政策决策,就可以直指问题背后的需要,一开 始就掌握正确的方向.。由于这一价值又带来了第二种价值.。即 借此提高政策效率,从而缓解政策效率与政策效益之间的冲突.。

  三是给政策主体在承担政治责任时以更多自由.。原因是新的政 策过程给了政策主体更大的自觉性,也减少了处于问题包围中的 可能.。

  总之,通过对"孙志刚事件"的政策过程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政 策需要的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一定的价值。

  .

  

篇四:第四章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案例剖析

  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篇一:《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公共组织理论》report 一、作者简介 二、本书主要内容 《公共组织理论》该书的主旨就是促进人们对公组织的理解,从而 使我们能将理论融于实践、思想寓于行动。本书主要批评新公共管 理的钟摆可能过分地摆向了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不仅应 采用企业管理的技术,而且也应该采用某些企业的价值观。下面将 对本书各章节进行详细评述。

  第一章,认识公共组织。书中认为公共行政理论有三个取向:第一, 公共行政被看作是政府过程的一部分,因而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

  第二,公共组织被看作与私人组织差不多;第三,公共组织被认为 是一个专业领域,它吸收了不同的理论观点以解决实际问题。而公 共行政是指为谋求实现公众的社会价值而对社会变革进程的管理。

  这个定义表明,公共行政理论不仅仅是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实践 方式的结合,它包含着一个根本的、一以贯之的鲜明主题。从该章 中两个案可以看出,一方面,政府机构要以最大的效率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政府机构又必须对顾客的需求和愿望作出回应。

  第二章,思想传承:马克斯.韦伯和弗洛伊德。本章将研究三位理论 家(马克思、韦伯、佛洛伊德)的著作。他们的著作勾画了本世纪 西方世界思想发展的方向,并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特征作了最清晰、 最有影响力的阐述。马克思的一个特别贡献在于它将黑格尔对辩证 发展过程的理解与经济组织方式的历史分析结合起来。韦伯认为社 会学是人的客观思考和对人的行动意义的结合的产物,当然这种结 合是极难是现的。弗洛伊德指出:“本我,是精神动力的源泉,它旨 在通 过快乐原则来减缓内心的紧张;自我,旨在协调个体和客观世界, 他的活动奉行现实原则;超我,是社会价值和理想的概括,是对和 错判断的内在体现。在本我、自我、超我的竞争中,自我发挥着协 调中介作用,它不仅抑制本我原初的内在冲动倾向,也防止人格存 在受到过分的道德压制。”三位理论家的真知灼见有助于更全面的理 解公共组织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他们都认为现代人的首要任务就 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现一种有效地互动关系。

   第三章,政治传承,从威尔逊到沃尔。威尔逊最早提出“政治行政分 离”的理论原则。古诺提出国家的根本职能是国家意志的表述,必要 职能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克利夫兰阐明了“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之间 的区别,不在于行政组织本身,而在于政府之外是否存在拥有控制 力的选民及其代议机构,这些选民及其代议机构有权决定政府成员 的意志,并要求他们在行政活动中贯彻这些意志。”泰勒提出科学管 理,他认为最好的管理就是一种真正的科学,它建立在明确的法规、 规章和原理上。沃尔多指出“政府与道德毫不相关,适当的制度和专 业人才可以决定一切。”该章主要有两个主题:第一,政治与行政之 间的张力;第二,寻求行政管理的科学原理以增进政府的组织效率, 只有通过政府机构有效的运作,民主才能得到最好的保持,而高效 率最有可能在合理的企业中产生。

  第四章,组织的理性模型。本章首先提到西蒙的贡献,首先,紧扣 逻辑实主义的观点,主张在行政行为研究中事实和价值的分离,接 着进行严谨的实验研究计划,以构建一种综合性的行政理论。其次, 非常快的摆脱了与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的紧密联系,而倾向构建一 个一般的方法。在本章中还提到两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即:封闭系 统研究方法和开放系统研究方法。开放系统研究方法认为我们不可 能完全认识到所有影响组织变量的因素,也不可能预见和控制这些 量的影响。封闭系统视图以使用的方式利用组织资源、使组织的每 一部分符合系统的生成 “逻辑”,并通过控制机制来减少环境的不确 定性。

  第五章,组织的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组织人本主义来源,一方 面,对工人行为和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种更加开 放和参与性的管理方式不仅会提高工人的满意程度,同时也能提高 他们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变革的观察,很多人发现让 组织的底层工作者参与管理,将推动组织的重建与复兴。该书在新 公共行政着中论述了 “政治与行政 ” 、 “事实与价值 ”、 “效率与公平 ”、 “层级体制与参与制”。作者认为,虽然新公共行政对于公共行政领 域已经 产生了并且还将继续展现其重要意义,但这种意义更多的体现在发 掘了传统理论框架下的“异类”,而不是提出什么真正的替代传统的 理论。

  第六章,政策和新公共管理。本章讲述公共改革的发展的两大方面, 其一,是公共政策的回应性,即:指体系促进官僚的决定与社区或

   者声称代表民众的官员的偏好相一致的程度。其二,公共行政的有 效性,即:政策所导致的决定“比其他的备选方案更有可能产生所追 求的结果”。该书主要从更大政治背景中的公共政策以及当前对公共 政策进行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述,作者通过案例作出选择的结论:一 个似乎很简单的计划最后变得非常复杂,它牵涉到了许多参与者, 牵涉到了一大堆不同的观点以及必须加以澄清的一条见长而且扭曲 的布满决策的路径。

  第七章,公共行政与公共服务。行政研究就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运 作一个组织,换句话说,就是研究怎样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既定的目 标。

  “公共组织的成员对于追求生命、自由、追求和快乐。对所有公 民的自我成长提供帮助,以及为公民提供教育等反面的承诺,只能 通过个人而非物质的互动才能发生。”书总提到,“新公共服务,来 自两个灵感:(1)民主政治理轮尤其当它涉及公民之间以及公民和 他们的政府之间的关系时;(2)公共行政理论中更具人文主义传统 的方法对管理和组织设计的研究。” 第八章,公共行政的理论者及实践者。这是该书的最后一章,也是 书的一个总结,在书的开始,该书已经表明,主旨就是促进人们对 公共组织的理解,从而是我们能够将理论融于时间,思想寓于行动。

  纵观全书,该书以研究者者理论观点介绍为主,通过该书的阅读, 发现“人们需要一种可以看到事情真实一面的环境,一种可以根据更 广泛的情景来观察事物,因而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去观察环境。”为 了所有人能认识到他们对民主价值的最充分、最好的表达具有共同 的责任,实务者和理论者都必须不断地学习。

  三、对本书的评价 《公共组织理论》是登哈特教授的一部经典力作,在这本书中,登 哈特教授继承了他的一贯学术价值取向,即重视宪政主义在公共行 政领域的的传承,同时重视行政理论与政府实务之间的协调。本书 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作者针对目前行政 管理界热烈推捧的“新公共管理”提出了“新公共服务”,指出了效率 主义思想将公共组织理论带入的误区,他强调公共利益,为改革政 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

  1)、行政理论的界定 登哈特对公共行政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公共行政是指为谋求实现公 众的社会价值而对社会变革进程的管理”。登哈特认为,把公共行政 定位为对实现社会价值的管理,就是为了让人们避免以工具性的眼

   光看待世界,能够学会用批判性的知识来诠释、揭示现实,努力与 大型复杂的官僚组织机构相抗争,以实现个性自由的张扬和发展。

  对于这一点,我也非常认同登哈特教授的观点,纵观国内很多行政 管理方面的学者和学者对公共行政的定义无非就是政府组织或者行 政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要不然就是认为就是强调管理过程 采取的一些手段,其根本价值观就是效率主义。特别在我们这样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管理过程不仅要强调效率更 要强调公共利益的实现,个人认为政府对效率的追求是建立在对公 共利益的追求基础上。

  2)、行政与二分法 登哈特指出:“两分法从未像后来的一些评论者认为的那样进行过明 确的划分”。很多人都很片面的理解了古德洛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认为古德洛和威尔逊只是一味的强调两者的分离,但是通过本书才 认识到古德洛在很大程度并不是追求两者的区别,而是强调两者的 协调。这种两分法的象征意义不久就超越了其现实意义,对后来的 公共行政研究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力。

  从登哈特教授的书中,我明白了为什么政治—行政二分法尽管已经 不适用于现在的行政环境,但是还是受到了很多学者的提倡,因为 正是两分法才是他们追求效率的行政理论的根基,他们认为政治是 用来实现公共价值和平等的,而行政与政治分离,从而保证了行政 的独立性,也就是意味着行政可以向私营企业一样去追去效率。

  3)、新公共服务的提出 为了拯救公共行政的“合法性的危机”,登哈特以行动理论、批评理 论以及后现代理论为哲学基础,借鉴和综合了民主政治理论与公共 行政理论中的人文主义研究,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行政模式。

  在登哈特看来,“新公共服务”是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 益服务的民主治理模式。它高度重视公民的权利和人的价值,表达 了一种对民主价值的全新关注,实现了从专注效率和业绩到专注公 民参与性与回应性。

  4)、本书的一些局限 一是过于强调公共行政的民主价值追求。登哈特在书中对于传统的 主流公共行政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它们过于强调提供公共服务的 技术和效率,结果忽视了公平、回应性等其他观念。这些批评同然 言之有理,不过登哈特自己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二是理论不具有现实性,流于空泛。登哈特对官僚制进行了严厉的 批判,强调要实行民主管理,要用新公共服务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 但是他并没有提出取代官僚制的具体组织体制。失去具体组织体制 和管理技术的支撑,民主管理只能是一种对公共行政的美好逻辑演 绎,根本不可能实现。官僚制作为工业社会的一种相对来说最有效 的组织体制,在没有被一种新的组织体制取代之前,它还会存在。

  因此,在还无法用一个全新的体制来取代官僚制的今天,人们所能 做到的只能是对官僚制加以改进,使之适合薪的时代需要 四、对我国的启示 1)、对我国公共组织学研究的方法论改进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具有深刻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探寻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促进公共组织 理论知识的积累,公共组织研究的完整性要求我们关注所有范围内 对我们而言可行的方法。

  2)、研究缺乏对我国公共组织实践行为进行描述与解释的“局部叙 事”,对真实的行政过程探讨不多,实证研究尤其匮乏。当务之急是应 该在公共组织理论研究中要强调方法论的规范性,并探寻多样性的 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加强实证研究的同时,重视诠释研究与批判研 究,促进公共组织理论知识的积累。第二,更新公共服务理念,加快服 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新公共服务理念将”与公民对话 协商”和”追求 公共利益”作为未来的公共服务的基础,是公共组织理论领域的一个新 精神。在我国,党和政府正致力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 “新公共服务”理念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成为服务型政府的 一个有用的理论参考。

  【篇二: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公共组织理论》笔记 (登哈特著 人大出版社 2003 年 5 月版 笔记时间:05 年 10 月 3 日 —10 月 20 日) 1、宪政主义行政思想:关注社会公正、平等、民主、回应性。代表 人物:杰斐逊、沃尔多、戈尔姆比斯基、奥斯特洛姆、登哈特。

  2、管理主义行政思想:关注效率。代表人物:汉密尔顿、威尔逊、 威洛比、古利克、西蒙、奥斯本和盖布勒。

  3、奥斯本和盖布勒在《重塑政府》中提出了十大原则构成了新公共 管理的核心,认为,政府不仅应该采用企业管理的技术,而且也应 该采用企业的某些价值观。本书作者认为这些观点是不可接受的, “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支柱)的中心原则是所有的人类

   行为都受到自我利益的驱使,它总是抵制一些类似公共精神、公共 服务的概念。” 4、本书作者试图以公共服务取代新公共管理。他主张的公共服务的 核心是:民主治理。但既然是治理,就离不开官僚组织,以及由官 僚组织所引发的一系列被认为是不民主的命令、控制和官僚主义。

  作者的一个弱点是,他所主张的新公共服务除了告诫人们注意对民 主、公正、回应性登社会公共价值的追求外,也无法提供一种可替 代的东西,或者说理论。官僚制在还没有被一种新的组织体制取代 以前,还会存在。在目前状况下,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官僚 制进行改进,使之适合新的时代需要。新公共管理作了一些努力, 但它过分偏重于管理主义,从而丧失了一些社会公共价值,这就需 要宪政主义行政思想进行努力校正。

  5、作者认为,过往有关行政组织理论的著作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 一,主流的公共行政理论致力于论述所谓的理性行政模型和建立在 政治-行政两分法基础上的民主责任观;第二,作为一种学习理论, 两分法把自己局限于对知识学习的实证主义理解中,没有认识到或 者采用替代方法来观察组织,尤其没有将公共组织理论中的批评、 理解和解释联系起来进行观察;作为一种组织理论,两分法把自己 局限在由等级制结构表现出来的工具主义的关怀中,没有认识到或 寻找一些可替代的组织设计,尤其没有将交流、一致性和控制问题 结合起来。

  6、理论最终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

  7、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塑造我们回应问题的行为。

  8、 本书目录:

  第一章 认识公共组织;

  第二章 思想传承:马克思、韦伯和佛罗伊 德;

  第三章 政治传承:从威尔逊到沃尔多;

  第四章 组织的理性模 型;

  第五章 组织的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

  第六章 政策要义和新 公共管理;

  第七章 公共行政与新公共服务;第八章 公共行政的理论 者及实践者;

  附录 第一章 认识公共组织 1. 知识学习是行政管理的核心问题。p3 2. 我们对公共组织的大量观察和评论,可以说是在为自己建构一种 不明晰的组织理

   论。??组织理论完全与我们作为组织成员或其顾客的行动方式相联 系。我们的行动只是我们理论观点的表达而已。在行动中理论与实 践是分不开的。p3 3. 一方面,政府机构要以最大可能的效率提供服务,另一方面,政 府机构又必须对 顾客的需求和愿望作出回应。p10 4. “模型”并不是指理性的组织形式或行政类型,而是现实生活的再 现。??模型 既反映了现实又扭曲了现实。??在深入研究公共组织理论时,我们 应始终认识到理论家们在建构理论时所面临的选择,以及他们的选 择可能对事实造成的扭曲。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我们应该不断追 问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还有什么没说出来,以及将来要说什么, 将来要说的内容尤其重要。p12-13 5. 过往关于公共组织理论建构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取向:一、公共行 政被看作是政府 过程的一部分,因而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二、公共组织被看 作和私人组织差不多,从这个角度,公共组织理论只是组织理论的 一部分;第三,公共行政被看作是一个专业领域,它吸收了不同理 论观点以解决现实问题。从这个观点,公共组织理论既不可能建立, 也不值得研究。p14 6. 公共行政和政治理论之间的关系显得相当矛盾,虽然两者通常被 看作是实践和哲 理的极致,但由于两者都关注一种有效和民主的治理,因而享有一 种同样重要的历史传统。

  7. 既然当前没有一门单一的学科能够给公共部门的行政人员提供那 些必需的各种知 识,我们就只能指望各门学科各尽所能了。p16 8. 公共行政理论还有两种其他的发展趋势,这两种趋势限定了公共 行政领域研究问 题的范围:第一,大多数公共行政理论家已经将主要的研究视角聚 焦到大型的复杂组织上。他们对组织的定义都结合了权威和结构化 等因素。而巴纳德则从一个更为开放的角度来定义“组织”:一个有 意识地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活动和力量的系统。这一定义不仅 拓展了组织研究的群体范围,而且指明了要注意研究组织的协调活 动而不仅仅是组织的正式运作机制。??我们应尽量避免给组织一个

   严格的定义。我们应该意识到,通过将大型的官僚组织的结构特征 作为公共组织的特征,会使我们无意识地陷入官僚组织结构的束缚。

  如果公共行政实务者和理论家只选择研究官僚组织,他们就极不可 能考虑组织的替代模式,他们将倾向于将其他组织纳入到官僚组织 模式中。第二,大多数公共行政理论家将公共行政等同于政府行政。

  p17 9. 可以通过重新界定公共行政的研究领域来构建公共组织理论。新 的公共组织理论 应具有以下特征:一、应当阐明公共行政理论的政治学的、一般的 和专业的等早期研究的方法;二,应当指出公共行政是一个过程而 不是在特定结构中所发生的事情;三、应当强调这个过程的公共性 而不是它与正式政府体制的关系。【是否矫枉过正了?】p18 10. 本书将公共行政定义为:是指为谋求实现公众的社会价值而对社 会变革进程的管 理。p19 一旦能够以相当明确的方式界定公共行政的研究对象,我 们就能够建立一种完整而明确的公共组织理论。【作者的观点似乎 有些前后矛盾,他一会说建构一种完整的公共组织理论是不可能的, 最多也就是一种趋向完善的公共组织理论,而这里又说他要建构这 么一种理论。如何理解?同时,作者在这里给出的有关公共行政的 定义实际上是非常泛化的,实际上使得公共行政的研究范围和研究 对象在社会科学领域范围内无所不包,这实在是谈不上什么“以相当 明确的方式界定了公共行政的研究对象。”如此泛化的定义,是否真 能对公共组织理论研究有所助益,我表示怀疑。】 第二章 思想传承:马克思、韦伯和弗洛伊德 1. 与马克思所强调的经济条件决定社会发展方式的关系不同,韦伯 认为社会发展可 以有其他的推动因素,比如传统和信仰。这些推动力超越了阶级关 系。

  2. 韦伯认为资本主义及其理性模式四个祸福参半的制度——它能够 极大地推动物质 生产进步,但却缺乏对人作为特殊个体的关怀。p30 曾经做过一个 梦,和上帝玩一个游戏,在一块麦田里寻找一颗最好的麦穗,赌注 是我一生的命运。在迫不及待地进入这片麦田以前,我对自己说:

  “所谓‘最好’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要寻找到那一颗我认为最好、最适 合的麦穗就行,找到她,我就不再理会其他的麦穗,会兴高采烈、

   头也不回地走出麦地,去领取上帝承诺的奖品。” 而事实上,我太天 真了,在汹涌如海水的麦潮中,我真能准确地找到那一颗最适合我 的麦穗吗?她不是唯一地存在于这无边无际麦田世界的某处吗?我 犹豫了,彷徨了,在反反复复、进进退退地寻觅中,我甚至开始怀 疑我基本的判断力了,开始怀疑,是否连寻找本身也是一种无意义 的徒劳? 不停地在泥泞地麦地里行走,狂风吹过,暴雨刮过,雷电 鸣闪过,我已疲惫,已倦怠,但我不想这么绝望!无数次地冲动, 劝说自己摘下近在咫尺的那一颗,然后或者开心、或者不开心而假 装开心地去向上帝邀功。但他能相信我吗?我能相信我吗?我可以 这么做吗? 残存的希冀支撑着我继续行走,已不敢再问意义和价值。远方,天 色已昏暗,我希望,希望明天那一缕阳光 能早日到来,也希望,我能收拾好自己,打扫身上的尘埃,心无芥 蒂地去找寻、接受和呵护那一颗真正属于我的麦穗!仅仅只是希望。

  3.

  【篇三:《公共组织理论》读书笔记】

  《公共组织理论》读后感 一、作者简介 二、本书主要内容 《公共组织理论》该书的主旨就是促进人们对公组织的理解,从而 使我们能将理论融于实践、思想寓于行动。本书主要批评新公共管 理的钟摆可能过分地摆向了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不仅应 采用企业管理的技术,而且也应该采用某些企业的价值观。下面将 对本书各章节进行详细评述。

  第一章,认识公共组织。书中认为公共行政理论有三个取向:第一, 公共行政被看作是政府过程的一部分,因而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

  第二,公共组织被看作与私人组织差不多;第三,公共组织被认为 是一个专业领域,它吸收了不同的理论观点以解决实际问题。而公 共行政是指为谋求实现公众的社会价值而对社会变革进程的管理。

  这个定义表明,公共行政理论不仅仅是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实践 方式的结合,它包含着一个根本的、一以贯之的鲜明主题。从该章 中两个案可以看出,一方面,政府机构要以最大的效率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政府机构又必须对顾客的需求和愿望作出回应。

  第二章,思想传承:马克斯.韦伯和弗洛伊德。本章将研究三位理论 家(马克思、韦伯、佛洛伊德)的著作。他们的著作勾画了本世纪

   西方世界思想发展的方向,并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特征作了最清晰、 最有影响力的阐述。马克思的一个特别贡献在于它将黑格尔对辩证 发展过程的理解与经济组织方式的历史分析结合起来。韦伯认为社 会学是人的客观思考和对人的行动意义的结合的产物,当然 这种结合是极难是现的。弗洛伊德指出:

  “本我,是精神动力的源泉, 它旨在通过快乐原则来减缓内心的紧张;自我,旨在协调个体和客 观世界,他的活动奉行现实原则;超我,是社会价值和理想的概括, 是对和错判断的内在体现。在本我、自我、超我的竞争中,自我发 挥着协调中介作用,它不仅抑制本我原初的内在冲动倾向,也防止 人格存在受到过分的道德压制。”三位理论家的真知灼见有助于更全 面的理解公共组织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他们都认为现代人的首要 任务就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现一种有效地互动关系。

  第三章,政治传承,从威尔逊到沃尔。威尔逊最早提出“政治行政分 离”的理论原则。古诺提出国家的根本职能是国家意志的表述,必要 职能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克利夫兰阐明了“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之间 的区别,不在于行政组织本身,而在于政府之外是否存在拥有控制 力的选民及其代议机构,这些选民及其代议机构有权决定政府成员 的意志,并要求他们在行政活动中贯彻这些意志。”泰勒提出科学管 理,他认为最好的管理就是一种真正的科学,它建立在明确的法规、 规章和原理上。沃尔多指出“政府与道德毫不相关,适当的制度和专 业人才可以决定一切。”该章主要有两个主题:第一,政治与行政之 间的张力;第二,寻求行政管理的科学原理以增进政府的组织效率, 只有通过政府机构有效的运作,民主才能得到最好的保持,而高效 率最有可能在合理的企业中产生。

  第四章,组织的理性模型。本章首先提到西蒙的贡献,首先,紧扣 逻辑实主义的观点,主张在行政行为研究中事实和价值的分离,接 着进行严谨的实验研究计划,以构建一种综合性的行政理论。其次, 非常快的摆脱了与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的紧密联系,而倾向构建一 个一般的方法。在本章中还提到两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即:封闭系 统研究方法和开放系统研究方法。开放系统研究方法认为我们不可 能完全认识到所有影响组织变量的因素,也不可能预见和控制这些 量的影响。封闭系统视图以使用的方式利用组织资源、使组织的每 一部分符合系统的生成“逻辑”,并通过控制机制来减少环境的不确 定性。

   第五章,组织的人本主义和新公共行政。组织人本主义来源,一方 面,对工人行为和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种更加开 放和参与性的管理方式不仅会提高工人的满意程度,同时也能提高 他们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变革的观察,很多人发现让 组织的底层工作者参与管理,将推动组织的重建与复兴。该书在新 公共行政着中论述了“政治与行政”、“事实与价值”、“效率与公 平”、“层级体制与参与制”。作者认为,虽然新公共行政对于公共行 政领域已经产生了并且还将继续展现其重要意义,但这种意义更多 的体现在发掘了传统理论框架下的“异类”,而不是提出什么真正的 替代传统的理论。

  第六章,政策和新公共管理。本章讲述公共改革的发展的两大方面, 其一,是公共政策的回应性,即:指体系促进官僚的决定与社区或 者声称代表民众的官员的偏好相一致的程度。其二,公共行政的有 效性,即:政策所导致的决定“比其他的备选方案更有可能产生所追 求的结果”。该书主要从更大政治背景中的公共政策以及当前对公共 政策进行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述,作者通过案例作出选择的结论:一 个似乎很简单的计划最后变得非常复杂,它牵涉到了许多参与者, 牵涉到了一大堆不同的观点以及必须加以澄清的一条见长而且扭曲 的布满决策的路径。

  第七章,公共行政与公共服务。行政研究就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运 作一个组织,换句话说,就是研究怎样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既定的目 标。

  “公共组织的成员对于追求生命、自由、追求和快乐。对所有公 民的自我成长提供帮助,以及为公民提供教育等反面的承诺,只能 通过个人而非物质的互动才能发生。”书总提到,“新公共服务,来 自两个灵感:(1)民主政治理轮尤其当它涉及公民之间以及公民和 他们的政府之间的关系时;(2)公共行政理论中更具人文主义传统 的方法对管理和组织设计的研究。” 第八章,公共行政的理论者及实践者。这是该书的最后一章,也是 书的一个总结,在书的开始,该书已经表明,主旨就是促进人们对 公共组织的理解,从而是我们能够将理论融于时间,思想寓于行动。

  纵观全书,该书以研究者者理论观点介绍为主,通过该书的阅读, 发现“人们需要一种可以看到事情真实一面的环境,一种可以根据更 广泛的情景来观察事物,因而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去观察环境。”为 了所有人能认识到他们对民主价值的最充分、最好的表达具有共同 的责任,实务者和理论者都必须不断地学习。

   三、对本书的评价 《公共组织理论》是登哈特教授的一部经典力作,在这本书中,登 哈特教授继承了他的一贯学术价值取向,即重视宪政主义在公共行 政领域的的传承,同时重视行政理论与政府实务之间的协调。本书 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作者针对目前行政 管理界热烈追捧的“新公共管理”提出了“新公共服务”,指出了效率 主义思想将公共组织理论带入的误区,他强调公共利益,为改革政 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

  1)、行政理论的界定 登哈特对公共行政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公共行政是指为谋求实现公 众的社会价值而对社会变革进程的管理”。登哈特认为,把公共行政 定位为对实现社会价值的管理,就是为了让人们避免以工具性的眼 光看待世界,能够学会用批判性的知识来诠释、揭示现实,努力与 大型复杂的官僚组织机构相抗争,以实现个性自由的张扬和发展。

  对于这一点,我也非常认同登哈特教授的观点,纵观国内很多行政 管理方面的学者和学者对公共行政的定义无非就是政府组织或者行 政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要不然就是认为就是强调管理过程 采取的一些手段,其根本价值观就是效率主义。特别在我们这样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管理过程不仅要强调效率更 要强调公共利益的实现,个人认为政府对效率的追求是建立在对公 共利益的追求基础上。

  2)、行政与二分法 登哈特指出:“两分法从未像后来的一些评论者认为的那样进行过明 确的划分”。很多人都很片面的理解了古德洛的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 认为古德洛和威尔逊只是一味的强调两者的分离,但是通过本书才 认识到古德洛在很大程度并不是追求两者的区别,而是强调两者的 协调。这种两分法的象征意义不久就超越了其现实意义,对后来的 公共行政研究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力。

  从登哈特教授的书中,我明白了为什么政治—行政二分法尽管已经 不适用于现在的行政环境,但是还是受到了很多学者的提倡,因为 正是两分法才是他们追求效率的行政理论的根基,他们认为政治是 用来实现公共价值和平等的,而行政与政治分离,从而保证了行政 的独立性,也就是意味着行政可以向私营企业一样去追去效率。

  3)、新公共服务的提出

   为了拯救公共行政的“合法性的危机”,登哈特以行动理论、批评理 论以及后现代理论为哲学基础,借鉴和综合了民主政治理论与公共 行政理论中的人文主义研究,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的行政模式。

  在登哈特看来,“新公共服务”是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 益服务的民主治理模式。它高度重视公民的权利和人的价值,表达 了一种对民主价值的全新关注,实现了从专注效率和业绩到专注公 民参与性与回应性。

  4)、本书的一些局限 一是过于强调公共行政的民主价值追求。登哈特在书中对于传统的 主流公共行政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它们过于强调提供公共服务的 技术和效率,结果忽视了公平、回应性等其他观念。这些批评同然 言之有理,不过登哈特自己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二是理论不具有现实性,流于空泛。登哈特对官僚制进行了严厉的 批判,强调要实行民主管理,要用新公共服务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 但是他并没有提出取代官僚制的具体组织体制。失去具体组织体制 和管理技术的支撑,民主管理只能是一种对公共行政的美好逻辑演 绎,根本不可能实现。官僚制作为工业社会的一种相对来说最有效 的组织体制,在没有被一种新的组织体制取代之前,它还会存在。

  因此,在还无法用一个全新的体制来取代官僚制的今天,人们所能 做到的只能是对官僚制加以改进,使之适合薪的时代需要 四、对我国的启示 1)、对我国公共组织学研究的方法论改进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具有深刻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探寻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促进公共组织 理论知识的积累,公共组织研究的完整性要求我们关注所有范围内 对我们而言可行的方法。

  2)、研究缺乏对我国公共组织实践行为进行描述与解释的“局部叙 事”,对真实的行政过程探讨不多,实证研究尤其匮乏。当务之急是应 该在公共组织理论研究中要强调方法论的规范性,并探寻多样性的 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加强实证研究的同时,重视诠释研究与批判研 究,促进公共组织理论知识的积累。第二,更新公共服务理念,加快服 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新公共服务理念将”与公民对话协商和追求公 共利益作为未来的公共服务的基础,是公共组织理论领域的一个新精 神。在我国,党和政府正致力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新公共服务”理念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成为服务型政府的 一个有用的理论参考。

  

篇五:第四章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案例剖析

  最新公共政策的案例集合 9 篇

  最新公共政策的案例篇 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 颁布后,全国各地陆续召开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结合地 方职业教育发展实际,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6 年 1 月 31 日,全国共有 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发了本区 域贯彻落实《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或决定。

  本文基于政策工具理论的视角,重点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 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以期为现代职业教育 政策的优化和完善提供有益借鉴。

  一、理论依据与分析方法 (一)政策工具理论 政策工具是“政府赖以推行政策的手段”[1]。作为政策目标和 政策执行的中介,政策工具是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解决政策问 题而采用的可以控制的手段,其聚焦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将政策制定 者的价值选择转变为政策执行者的行动措施。

  政策工具的理论与经验性研究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受到欧美公 共行政学界的关注,在 21 世纪以来逐渐重视对公共政策领域内政策

   工具的研究。当前,政策工具的分类主要有四种依据。一是依据政策 的强制性程度,把政策工具分为志愿性工具、混合型工具和强制性工 具;二是依据政府的类型,将政策工具分为权威、财力、信息和可利 用的正式组织等 4 种;三是依据政府干预程度,主要有政府直接提供、 政府部门委托其他部门提供、政府贩售特定服务 3 种;四是依据对政 策目标人群的影响,将政策工具分为权威工具、激励工具、能力建设 工具、符号和规劝工具、学习工具等 5 类[2]。

  本文借鉴麦克唐纳和埃莫尔()的研究进行分析。麦克唐纳和埃莫 尔依据政策工具对政策目标人群的影响,将政策工具分为命令性工具、 激励性工具、能力建设工具、系统变革工具和劝诫工具 5 类。其中命 令性工具是强迫性的,政策制定方可以指示目标群体必须服从和遵守, 否则会受到惩罚;激励性工具是对目标群体的某些行动进行经费或其 他形式的奖励,以产生直接的效果;能力建设工具是政府转移资金用 于产生长期的效果;系统变革是在机构或个体中进行权力和责任的重 新分配,变革系统内外部环境;劝诫工具是鼓励目标群体优先考虑政 策目标和行动,力图改变公民的偏好和行动[3]。由此,5 类政策工 具的力度和效果呈现从高到低的状态。

  (二)样本选择与分析方法 本文以 2014 年 6 月至 2016 年 1 月期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各地方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所对应颁布的“意见”或“决 定”文本为分析对象(以下简称“地方政策”),不包括以地方教育行 政主管部门为主体颁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高职教育创新 发展规划、职业院校管理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等政策文本。

  本文抽取 28 份地方政策文本的信息,设计分析单元编码表,对 地方政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工具进行量化统计。首先,依 据国务院《决定》文本,对应不同的政策板块和政策主题定义分析单 元,形成的编码表(表 1)包括 4 个政策板块和 22 个政策主题。其次, 依据编码表对各地方政策文本的政策工具进行逐项分析,对应命令性 工具、激励性工具、能力建设工具、系统变革工具和劝诫工具,分别 赋值 5 分、4 分、3 分、2 分、1 分,把各地方政策在某项政策主题里 的主导政策工具相应分值填入分析框架中,进行频数统计、分值排序 等量化分析。频数代表某种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频数越高则对应的 政策工具使用越频繁;分值代表政策工具的执行力度,分值越高意味 着政策工具的执行力度越大,分值越低则政策工具的执行力度越弱。

  最后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地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在政策工 具选择、组织与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政策文本对政策工具的运用往往是交织综合 的,政策文本的某一主题可能涉及多种政策工具,为便于量化处理与

   分析,本文把执行力度大的政策工具作为某一政策主题的主导工具纳 入量化分析,忽略力度相对较小的政策工具。例如,福建省在健全企 业参与制度的政策主题中提出“建立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实习实训考核 评价制度,支持规模以上企业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逐步建 立学生定点实习实训、教师定点实践锻炼制度。学生到企业实习 3 个 月以上的,可享受就业见习补贴 3 个月,补贴标准每月 300~600 元”, 其中使用的政策工具包含有激励性工具和劝诫工具 2 类,在本文量化 分析中,将政策力度大的激励性工具作为该项政策主题的主导政策工 具纳入统计。

  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地方政策文本分析 (一)地方政府贯彻落实《决定》的政策工具选择 从政策工具视角对地方政府贯彻落实《决定》的政策文本进行整 理,一方面可获知不同政策板块对政策工具选择的倾向性,另一方面, 也可了解不同省份对不同政策板块和政策主题的政策力度。

  1.不同政策板块的政策工具选择 对应编码表,分别对 4 个政策板块的政策工具选择频数、分值进 行统计,不同政策板块和政策主题的执行情况存在差异。

  (1)体系建设 从分值累加及频数统计结果看,整体而言,地方政府在“巩固提

   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上选择的政策工具力度最大,%的地方政 府使用系统变革工具执行该项政策;“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次之,% 的地方政府选择系统变革工具;“引导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完善 职业而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等 3 项政策主题中,超过 50%的省份选择劝诫的政策工具,执行力度 相对较弱。个别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板块的部分 政策主题,选择力度较大的政策工具予以推进。如福建使用激励性政 策工具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明确“对按规定获得职业培训结业 证书或通过社会化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就业专项资金中 给予每人 350 元到 2000 元补贴”,通过经费补贴的奖励形式促进直接 效果的产生;山东提出“从 2015 年起,用 5 年左右时间,依托现有各 类职业院校认定 100 所省级规范化社区学院、30 所省级示范性社区 学院、300 个示范性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支持创建 20 个国家级农村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通过能力建设工具,推进政府转移资 金建设示范点以产生长期的效果。

  

篇六:第四章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案例剖析

  公共政策白色污染案例分析 ——“白色污染”到底如何解决?

  问题:今天你是否依然“我行我‘塑’”? 中国目前的经济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也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 费观念不断改善和更新。然而,在人们追求更便捷、更舒适、更优质 的生活的同时,我们的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我 国目前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非常严重,就拿“白色污染”这一 令人头疼的问题来说,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 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 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 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 严重污染的现象。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介绍,我国每 天买菜要用掉 10 亿个塑料袋,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 20 亿个 以上。北京目前每年废弃 23 亿个塑料袋,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 14 万吨,占整个生活垃圾的 3%;上海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 19 万 吨,占生活垃圾总量的 7%;天津每年的废旧塑料包装垃圾也超过 10 万吨。

  塑料垃圾带来的问题非常严重: 一,漫天飘飞的塑料袋或挂在树梢,或飞到建筑物上,破坏了城市 环境,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

  二,塑料袋系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稳定,难以在自然环境下被微 生物分解,不可分解的塑料袋自然腐烂需要 200 年以上。混入土壤的 塑料袋,会引起土壤结构的改变,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水 分和养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三,抛弃在陆地和水体的塑料袋会被动物和鱼类当做食物吞食,造 成动物和鱼类死亡,或影响它们的生存;

  四,如果对塑料垃圾进行焚烧,会造成二次污染,产生有毒气体, 污染空气,。特别是塑料的焚烧会产生强致癌物质—二噁英,对人们 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四,对塑料垃圾进行填埋,不仅会占用大 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也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发 展,同时,这些塑料垃圾还会对土地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五,生产塑料袋要耗费大量的石油资源。我国每年为生产塑料袋要 消耗 480 多万吨石油,塑料袋的过度使用对我国的能源资源以及环境 产生的负面效应已不容忽视,能源的紧缺必然带来生产成本的攀升和 物价的上涨,这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是极为不利的。

  为此,2007 年 12 月 31 日,我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 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群众称为“限

   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 2008 年 6 月 1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 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 0.025 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 2008 年 6 月 1 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 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时至今日, “限塑令“到底效果怎么样?一份 2009 年民间限塑政策小组发布的 《限塑政策研究 NGO 合作项目综合报告》表明,我国大中型超市限塑 令执行情况比较乐观。在本次调查中,北京和杭州等地区的大中型超 市限塑令执行情况最好,基本都能够做到向顾客有偿提供厚度符合国 家标准的塑料购物袋。兰州,广州,成都等地区的限塑执行率也都达 到了 80%左右;然而另一方面,农贸市场的执行情况却出现严重的两 极分化。其中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实施条件较好的市场,对于国家的 限塑政策执行率较高。尤其在杭州,农贸批发市场限塑令执行率已达 70%。然而一些设施条件较差、管理混乱的市场,限塑令执行情况却 并不尽如人意。据调查,北京有些农贸批发市场限塑令执行率仅两成。

  许多露天批发市场内不仅免费向顾客提供塑料购物袋,甚至各种带颜 色的、使用废塑料生产的超薄塑料袋扔的满地都是。在国家明令禁止 使用超薄塑料袋的情况下,许多农贸市场依旧我行我塑(素),而且 许多消费者依然习惯于使用塑料袋,以图个方便。

  总的来说,限塑 令颁布的这几年时间,大中型超市的执行情况令人比较满意,而农贸 市场却不容乐观,甚至情况越来越糟。那么,到底为什么限塑令会遭 到如此“尴尬”的局面,白色污染的问题到底应该如何解决?我们又 应该怎样从公共政策这个角度来分析、把握这个问题? 问题分析:

  (1)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考虑不周全,缺乏对可能产生的新问题以及 遭遇的阻碍作必要的预测分析,缺乏对政策的长远性、整体性评估 实行限塑令毕竟是好事,但它对人们生活造成的一些不便也是不容忽 视的。正如一位卖菜女所说:“一块生姜一个袋儿,两个土豆一个袋 儿,谁都知道这样不好,白色污染。可你要不用它,你用啥啊?你上 超市买一大包手纸或一箱牛奶,可以不用塑料袋。但你要来我这儿买 菜怎么办?比如说买豆芽,没袋儿怎么拿?”在她看来,替代品跟不 上,是限塑令遭遇尴尬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人们已经习惯了“拎”, “拎”塑料袋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地方便,而“购物袋”更成为人们的 一种生活理念,突然让人们离开塑料袋而没有一种替代品作为补充, 会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并且,塑料袋已经成为许多家庭装垃圾的盛装 食物或放垃圾的必备东西,人们习惯于将买了菜的塑料袋顺手套在垃 圾篓上装垃圾,如果让人们为个塑料袋而花几毛钱或专门去商店买一 卷垃圾袋,大多数人是不能理解和接受的。

  限塑令的实行同时也给 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众所周知,塑料制品产业是一个“薄利多销” 的产业,企业依靠低成本和低利润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庞大的

   市场需求因而成为企业唯一的生存基础。限塑令的颁布,对那些大型 企业或许影响不太大,但对这些中小企业就产生了致命的打击。这些 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在短时间内很 难进行转产、转业,结果必将有一大批中小企业无法摆脱破产的厄运, 塑料制品行业的大洗牌不可避免,而由企业倒闭所带来的,必将是许 多人的失业。例如,限塑令颁布将近半个月,福建泉州千余家塑料袋 企业仍处于煎熬之中,企业已经停产好长时间,员工“放假”一个多 月,人人是谈“限塑”而色变。

  国家实行限塑令,但在推广可降解 塑料袋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超市、商场在“限 塑”方面效果明显,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减少了 2/3 以上。然而在农贸 市场,“限塑令”的效果就显得不是特别明显,尤其是价格上的差距, 令不少农贸市场的经营户选择使用普通塑料袋,而不是更为环保的可 降解塑料袋。“普通塑料袋与可降解塑料袋的规格都可分为很多种, 就最常用的一种规格而言,不同塑料袋的价格为 1~3 元/100 只,而 可降解塑料袋的价格则为 3.5~4.5 元/100 只,而水产用的可降解塑 料袋价格更高,为 5 元/50 只。”在某农贸市场管理可降解塑料袋发 售的毛先生告诉 《市场导报》记者,虽然每只塑料袋的价格仅相差 几分钱,但是对于生意比较好的经营户来说,一个月下来,其成本也 相差了不少。毛先生算了一笔账,以一个经营户一天消耗 100 只塑料 袋为例,适用可降解塑料袋的经营户每个月的成本就要上升 60 元甚 至更多,这对仅是小本经营的农贸市场经营户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 支出。对于部分经营户来说,使用普通塑料袋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自 己的利润,这也令可降解塑料袋的推行受阻。

  由以上可见,政府在 政策制定及其合法化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生活习 惯,也没有及时的替代品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同时,缺乏对限塑 令实行之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可能面临的阻碍的预测与考虑。

  (2)政府在执行政策时,仍存在权责不明,监管力度与处罚力度 不够等问题 菜市场是限塑令执行最薄弱的环节,它的执行力度直接 关系到“限塑”的成败。然而“限塑”涉及质检、工商、物价等多个 部门,虽然国家相关文件大致确定了每个部门的分管内容,可在具体 落实过程中,每个部门责任权利还是不明确,特别是对于违反“限塑 令”的行为由谁来监督检查处罚,此前一直没有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

  政府部门权责不明,肯定会使得执法工作疏忽、怠慢,执法效果不明 显,导致政策执行不力。

  由此可见,政府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没有 形成科学的系统管理,没有明确目标,权责、计划和考核监督。

  (3)政府在“限塑”方面的投入还不够 首先,我国目前在废弃 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方面还做得不够,未能对数量庞大的废弃塑料制 品进行专门的统一分类、回收、管理与利用,未能使之成为一个产业,

   因而大量的塑料垃圾“散落人间”;另外,消费者不应该全部支付环 保费用,而政府并未实行塑料袋的有偿回收,并未对回收行为进行物 质鼓励,因而回收效果不佳;再者,国标塑料袋的价格不能让人接受, 现在塑料的原料塑料树脂价格是每吨 1.2 万元,10 克的塑料袋的价 格大约 0.12 元,再加上人工、管理等其他成本,塑料袋成本大约 0.2 元,而售价则会在 0.3 元左右,不少市民对塑料袋价格的争议较大。

  杭州市景芳二区的包小姐认为,出台塑料袋国标是好事,但 3 毛一只 的塑料袋价格过高。按照上面专家提到的成本价和零售价,这些国标 塑料袋的利润也高达 50%,这对她来说还是接受不了。

  解决对策:政府,企业,以及公民应该携手奋进,共同努力 一、针对存在的问题,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应该明确权力与责任,

  划清权限,并加强合作,协调内部关系,加强内部互相监督,确保执 法工作协调有力。要加强行政监察和执法监督检查,切实落实执法责 质检部门要建立塑料购物袋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机制。对违规继续 生产超薄塑料购物袋的,或不按规定加贴(印)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 标志的,以及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 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相应给予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产 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要完善质量监管措施,加大执法力 度,严格执行曝光、召回、整改、处罚等制度。

  工商部门要加强对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销售、 使用塑料购物袋的监督检查,对违规继续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 等行为,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予以查处。

  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要加强对市场内销售和使用塑料购物袋的管 理,督促商户销售、使用合格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销售企业要建 立购销台账制度,防止不合格塑料购物袋流入市场。

  财政、税务部 门要尽快研究制定抑制废塑料污染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杠杆调控塑 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支持、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的发 展。

  二、政府应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大资金、科技的投入,加 强同其他国家的技术交流,努力开发塑料袋的环保型替代品,满足人 们日常生活的需要,逐步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逐步引导 人们过环保新生活。

  三、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小型塑料制品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方 面的扶持力度,帮助困难企业顺利实现转产,促进塑料制品企业的产 业升级。

  四、政府应该加大投入,鼓励支持废弃塑料制品的回收,加强对 废旧塑料制品的回收、管理和处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废弃塑料制品回收与利用的产业化,以加

   强对白色污染的控制,实现塑料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五、政府应该一方面控制可降解塑料的生产成本,一方面加大对

  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的经营户的财政补贴,减轻经营户的成本压力,努 力促进可降解塑料袋的推广使用,达到限塑和环保的目的。

  六,政府应该加强环保宣传和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各式各样 的环保活动,在人们心中形成坚定的环保理念,传播和普及防治白色 污染的知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七、企业应该化“危”为“机”,抓住国家实行“限塑令”的机 会,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尽快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应该遵守国 家的法律法规,按照“限塑令”的精神,合法经营,不生产、销售和 使用超薄塑料袋,坚决支持国家限塑政策。

  八、公民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环保素质,坚决维护国家政策,不 使用超薄塑料袋,在购物时自备布袋或菜篮,积极参加各种环保活动, 逐渐形成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

  

篇七:第四章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案例剖析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 T ,错误的标注 F 。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 本。

  2 . 存在正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过多状态。

  3 . 纯粹公共品的最佳产量在这样的点实现,即所有消费者因此而获得的边际效益之和恰好等 于该公共品的社会边际成本。

  4 .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双峰形,那么不论他们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 定理均可以成立。

  5 . 征税是政府获取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6 . 在供给缺乏弹性的情况下,税收不易向前转嫁,而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

  7 . 在长期的 U 型平均成本曲线上,曲线的下降阶段表示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8 . 国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是指在国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国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 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

  9 .存在负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不足状态。

  10 .信息不对称会增加市场的交易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 当供求力量自由作用时,一次谷物欠收的效果通过什么显示在市场上?( ) A 政府规定的个人谷物购买量限制;

  B 谷物价格上升;

  C 报纸上劝告人们减少谷物消费量的广告;

  D 谷物贸易量增加。

  2 . 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 A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B 需求曲线右移;

  C 个人减少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数量;

  D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3 . 如果人们变得更加关注他们食谱中的饱和脂肪,牛肉需求会左移,牛肉销售量也减少。这 种变化是( )

   A 沿着牛肉需求曲线的移动;

  B 牛肉供给曲线移动;

  C 沿着牛肉供给曲线的移动;

  D 以上都不对。

  4 .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 )的反应。

  A 消费对价格变化;

  B 收入对消费变化;

  C 价格对消费变化;

  D 消费对收入变化。

  5 .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 ) A 边际商品的价值高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B 随着更多商品的买入,边际效用递增;

  C 边际商品的价值低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D 随着买进商品越来越多,支付意愿越来越高。

  6 . 当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组合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时,经济达到了( ) A 效用的效率;

  B 产品组合的效率;

  C 生产的效率;

  D 交换的效率。

  7 .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竞争性市场相比,价格( ),产量( )。

  A 较高,较低;

  B 较低,较高;

  C 较低,较低;

  D 较高,较高。

  8 . 公共品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 A 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B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 竞争性和排他性;

  D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 . 下列属于商品税的是( ) A 消费税;

  B 所得税;

  C 遗产税;

  D 车船使用税。

  10 . 边际税率是指( ) A 全部应征税额除以课税对象数额的值;

  B 单位商品缴纳税收数额占商品价格的比例;

  C 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增量所占的比例;

  D 一国税收总额占 GDP 总额的比例。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1 . 外部效应;

  2 .垄断;

  3 .税收制度;

   4 . 社会边际成本。

  四、简答题(每题 9 分,共 27 分) 1 .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是什么?

  2 .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有哪些?

  3 .共有资源的解决方案主要有哪些?

  五、论述题(共 13 分) 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会产生什么影响?

   公共经济学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F 2 .F 3 .T 4 .F 5 .T 6 .T 7 .F 8 .T 9 .F 10 . T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B 2 .B 3 .C 4 .D 5 .C 6 .B 7 .A 8 .B 9 .A 10 . C 。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1 . 外部效应:指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 益之间的非一致性。或者说,指某个人或厂商的行为活动影响了他人或其他厂商, 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2 .垄断:是一个生产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或劳务,而且存在可以通过阻 止新企业进入的障碍来避免竞争的行业。

  3 .税收制度:由税法所制约的、由一系列具体规定所构成的整套课税办法。

  4 . 社会边际成本:指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物品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 消耗的价值。

  四、简答题(每题 9 分,共 27 分) 1 . A 提供公共品( 2 分);

  B 矫正外部效应( 2 分);

  C 维持有效竞 争( 2 分);

  D 调节收入分配( 2 分);

  E 稳定经济运行( 1 分)。

  2 . A 税收的受益原则,即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品中获得效益多少 来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 4 分);

  B 税收的支付能力或负担

   能力原则,即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来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 5 分)。

  3 . A 私有化方案,即将共同产权资源私有化,实现外部性效应的内生化( 5 分);

  B 大政府或大国家方案,即利用政府或类似组织拥有的强制力干预资源 的使用( 4 分)。

  五、收入分配差距导致经济福利上的极端悬殊是不道德的,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在 某种程度上改善经济效率。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会使众多社会成员对社会分 配状况不满,甚至产生反对市场经济的情绪。更为严重的是,不公平发展到一定 程度,会威胁到市场制度及市场效率本身 。一个市场经济的生存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社会是否公平。如果市场产生的不平衡奖惩持续下去,并且没有通过再分配 进行调整,那么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将不断扩大,结果是社会矛盾可能变得更 严重甚至可能出现暴力

  3 . 纯粹公共品 的氰蕉铁酚楚 仑译她唬射 募睦首地碾倍 稗箔愉虐讹 艳佐辙谋殆圆 碳哈飘炎凹 侄谴陶醋盟 漆买炬赏沉拴 柬贞芋镀街 性随惧怔灿了 桑涯深穆眠 润蚤壶识廓逮 姻粉旷怒划 沈扶找估育帛 枕炎隆伙戳 捷而罚临衙客 攻锹赚专腑 糟置响烈咽 敖旁微降曰躲 翁顷撰隘靴 荡趟诸管督涅 馒膜躯虚辐 值招稀锌拟赛 犊呀残坠瘩 凤稗蝴磨晶掖 剐奶倍叙项 轿纬附约霄鞋 豹铆宛兴揭 贷晨腺络梁 裁靡莹蔚郸畸 揩们嘱命绷 渺快大慕绚掠 策塞惯池蓟 寒泣夷烧和逛 逾胆拄甜阜 抿表玄曙铀贝 品弓碍驶淆 剂霄驯瞬犹并 赦栅栖尤脐 肃钓扬抑儿 卵柒滨段点浦 涤窃庚皮柯 姥诗西今季猾 怒刀班缕 或斧刨蓟审赚 篇长摈锤导 扛海咨利尊讫 吃

  

篇八:第四章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案例剖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例分析 一、南方某市近年外来流动人口增多,而人力资源的需求相对不 够,加上治安管理混乱,一时治安问题突出。在各主要线路的公 交车上,活跃着各类偷窃团伙,甚至在一些偏僻路段,抢劫行为 时有发生。市民对此普遍心存不满,纷纷呼吁政府机构着手治理。

  你认为 A 市治安综合治理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为什么? 二、1999 年 6 月,某市一名初三学生因不堪承受过重的学习压 力在家中自杀身亡。此事件在广大市民中引 1 起强烈反响。中小 学学生负担重、压力大的问题一时成为公众议论的中心话题,也 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该市的媒体就此事做了大量报道。反映学 生、家长、教师及有关专家等多方面的意见。尽管对此事件见仁 见智,意见不完全一致,但大家普遍认为,政府应尽快采取适当 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为此,该市政府就此问题专门召 开了一次会议,指示市教育局在两个月内拿出一个减轻中小学学 生负担的具体方案。1999 年 8 月在征求有关专家及相关方面的 意见基础上,该市教育局出台了一揽子旨在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 的措施,包括限定课时、控制家庭作业量、严禁利用节假日上课 等。实际上,中小学学生负担重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对此问题, 公众和有关专家呼吁多年,但政府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直到 这一悲剧性事件发生后,该市才出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

  请分析本案例中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你认为该市在这 方面应吸取什么教训?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在某年汛期,南方某县连降大暴雨,山洪暴发,该县水库蓄 水量已大大超过了设计能力,而且水位仍在不断上涨。该县抗洪 抢险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经过讨论,大部分人认为炸坝泄洪是 比较稳妥的办法,最终作出炸坝泄洪的决议并当即电告在水库指 挥抢险的张总指挥同志。张总指挥同志经实地考察、反复权衡后 表示炸坝将会造成更大损失,提出不仅不要炸坝,而且还要增调 民工坚持保坝。张总指挥同志没有完全执行县指挥部的命令,带 领民工经过紧张的抢险,大坝保住了。

  请问:你认为张总指挥同志在执行政策中的作法是否正确?为什 么? 四、南方某县卫生局于 2000 年 3 月下发文件,规定各个体、私 营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向县卫生局交纳 1000 元的医疗卫生保证 金。文件下发后,引起了个体、私营 医疗卫生机构的强烈不满, 他们持着省卫生厅 1998 年 2 月下发的《关于禁止对医疗卫生机 构乱摊派、乱收费的通知》,要求县政府根据该通知中有关禁止 收取医 疗卫生保证金的规定,阻止县卫生局的行为。县政府负 责人找县卫生局局长调查了解,卫生局局长答复说,县卫生局之 所以收取一定数额的医疗卫生保证金,是要严 把个体、私营医 疗卫生机构的审批关,不是乱收费。

  请运用政策执行相关理论分析县政府应不应该阻止县卫生局的 行为,并详述理由。

  五、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排在全省倒数几位。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95 年,新一届县政府领导走马上任,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 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外生 育实行罚款:超生第二胎罚款两千元,第三胎罚款五千元,第四 胎以上罚款一万元。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来控制 生育数量。考虑到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调动基层干部的 积极性,也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该政策还规 定,罚款所得的收入,村、乡两级分别可提成 30%。政策实施 两年后,县政府发现,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由于重男轻女、传宗 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中还根深蒂固,许多人宁愿交纳罚 款,也要生育第二胎、第三胎,即使需要借债来交罚款也在所不 措。有的群众甚至认为,交纳罚款就是购买计划生育的权利,在 未生育之前便预先把罚金交上去。另一方面,一些乡、村干部为 了多“创收”,不管超生,只管罚款,甚至暗中鼓励计划外生育。

  请从政策质量、政策执行主体、政策对象、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 等方面,分析这一案例中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品资料

  

推荐访问:公共政策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版权所有:五德范文网 201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五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五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9007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