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德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教育传播模式研究【精选推荐】

教育传播模式研究【精选推荐】

时间:2022-10-24 10:25:03 公文范文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传播模式研究【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教育传播模式研究【精选推荐】

 

 教育传播模式研究

  一、

 教育传播模式 1 、教育传播模式的内涵:

 形式上讲,是再现教育传播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是对教育传播现象概括的简明的表述,反映了教育传播主要的、本质的特征,描述了教育传播系统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内容上讲,教育传播模式是教育思想、教学结构、教学程序与教学方法的复合体。

 2 、教育传播模式的特征:

 科学性: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教育学与传播学理论)

 现实性:来源于教育活动或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简明性:显示传播中的主要因素,体现本质关系

 创见性:教育传播模式的不断发展,使其更能反映现实,体现事物的本质关系

 可操作性: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二、

 几种著名的传播模式 (一、)亚里士多德模式 亚里士多德模式是关于传播效果研究的模式理论之一,是最早阐述传播过程的一个模式。该模式列出了五个传播的要素:演讲

 者、演讲内容、听者、场合及效果。

 亚里士多德把修辞解释为“现成的说服手段”,这种手段有两种,一是演讲本身,一是演讲之外提供的证据。指出说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演说者的品质、对听众形成某种态度的机会、论点本身所提供的证明。其中,演说者的品德是所有说服手段中最有力的,因为说服的首要条件是使听众能够相信传播者;其次,演说的技巧和内容必须能够打动听众,使其感情起变化;最后是符合真理的论点发生了作用。

 亚里士多德指出:演讲者为了取得不同效果,要在不同的场合,为不同的听众构思其演讲的内容。这种模式被公认为做适合公众演说这类传播过程。

  场合

 亚里士多德模式 (二)拉斯韦尔模式(5 个 个 W 模式)

 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哈罗德·拉斯韦尔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拉斯韦尔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演讲者 效果 听者 演讲内容

 (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说、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即“5W 模式”。这个模式简明而清晰,是传播过程模式中的经典。后来的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过各种修订、补充和发展,但大都保留了它的本质特点。这一模式还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本内容: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以及效果分析。

 1.传播者——控制分析 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也是传播活动的中心之一。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可以是个人,即编辑、记者、导演、主持人、制作人等等,他们是组织化了的职业传播者,他们制作、传播信息。传播者也可以是媒介组织,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电影公司等。

 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与传播信息。他们被称为“把关人”,他们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把关”。这一概念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他于 1947 年发表的《群体生活渠道》一书中首先提出。卢因认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这些把关人负责把关,过滤信息的进出流通。把关人的把关并非个体行为,它要受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信息、组织、受众、技术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这种观点谁 说了什么 有什么效果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说 传播者

  信息

 媒介

 受众

  内容

 集中强调了传播者在社会大众传播早期的主导地位。

 在传播者制作、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他们控制着传播内容,而他们又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又受到所在社会的基本制度对他们的控制,他们本身也是社会控制手段之一。因此,对传播者的研究又称控制分析。

 2.信息——内容分析 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的中心。它包括特定内容和传播方式两部分。传播内容是在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这种内容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信息,而是指所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受众的信息。审视大众传播的内容,其共性有下面 4 点。

 (1)综合性:无论是最初的大众化传播还是专业化转变之后,从整个媒介的内容体系而言,综合性一直都是其核心特征,且日渐强势,因为越是专业化分工,就越需要各专业媒介的社会整合。

 (2)公开性:大众传播的内容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因而它必然是公开的,不具有隐蔽性;不过,传播目的不同,有时可以通过特殊的传播方式与手段,对公开性进行调整,或强化或淡化。

 (3)开放性:大众传播的内容是连续不断地进入与输出的,因而它是变化的、开放的系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适时变化调整。

 (4)大众性:大众传播内容以大众为自己的诉求对象。因而传播内容在诉求点、诉求方式、诉求时间与空间等方面要适应大众的接收。这在大众化传播时代较为明显,当大众传播向专业化、分众

 化方向转变时,大众概念的外延逐渐在缩小,此时的大众更多的是针对分众后的群体。

 因此,要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就要掌握传播内容的生产、流动与分析、研究,亦即相应的内容分析的环节。内容分析是为了调查与研究内容与传、受双方的关系,此中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基本作用都是相同的,这对传播者把握传播内容及其社会意义有重要的价值。

 3.媒介——媒介分析 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传播行为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媒介即中介或中介物,存在于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在其经典著作《传播学概论》中提到:“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我们可以称之为大众传播媒介,它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等。以传播新闻信息符号为主的物质实体是新闻媒介,它包括报纸、新闻性杂志、广播、电视等。

 与此相对应的研究环节即媒介分析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是传播研究领域的重点,并且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其研究主要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进行:通过分析微观媒介个体的本体特征,以更好地驾驭和使用这种媒介;通过分析宏观的媒介整体生存环境,可以从中发现传播媒介如何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需要,

 以实现其价值。这也是本书在研究第五媒体的相关问题时所采用的一个整体的脉络,即通过结构性的解析,既分析其本体的规律及特征,又从总体上看其对整个社会环境产生何种影响,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找其未来走向。

 在传统的传播学研究领域中,对大众传播媒介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1)媒介的传播手段:是指媒介是用什么来传播信息的,即用什么传播符号。这是区别媒介的根本,也是认识媒介特点的出发点; (2)媒介的时效性:不同的传播媒介在其信息传播速度上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 (3)媒介的持久性:是指媒介保存信息以足够时间与受众接触的特性,与时效性性成反比,同时也因不同媒介而各不相同; (4)受众参与媒介的程度:受众是带有目的和参与意识主动使用媒介的。受众对媒介的参与主要指受众在接触和使用媒介的介入程度。受众参与程度不同,媒介也会有所不同。

 从以上四个方面研究传播媒介可以比较全面地从根本上认识传播媒介的特点和规律。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尤其是进入网络时代之后,对传播媒介的研究角度也在不断调整,但对其基本特征的把握仍然是最关键的。

 4.接受者——受众分析 接受者又称受众,是主动的信息接收者、信息再加工的传播者和传播活动的反馈源,是传播活动产生的动因之一和中心环节之一,

 在传播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传者相对存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的位置可以互换,且二者主要在面对面的环境下完成传播行为,可以及时反馈并调整传播内容和方式;而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受众即受传者或阅听者,是对社会总媒介信息接受者的总称。具体可以包括报刊书籍的作者、广播的听众、电影戏剧的观众。他们能够决定一个传播内容、一个传播媒介,甚至传播者本身的生存前景。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五媒体的出现,改变的不仅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角色定位和相互关系,它也前所未有地使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这几种传播类型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对受众问题的研究分析,主要围绕与受众的特点、受众的行为动机、受众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这几个方面入手而展开。其中,有关传授关系的研究颇为关键,围绕着这一问题,传播模式中各环节的相互关系也在不断调整。

 5.传播效果——效果分析 所谓传播效果的研究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效果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众传播在改变受众固有立场、观点上有多大威力这一方面,但也涉及了大众传播对社会及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可以说效果研究一直都是传播研究领域中历史最长、争议最大、最有现实意义的环节。

 局限性 1 忽视了社会制度对传播的影响,过高的估计了传播的效果。2 忽视了传播效果的因素,未能揭示传播双向互动性质。

 3 忽视了传播动机(Why)对传播过程的影响。

 4 它在不少传播学者的头脑中浇铸了一个僵化的思维定势:一提传播学研究些什么内容,就只在 5 个研究项目上打转转,难于跳出这个框框去想问题。于是,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就被置于考察的视野之外了。比如传播史的研究,传播战略、传播策略和传播方式方法的研究,传播法规研究,传播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特别是传播学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这些都是影响、制约传播效果的大问题。

  (三、)香农 — 伟弗模式 1 、背景 香农——韦弗模式中第一个传播过程的模式是由贝尔电话实验室的香农(ClaudeShannon)提出的。开始,由于香农的工作背景,他只对传播的技术感兴趣。后来,他与韦弗(WarrenWeaver)合作研究,使得这个模式在其他传播问题上有了更广泛的应用,通常称为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尽管以后人们又开发了许多传播模式,但是香农——韦弗模式让我们能确定并分析传播过程的各个重要阶段和传播要素,因而非常有用。

 2 、解释 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在这个模式中,传播被描述为一种直线性的单向过程,包括了信息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息接受者、噪声六个因素,这里的发射器和接收器起到了编码和译码的功能。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收到噪音的干扰(例如,在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时,天线接收功能不好,电视信号弱而非电视信号又过强,造成图像不清晰;教室里光线过强,影响了显示在屏幕上的投影图像的清晰度;教室外过道上的谈话声过大,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授课及学生听讲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噪声的影响),产生某些衰减和失真。

 3 、对教学的启示 第一,香农-韦弗模式显示了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功能环节,即信源将要传播的内容编码,以讯息的形式传递给发射器;发射

 器将讯息编码,转换成信号,并借助于信道传输出去;信道传输信号;接收器将信号译码,转换成讯息;信宿将讯息译码,获得讯息意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受双方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师和学生),很难达到传递与接收意义的一致性,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现代教育媒体对教学信息内容进行多元化表征是必要的。

 第二,噪音概念的引入,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各种因素会影响传播效果。噪音,通常泛指嘈杂的、刺耳的、不和谐的声音;传播过程中的噪音,指对传播信息和信号的干扰和歪曲。其实,噪音会影响传播过程的各个因素,这里为了简化,只集中表示对信道的干扰。

 传播过程最主要的是信源、媒介和信宿三个环节,这也正是噪音形成的三个主要环节。所以,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以扎实的知识令学生信服,还要精简教学内容,详略得当,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要适当选择教学媒体,力争教学信息内容呈现效果更好;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三,引进了反馈的概念。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信息传输出去以后,又将信息作用的后果返回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系统的再输出发生影响。反馈是实现控制的条件,控制是系统正常运行和良性发展的有利保障。要保证教育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控制。要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控制,教师就必须注意

 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因为学生是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者,是教学活动的源动力。

 第四,引进了经验范围的概念。经验范围指的是人的政治立场、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

 皮亚杰认为:“学习是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图示”。

 共同的经验范围是传播活动发生的基础。

 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要把教学的起点定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范围内,然后在此基础上延展新的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与吸收。

 (四)、奥斯古德 —— 施拉姆模式 1 、概述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是指施拉姆依据奥斯古德提出的理论创制的主要是对人际传播形态的一种理论描述。奥斯古德认为,香农和韦弗有关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主要描述机械传播技术下的直线形态,不符合人际传蹯的实际;在人际传播的传播活动中,参与者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接收者。施拉姆依据该理论,于1954 年在《传播是如何进行的》一文中提出了三个模式,而学者们认为第三个“循环模式”最具有新意和代表性,并将其归于奥斯古德和施拉姆两人名下,称之为“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

 2、 特点

 (1、)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主体...

推荐访问:标签 传播 模式 教育传播模式研究 教育传播模式研究论文

版权所有:五德范文网 201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五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五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9007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