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德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教案:声音产生与传播(全国中学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2023教案:声音产生与传播(全国中学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时间:2022-11-12 08:55:09 公文范文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教案:声音产生与传播(全国中学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一名),供大家参考。

2023教案:声音产生与传播(全国中学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2019 年度中学物理教学创新展示 基本信息 课 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姓 名 卢海军 学 校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学 科 物理 联系电话及邮箱 13311013923,luhaijun@rdfz.cn 年 级 八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北师大 2016 版第四章第一节 学习领域/模块 运动和相互作用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 《声现象》 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内容是课标中“运动和相互作用”大概念背景下的二级主题“声和光”的内容。课标内容要求 是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了解乐音、噪声以及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应用。通过本单元的学 习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相互作用观念,理解运动与力的关系,体验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提升的过程,形成 严谨的科学态度等核心素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所讲的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基于 学习进阶的科学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型,本单元设计强调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入到物理知识的探究中,在观察、感知、举例和实验等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 题的意识和能力。整单元的教学设计都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开展教学,并通过已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单元设计中从培养学生的 核心素养出发,基于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落实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合 作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过程的参与,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不断思考,不断质疑,使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体会事物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同时这一部分的学习也能为高中学习 机械振动做好知识储备。

   2.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 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入手,通过探究实验,形成声音的产生、传播及乐音的特征等概念规 律,形成初步的物质观、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和能量观。了解噪声和环境保护,能利用所学声现象的概念解 释科技中的简单现象、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将看不见的现象转化为可视的问题研究,体会抽象思维和物理模型建构 的思想和方法,提升科学思维水平。

   (3)通过探究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响度和音调影响因素的实验,能明确科学探究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学会使用控制变量等研究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图像)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4)通过声现象的学习,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科学对技术的推动作用,体会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 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知道保护环境,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传播的条件;乐音的特征;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2)难点:

   研究“响度、音调”的特征;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科学研究的方法。

   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以定性知识为主,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适合利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本设计力求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实现“在活动中求知,在探究中发展”的理念,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物 理观念,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在情感上体会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教学上强调由学生熟悉的生活 情境进入到物理知识的探究中,在观察、感知、举例和实验等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 成过程,体验快乐,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升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声现象(四课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乐音 噪声与环保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一课时) 探 探 体 活 究 究 验 动 声音的产生 音调与哪些 噪声及来源 我国古代声的应用 因素有关 探 探 学生 演 学生 究 究 表演 示 讲解 声音的传播 超声波、次声波 响度与哪些 噪声的防治 因素有关 活 演 演 动 示 示 声与信息和能量 音色 以探究声现象为主线,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为核心, 让学生参与各种体验、探究活动,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自 实 主 践 测量声速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型 新授课□ √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声现象》的第一节,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是后面学习乐音、噪声和声现 象在科技中应用的基础。本节课课标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核心内容是声的 产生和传播。本节课中通过局部探究的形式,设计了“物体发声从听声到看声再到触摸声”、“声音传播”等学生探究实验,也设计了“课桌传声”、“土电话”等学生体验活动,还设计了“舞动的烛焰”、“弹簧波”、“真空罩”、 “声波击碎烧杯”等演示实验,让学生感悟并体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最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问题 意识,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质疑,使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体会事物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领 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将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信息和能量”放在本节,即体现单元教学整合资源的想法,使声音传播的 学习更加系统,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物理模型建构的思想和方法,提升科学思维水平。通过这一部 分的学习也为高中学习机械振动做好知识储备。

   开始 创设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烛焰随音乐节奏的变化而翩翩起舞 提出问题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探究实验(一)声音的产生 探究实验(二)声音的传播 评价交流,学以致用 拓展提高:声音传播形式 分享交流,安全教育 结束 2.学习者分析 1.前概念和前认知分析:

  小学科学课课标要求如下:

   具体内容标准 1.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区分声音的大小与高低。

   1.2 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播到达人的耳朵。

   2.基础知识和能力分析:

   (1)部分学生仅知道“振动”产生了声音,但缺乏体验,认知上并不一定接纳和相信。

   (2)八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物理,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 力相对薄弱;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由 于发声体的振动通常是微小振动,声音的传播过程也是不可见,所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物理原理对 于八年级学生而言还是比较抽象的,不易为学生所认识的。

   (3)学生有过简单的探究实验的经验和小组合作经验。

   3.学生情感方面分析:

   (1)通过前面的学习,多数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渴望自己 动手进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2)本节内容是学生身边熟悉的内容,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 物理现象。对这部分内容学生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3.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观察发声体和不发声体的差异,能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对比观察能力, 体会事物相互作用的物理观念。通过实践体验微小振动放大的转换方法。

   2.了解自然界和生活中振动发声的实例,简单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发声现象。

   3.通过声音在固、液、气、真空中是否传播的实验,归纳得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规律,培养学生寻求事 物的普遍规律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为建立物质观念奠定基础。

   4.通过弹簧波模型演示类比声音传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为建立运动和能量的物理观念做了铺垫。5.通过声音的产生、传播等分组实验过程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体验团队合 作的重要性,形成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精神。

   6.通过学以致用灾难救援等安全自救教育,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自救能力。

   4.学习重点难点 根据知识内容和现阶段学生探究能力水平确定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声音产生的特征;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2.难点是探究实验的方案设计,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5. 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直尺、橡皮筋、音叉、铜锣、小鼓、水、水盆、蜡烛、火柴 (2)教师演示器材:蜡烛、音响、音叉、铁架台、乒乓球、大弹簧、土电话、声波击碎烧杯演示装置(3)PPT 文件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一)进行性评价设计(具体设计见附录 1) 评价方式:每完成一个任务即根据具体情况对此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形式:自评、组评与师评相结合。

   (二)总结性评价设计 (具体设计见附录 2) 评价方式:在完成所有任务后进行总评 评价形式:自评与师评相结合。

   评价量规 【附录 1:课堂评价表】 附注:评价等级: A----很好 B -----良好 C------一般 D------有待提高 姓名: 组员:

   参与活动评价 课堂积 极发言 合作 交流 制定探究计划 是否全面可行 积极主动参 加实践活动 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 的态度和操作水平 自评 组评 师评 【附录 2:课后实践】 (一)基础知识巩固 1.本节课中,烛焰随节奏变化的音乐而翩翩起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教室中互相交流的同学间可以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而太空中的宇航员在舱外作业时,彼此面对面都没 办法直接听到对方的声音,这说明声音的传播是_____________。

   3.两个同学使用“土电话”传播信息时,连接“土电话”的细绳被第三个同学捏住后,互相就无法听到对方 的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何改进“敲击桌子听声音”的实验,才能够科学的证明固体传声? (二)家庭探究实践: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原理方案: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数据记录:

   困难记录:

   自我评价:

   7.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教师活动 1 【演示实验】 舞动的烛焰:烛焰随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变 化,就像跳舞一样。

   【问题引导】 问题 1.根据现象,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想知道什么知识? 问题2.烛焰的跳动与变化节奏的音乐之 间可能存在怎样的关系? 学生活动 1 观察实验,看到随音乐变化而翩翩起舞的烛焰,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和希 望学习的知识。

   思考、交流烛焰的跳动与变化节奏的音乐之间可 能存在怎样的关系。

   活动意图说明: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愿,实现 及指向较为明确的问题都为环节二中的问题 好准备。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主动学习目的。相对开放的问题 转化做好适当铺垫,也为环节十六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做 环节二:

   教师活动 2 【问题转化】 将学生的猜想和解释归纳总结为两方面:

  1.声音的产生 2.声音的传播 学生活动 2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活动意图说明 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讨论,引出课题,为了 题,渗透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解决问题,将提出的问题转化成具体的可以研究的问 环节三:

   教师活动 3 【设计实验】研究声音的产生 引导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设计对比实验, 学生活动 3 设计对比实验:

   (1)直尺不发声VS直尺发声 (2)橡皮筋不发声VS橡皮筋发声 观察物体发声,研究声音产生的特征。

   (3)音叉不发声VS音叉发声(4)铜锣不发声VS铜锣发声 以及其它设计 活动意图说明 实验探究(一)声音的产生:提升设计实验能力,体会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环节四:

   教师活动 4 【巡视指导】 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活动 4 【实验操作】 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和自备的器材,进行实 验。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实验,归纳总结 活动意图说明 实验探究(一)声音的产生: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环节五:

   教师活动 5 【问题引导】 1.发声物体什么位置发生? 2.发声位置发声时有什么特征? 3.怎样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学生活动 5 思考,讨论,总结归纳 活动意图说明 实验探究(一)声音的产生:让学生对比分析发声时物体特征,提升归纳能力。

   环节六:

   教师活动 6 【评估提升】 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产生特征,指出实 验操作存在的问题,观察不到的振动如何 研究,让学生体会研究方法:转换法 学生活动 6 总结物体发声的特征,优化先前的实验设计方案, 体会转换的研究方法。

   活动意图说明 实验探究(一)声音的产生:培养学生分析现象和归纳结论的能力,总结出声音产生的特征。

   环节七:

   教师活动 7 【演示实验】 环节(1)音叉A在发声时的微弱振动,通 过乒乓球的摆动现象显现出来。

   环节(2)不远处敲击另一音叉B,发现音 叉A处的乒乓球还可以摆动。

   学生活动 7 观察,思考、交流。

   活动意图说明 评价落实:通过乒乓球的摆动现象显现出音叉的振动,利用转换的方法将听的问题转换成看的问 题。培养学生分析现象和归纳结论的能力,让学生体会相互作用观念。引出声音的传播 环节八:

   教师活动 8 【设计实验】空气传声 1.在上个实验中,音叉B将声音传递到音 叉A,是通过什么物质传递的? 2.此现象是否能够归纳出声音可以在空 气中传播? 3.如果没有空气,做刚才的实验,发现乒 乓球还可以摆动,会说明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如何才能得到科学的 结论。

   学生活动 8 思考交流,依次回答出问题:

   1.空气 2.可以说明空气传声 3.说明空气不可以传声 体会到最初得出...

推荐访问:标签 教案 生与 教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全国中学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版权所有:五德范文网 201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五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五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90072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