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德范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17篇

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17篇

时间:2022-11-15 15:20:04 公文范文 浏览量:

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17篇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团支部建设的几点思  考  摘要:本文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意义入手,探究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团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17篇,供大家参考。

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17篇

篇一: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团支部建设的几点思

  考

  摘要:本文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意义入手,探究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团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团支部建设;方法

  一、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性

  1.1能够满足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及参与竞争意识不断增强,这就使得其在校学习期间会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参加各种活动,寻找自身的舞台和位置,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兴趣特长,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才。大学生这种渴望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需求和社团活动的性质及创办目的是一致的。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大学生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见识。社团作为高校课堂的补充,其各项活动和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交叉性,因此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这对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1.2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是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

  校园文化是高校广大师生创设的一种紧密结合时代、彰显校园特色的氛围和环境,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承需要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来完成。高校学生社团的存在正好给了广大学生及教师以支持。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以来的文化积淀以及办学理念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风貌以及帮助其进行自我展示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社团建设的规范与否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不断提升社团活动的层次、等级以及社会影响力,是校园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1.3能够创新并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马克思主义课程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教学作为核心,向学生灌输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在学生群体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不断变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继承过去优良习惯和制度的基础上,还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拿出更多高效的办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4能够顺利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学生社团的典型特征是民主性、群众性、多样性和实践性,而这些特性均吸引着广大青年学生,使其成为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当前,社会生活形式多种多样,大学生积极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措施,这给大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因此,想要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社团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就需要从素质教育体系中寻求推动学生社团建设的有效途径,让素质教育在学生社团的具体活动中得以体现。

  二、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现状

  2.1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通过实地考察我国各大高校的社团建设情况,可以发现尽管高校开设了众多社团组织,但是由于疏于管理,导致每个社团“有名无实”,在一学期中基本上没有举行几次活动,导致学生的参与兴趣不够浓厚,学生的流动性非常大。尤其是在学分制条件下,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学分而来参加社团,倘若社团活动没有学分,那么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将会大打折扣。

  2.2社团运作的资金不足

  当前,大学生社团筹措资金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社会赞助、校团委行政经费中划拨、学生缴纳会费等。在这其中,社会赞助和学生缴纳会费是其主要来源,但是学生缴纳会费有限,同时社会赞助也极为不稳定,这就导致社团的资金主要来源仍然是校团委的资金划拨。而校团委需要同时兼顾学校的众多社团,

  倘若划拨的资金没有被充分利用,那么社团的教育意义便无法体现出来。因此在进行资金的划拨时,需要对其进行严格审批,不符合要求的活动一律不予批准。

  2.3社团指导老师扮演角色不明显

  各社团在成立之初,往往会在社团内安排一个指导教师,这个指导教师多来自于团委。团委教师一方面需要负责社团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指导社团成员组织各项大型活动。但是这些社团指导教师一般并不经常出现在社团内,社团的组织者和成员平时见不到面,指导时间也就非常有限。因此,仅靠团委教师管理社团是远远不够的。部分社团教师并非专业出身,指导能力本身有限,同时这些社团教师平时需要致力于自身在团委的诸多工作,社团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建议

  3.1成立社团管理中心

  为了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首先需要成立社团管理中心,这个管理中心需要对各种学生社团的成立目的和后续工作内容进行初步审查和评估,并且将其上报学校党委进行审批。同时,社团管理中心还需要对各社团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并且进行每年一度的资质审核,对于对于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社团进行相应的处理。

  3.2将社团活动纳入到学分制体系中

  上文提到,由于学生过度关注学分,社团活动倘若没有学分,就很难吸引学生去参与其中。针对这一情况,学校需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来将各种社团活动纳入到学分制体系当中。学生在选择社团并参与时便可以将其看作是报名一门选修课,全程参与一学期的社团活动并且经过考核认定为合格后,便可以授予其学分。这样一来,高校社团便解决了社团活动对学生吸引力不足的情况,同时也妥善解决了社团参与人数不足、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虎头蛇尾的问题,从而简化社团管理。

  3.3为社团分别配备管理教师和指导教师

  上文提到,学校社团的管理教师和指导教师属于同一个,导致教师无暇兼顾上述两方面的内容,进而影响了社团的管理和运行质量。针对这一情况,学校设团管理中心需要为社团分别配备管理教师和指导教师。作为影响社团运行效果的主要因素,社团的教师和成员对社团的运行及吸引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倘若社团建设没有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是无法增加社团的深度和广度的。

  四、结语

  综合全文,在当前我国高校快速建设以及学生自我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团支部建设对于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团委及党委需要从成立社团管理中心、注重社团活动和学分制有效结合以及为社团配备更多的专业教师来提升高校社团活动成效以及团支部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卢飞霞,任立娣.关于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青年研究,2021,30(03):101-105.

  [2]齐雨菡,张婧婕,武俊豪.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J].高校共青团研究,2020,{4}(Z2):169-173.

  [3]徐晓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吉林外国语大学为例[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4}(06):12-13.

  [4]徐谧.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打造优质第二课堂思政教育阵地[A].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一)[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3.

  作者简介:孙融(1990-01),女,汉族,籍贯:山东省牟平市,当前职务:团委专职团干,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共青团工作,思政

  

篇二: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长期下去学生社团将会缺乏领导力社团成员也将遗失凝聚力社团活劢难以迚行下去导致社团中心框架丌稳最后走向解体的道路2二大学生社团管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一高校不够重视大学生社团建设虽然高校经常强调大学生社团对亍大学生素质教育有着丌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部分高校对亍学生社团管理还是在上级检查时做好相应的表面工作没有把社团建设放在重要的实际位置上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崔昀岗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16期

  摘要:大学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便是大学社团,大学生加入社团进行社团活动以此来丰富校园生活。大学社团有很多种类,从多个方面来看,既可以增强大学生学习潜力、挖掘大学生的各项天赋,又可以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为国家提供更多优秀人才。文章主要以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中心展开话题讨论,提出了相对应的社团管理方法。希望能通过这些办法对大学生社团进行更好的指导,促进社团发展进步。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方法对策

  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推陈出新,随着这个潮流的不断推进,大学社团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代在向前发展,传统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生社团的教育作用也逐步减弱。所以,为了更好的发展学生社团,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必须要根据时代潮流的前进来作出相对应的更改,站在以大学生为中心的角度上,更多的考虑大学生的自身条件,更加高效率的促使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借此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校素质教育提出要十分重视大学生社团管理,于是各高校的社团开始蓬勃发展,社团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涉及到的邻域也越来越广泛。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因此变得充实起来,学生会更加主动的加入社团,让社团活动占有更多的主动性、灵活性。但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大学生社团如今发展的很好,总还是会出现一些我们难以预料的事情,社团管理模式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些许问题,无法跟紧社团的脚步来站稳。

  (一)大学生社团管理观念滞后

  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拓宽大学生知识角度、培养大学生各类兴趣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带领下更好的领导大学生学习,高校开始调动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耐心指引大学生发掘自己内心深处的能力,使其通往正确的道路。但一些高校还是没有认清楚大学生社团的重要性,存在一定的滞后观念:认为大学生社团只是为了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把社团活动当作普通校园文化活动来开展。这样并没有把学生社团放在比较重要的部分,降低了学生社团的重要影响。在管理方式上,单一的依靠管制去束缚社团,不投入相对应的人力、财力与物力,会使学生社团失去内部中心平衡,社团管理机制出现较大漏洞。不利于社团持续发展进步,阻碍了社团前进的步伐[1]。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二)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过多

  据可靠报道,当前许多高校都存在对社团管理不明确的问题,高校内没有统一的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多种多样的模式混杂在一起,无法使社团管理呈现出壮大之势,只会在杂乱的过程中“剪不断,理还乱”,导致社团最终失去育人价值。有的高校成立了学生工作领导组,设置社团管理部门监管社团;有的高校建立了校团委指导下的学生组织,由校团委统一领导社团。从某一角度来看,一些高校没有让学生社团融入到高校整体教育里去,使学生社团缺乏一定的归属性。比如,河北省某一高校未能建立良好统一的社团管理模式,其中一个社团存在多种管理模式并存的问题,当遇到该社团晚会资金问题时,管理层次做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以至于该社团的资金无法调节,晚会无法正常举办。管理模式的错综复杂让学生社团失去了本应拥有的育人功能,反而与预计的成果背道而行。

  (三)大学生社团内部管理怠慢

  管理有了較大突破、产生了积极影响,学生社团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现如今一些高校的大学生社团都会存在管理不够好,影响力不够强大的缺陷。虽然有管理机制的庇护,但由于管理机制没有充足考虑社团的未来发展和社团成员的利益,盲目的选择管理机制,没有充分理解所采取管理机制的核心内容,那么这个社团的管理机制就是纸上谈兵,并没有凸显出实际作用。长期下去,学生社团将会缺乏领导力,社团成员也将遗失凝聚力,社团活动难以进行下去,导致社团中心框架不稳,最后走向解体的道路[2]。

  二、大学生社团管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高校不够重视大学生社团建设

  虽然高校经常强调大学生社团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部分高校对于学生社团管理还是在上级检查时,做好相应的表面工作,没有把社团建设放在重要的实际位置上。例如,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学生社团言论,某些高校领导认为社团活动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非必需品,对此,人民日报也作出了回应:他们没有从根本上发现学生社团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学生社团的主要功能。所谓观念存在偏差,行为就会跟着产生问题。高校不够重视社团建设,社团就缺乏发展的良好环境,所拥有的功能也无法实现最大化。

  (二)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太笼统

  高校管理模式一般会在高校指导思想下运行,具有高效率的权威性与实践性。近年来,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都是依靠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来对社团进行管理。这些管理模式只能让社团基本的流程进行良好实施,并不能与日渐发展的社团相匹配。所以,学生社团在多个方面产生问题,笼统的管理模式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大学生社团的发展脚步也逐步放慢[3]。

  (三)大学生社团管理制度不符合时代发展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制度的改良也开始成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关注对象。学生社团也是如此。目前,许多高校的社团管理制度还没有进行更改,还是依据之前的传统模式进行管理。一些高校认为跟着以往的经验,无需大波动对管理模式进行更改。可是要知道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紧时代的脚步,作出辉煌成就。空守传统只会在时代之风盛行时,被传统糟粕蒙蔽双眼,被时代淘汰。

  三、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对策

  (一)让高校党委对大学生社团工作进行指导

  高校党委和行政班子的重视是加强大学生社团管理的基础。大学生社团管理需要高校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共同指导才能使学生社团往好的方向发展。其中社团管理是较为复杂的,要想真正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让各大高校意识到学生社团的重要性,就要把学生社团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将它与学校发展结合在一起,逐步促成高校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团发展过程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大幅度提高学生社团的质量。

  (二)健全社团管理机制

  群龙无首必定不能高效率的办成事情。假如没有相关条例帮助学生社团,活动进行的绝对会有一定阻碍。所以学生社团必须要一个合理健全的社团管理机制,作为管理标准带领学生社团的发展。省高校试行了学生社团管理条例,目的是为了规范和加强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促进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繁荣校园文化,增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此条例明确列出了理论学习型学生社团、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兴趣爱好型学生社团、社会公益型学生社团等社团的基本任务,给学生社团进行活动提供了所需要的依据,防止了学生社团因为不明白相关规则而出现各类失误[4]。

  (三)调动各部门与学院的积极性

  没有部门与学院对于学生社团工作开展的大力支持,社团活动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就没有社团能够高效率的举办活动,活动也只能凭借社团自身“奄奄一息”。学校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的职能,对学生社团进行相对应的指导并积极回应社团活动,让社团活动充满活力的进行下去。对于活动本身来说,高校各部门和学院也要出一份力,从活动设备、活动场地租借、活动经费等方面帮助社团开展活动,确保社团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四)深化学生对社团的认识

  许多大学生对于学生社团的影响观念还停留在“丰富校园生活”的浅层次上面。对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思想的交流。首先,应该要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不要让他们因过度重视社团活动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也不要让学生认为社团活動只是一个单纯的校园活动。既要让学生领略到社团活动的魅力,也要让学生利用主观能动性去进行社团活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社团在提高大学生的自治能力,促进大学生的交流能力等方面有积极作用。社团是一个让大学生锻炼自己的优秀平台,在其中知道自己的优势,加以发展;了解自己的劣势,加以改进弥补。如果没有良好的外界辅助作为指导,社团是很难发展起来的。要想社团发展的好,社团管理模式是决定性因素。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能够有一定的提高,促进学生各方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高兴.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存阅刊,2017(20):28-29.

  [2]曹雨龙.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03).

  [3]杨雯雯.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07):233.

  [4]廖梓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

  作者简介:崔昀岗(1994.10-),男,山西临汾人,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篇三: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关于社联、社团的一些认识

  一、社联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社联脱离社团社联有些过于强调开展自己的活动,搞自己的建设。举社团文化节为例,社联干部经常说我们的社团文化节开闭幕式怎么怎么样,这固然重要,但不是社团关心的,大家关心的是自己协会、自己活动怎么样,毕竟是不同组织,大家的需要和注重的东西也不一样,这是人之常情,应该要理解。当然也有部分会长觉悟低的问题,反之如果社联在保证自身建设和活动的同时加大力度引导帮助社团把活动做得更好,平时与社团的工作也更好做一些。社团与社联属不同类型组织,需要相互理解,好的社团干部未必能成为好的社联干部,反之亦然。(二)对社团的引导作用没起好社联目前对社团侧重管理,服务和引导比较欠缺。(三)制度不完善,与社团协调存在较多问题社团不知道找谁办事的问题严重。(四)人才流失问题严重走的人太多了,工作人员不稳定带来很多困难,一般觉得自己收获不大、没有发展就容易流失,还有就是好像大家都觉得在社联得到的荣誉方面比不了学生会和其它组织。个人认为这种观点不对。比如入党,校级组织都给不了这个。要锻炼校级组织更好,要荣誉和利益在院里班里更好。校级组织没有特别强的约束力,人员流失是难免的。社联把自己定位为民营企业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社团比较适合,但社联我觉得不是这样,社团联合会和学生会的工作性质是一样的,所以在组织和制度方面不应该有太大差别。“非官方组织”认识误区有不好的影响。在争取荣誉方面我觉得社联可以争取更多,内部奖励可以适当放宽,对内部成员的表彰,大型活动工作人员的表彰,主要靠社联主要负责人向学校去争取。再有就是组织文化的打造。(五)学校各方面重视问题团学工作一体两翼,社联主攻校园文化,学生会主要是学生管理和思政工作,就影响力而言,社联完全可以不逊于学生会。目前很多学院不认同社联社团,这个短期内难以根本性解决,但可以改善。社联社团的重大活动多邀各学院两委会成员参加,并且多参加他们的活动,团委主办的比赛结果一律发文件至各院学生会办公室。社联在其中处于弱势,有求于人,各方面应该低调,努力与各院搞好关系。各院搞晚会等活动又是也需要社团帮助的,这点可以好好利用。(六)自身定位不准确

  社联对于社团应该是管理、引导和服务,就工作特点而言与学生会一类,觉得学校更重视学生会我觉得也不确切。一般活动团委拨给校学生会的经费并不多。据我了解团委拨给指导中心的经费不超过一些社团的会费。

  二、社团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制度很不完善,内部问题多,发展不健康(个人认为一半以上的社团内部建设很糟糕)

  (二)活动室问题

  (三)开展活动经验、资金、人力资源、物资方面问题困扰

  (四)社团间严重缺乏交流

  (五)会员管理问题

  (六)总结、继承和发扬的问题

  (七)得不到不重视的问题

  (八)找不到协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九)工作不规范的问题

  (十)多数协会缺乏品牌活动、精品活动,有影响力的活动不够

  三、我的一些建议方案

  (一)打造社团十项精品活动

  社团社联活动是优势,活动也是学生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社团活动数量占绝对优势,但能给学校和团委带来利益的是大型活动、精品活动,团委需要这个。一般这类活动也更能获得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但这要靠自己争取。最大限度地刺激和鼓励社团做大活动能迅速提高社团和社联整体影响力。每月正常保持两项左右上档次高规格的社团活动可让社联在声势和普遍影响力方面形成优势,久而久之,学校和各界的关注的支持也会加大力度。

  十项精品与年终十佳社团评选同时进行,评选本年度社团十项精品活动,颁发奖状或锦旗(经费允许),并向团委争取资金奖励。

  (二)活动立项

  社联收集整理社团资料是老大难问题,很多时候协会的活动不通知社联,带来很多问题。所谓立项,只是一个说法,可以仅在社团内部执行,不必通过团委。协会搞活动经常有策划没总结,有时也懒得提交材料,社联不知情,也不好派人督察和执行相关工作。可以定一个标准,每个协会一年至少有3项立项活动,参选十佳社团至少5项立项活动。立项活动一般不能是内部聚餐、会员大会之类,但标准定得低一些,一般有策划交了就批。一旦立项,就应该有干事跟踪督察和相关工作。协会还必须在活动后交总结等材料,否则此次活动不计为立项活动,等于社联不承认,不能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每月初,社联对上月的立项活动进行公示。协会至少要完成每年3个或是5个活动的任务,这可以一定程度解决协会交资料的问题,又是一项刺激协会开展活动的重要政策。

  总而言之,立项只是个说法,是被认可的活动,换个名词也可以,个人认为好处很大,并且执行容易。同时下面两条也是立项活动的配套方案。

  (三)每月评选明星社团

  根据各社团近期表现,在每个月初评选5个在上个月的表现突出的社团。在会长大会上公布,社联发奖状,这个只要和团委说一声,有点类似NBA评选每周每月最佳一样。同时加一条本月原则上必须有立项活动才能参选,这又刺激了各协会要有所作为。同时,这项举措,为那些平时不太活跃的协会提供了机会,一个月的时间,往往通过一个活动就可以决定。对那些有实力的社团来说,想着多拿几次明星社团。所以说,谁都有机会当选每月明星社团。

  评选非常容易,社联主要成员参照本月上交材料结合表现讨论决定,这也是对协会做好材料整理并及时上交工作的一个很好的配套方案。

  每月评选明星社团确实是增加了社联的一项工作,而且有些大胆,可能不易被人接受。但就总体而言,会提高其它方面的工作效率,并且作为活动刺激计划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个人非常看好。

  (四)宣传方面出新招

  这个最简单,也最易被人接受,在活动中心大厅长期放一到两块展板,把社联社团的通知和一些文件贴上去。抢占校园的宣传阵地,包括校报、网站、橱窗、电线杆、报刊亭,形成舆论优势,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要多动脑子多创新,不多做赘述。

  (五)成立社团委员会

  从社团当中选5个人(原则上必须是社团负责人)与上届十佳社团的现任负责人共15人组成社团委员会。综合来看,这15人是协会当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参与社联工作,参加一些社联内部会议和工作。当然,他们主要精力是放在协会的,不可能在社联从事主要工作。但他们具有自身的一些优势,可以起到特殊的作用。一方面,他们作为社团代表,有利于社联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社团动态,并改善关系。这些社团通常影响力较大,和他们的关系好坏对社联和全校社团工作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利用社团委员会成员能力、经验和资源方面的优势帮助其它社团发展,具体实施如下:

  1、社团委员会15名成员编为3个小组,每组5人,设1名负责人

  2、社团活动一旦立项,根据举办活动协会的情况和需要,可以要求社团委员会派人协助

  3、社团委员会成员协助主要提供技术支持,提一些建议供参考和改进,一般不参加具体实施

  4、社团委员会协助社团活动仅限于每学期前三个月(最后一个月考试压力大)

  5、每月社团活动协助工作由一个小组负责,原则上其它小组成员不参与

  6、有需求协会活动立项后(必须上交策划后),与本月负责人联系

  这样的举措我认为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社团之间交流合作问题,一些较落后的协会经验和资源不足,想做点什么无从下手,需要有经验的人指导。社联高层干部毕竟少数,并且工作繁重,一般只能派干事协助。干事经验有限,无法提供有效建议。这恰恰是需要社团委员会成员发挥作用的时候。

  同时有一个我们学校协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于那些已经取得一些成绩的协会保住现有成果并且再发展很重要。负责人是风向标,对于进入社团委员会的成员来说是有很多好处的。他们站得高自然看得远,也有更多的资源可利用,有利于再发展提高。经常和优秀协会负责人在一起交流也会带来压力,自己协会不能落后,别人做了什么自己也不甘寂寞。对于想有作为的人来说,加入社团委员会是很好的选择,在这里可以学到不少东西。同时这些社团代表了我校的最高水平,是社团工作的核心竞争力,他们越好,学校领导老师的重视力度也会越大。

  成立社团委员涉及很多,实现起来不容易,而且就算成立后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首先是社团委员会成员的精力和时间问题,这点我考虑过,由于人员较多,并且分为三组,所以我觉得这方面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其次是各社团对这个的反应问题,不利的声音应该会有一些,如此大的举措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是必然的,再好的东西都会有不好的一面。包括这次成立秘书处也

  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应该要全面考量利弊,对社联对优势社团和落后社团都是有较大好处的,最起码会增进交流,这是最次的。

  再次是社团委员会成立后实际工作中的不可预知性,管理也是难点,理论上说有哪些好处,不过毕竟是全新的东西能做得怎样有待实践检验。

  最后是这种举措保护了原先优势社团,有可能造成社团发展的不和谐。我觉得有待现实中对他们的控制,把握这个平衡。社团发展必须要有竞争,这方面社联要把握好分寸。成立社团委员会理论上说为所有协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我想注重优势社团的点和发展全体社团的面其实也是社联一直以来的一个战略吧。

  总而言之,成立社团委员会是一件大事,影响是很大的。必须要反复研究,我个人觉得好处很多,不可预知性也很多,但制定出更严密的方案和相应的配套措施,是完全可以做的。

  (六)经常性开展社团经验交流活动

  目前,我们协会开展了两次社团经验交流会,就是邀请一些协会负责人进行经验交流,一次十几个人,一次七八个人,效果良好,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意义。下学期我们决定两到三个星期开展一次,一次邀请十几个协会,通常会有接近一半的协会派出代表。总体看来,这种小范围的交流很实在,有价值。考虑人数一多,如果由社联发起弄不好有可能会比较虚一些,形式大于内容。

  南昌市棋类协会高校工作委员会目前开了两次会,下辖16个学校棋类协会,都是二三十名代表参加,我的感觉效果良好,意义比较大,当然会议准备也是很充分的。

  对于社联牵头,我觉得这个可以让社团委员会来做,通知所有协会但不要强制,愿意的就来,派代表就可以。会议需要制造轻松的氛围,让大家畅所欲言,所以不适宜派太多社联人员。

  对这个我很有把握,参加一次交流效果好的话对一个协会来说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并且这项举措执行非常容易,强烈推荐。

  (七)制度问题

  这方面我不是很了解,具体的不好说,但有几个提议。一是会议可以让本次迟到的和上次缺席的人做自我批评。二是把各项制度都发到群共享,这方面做了些,感觉还有点不够。

  上述是我对社联的一些认识和建议。我觉得对于社联来说,现在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学校对我们的重视程度正越来越高,现阶段我们发展也还是比较快的。问题还是很多,我觉得有些可以迅速改观,有些则只能慢慢来,甚至暂时搁置,集中精力解决另外一些问题。社联现在还处在一个不是很完善的阶段,内部制度变化比较大,制度主要也是靠人执行,由于一些特性我觉得不能太教条,完全具备条件进行一些新的举措。

  我的构想中有很多是围绕刺激协会良性竞争和促进协会更好交流这两点来实施的。社团发展归根结底靠自己,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是关键。一旦这些取得成效,活动质量和活动数量会明显提高,社团和社联的影响力就提升了。这并不需要太长时间,一个社团可以通过一次成功的活动提升一个台阶,社联也可以在短期内看到明显效果。阶段性的社团活动集中和大型社团活动的出现可以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比较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今后奖惩和社团的评估体系要完善起来,现在有十佳社团和十佳个人评选,目前还不是很完善,存在一些问题。而且个人觉得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必须也必然要有一些新东西的出现,总而言之让大家有个奔头。具体到社团潜力巨大,可以无限好,我看了江西农大绿源协会觉得和他们真没法比。

  社联的日常工作是非常繁重的,加上学校压下来的任务和时不时的突发事件,很多社联干部非常忙,压力也很大。这些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凡事都没有绝对的好坏,新的东西必然带来新的问题,而且多数人都是安于现状,不愿没事找事。做决策是很难,而且我们每个人能起的作用也是很有限,尤其在社联这种组织是团队执政,还要处理复杂的关系。我觉得,只要有人积极去推动,有足够的决心和激情,把我们认为好的想法结合条件实行一部分是完全可以的。最后的结果一般都不像刚开始想得那么好,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就像活动没有几个是完全照着策划执行一样,但应该说总是有效果的。指导中心这学期发展挺快,最重要的原因我觉得就是他们的负责人王立敢想敢做。我和他聊过几次,他会说一大堆想法,虽然那些没有完全实行但也做了其中的一部分,效果肯定是有的。

  摸着石头过河,社联也是一样,把握机会,大胆决策,果断出击,才有机会成就辉煌!

  

篇四: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小学社团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开展小学社团活动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新课改背景下使小学向品牌化、精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小学社团仍处于起步阶段,社团管理机制仍不成熟,需要管理者从多方面努力促进小学社团的发展。关键词:小学社团;管理机制;问题;对策自从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全国很多小学逐渐兴起了各种社团活动,可是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学社团管理机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只有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了,才能使得小学社团的发展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一、小学社团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小学社团是指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为实现自身发展需要,自发形成,按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体性学生组织。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小学社团越来越受到学校管理者的重视,社团种类日益增多,涉及校园文学社团、体育社团、校园广播社团、科学技术社团等等。但在目前,小学社团发展很不平衡,在管理机制上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团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质量难以保障小学社团在短期内发展迅速,很多学校为迎接教育局和各种评审工作,想方设法扩大社团规模,导致一些没有兴趣、爱好的学生

  盲目入团,违背了尊重学生意愿的要求,同时阻碍了社团的健康发展。

  2.管理制度不合理,部分社团有名无实一些社团往往在成立之初朝气蓬勃,打着提高学生素质的旗号,结果虎头蛇尾,一旦成立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逐渐衰退。在有任务时临时抓几个社团应付一下,活动也不经常组织,致使社团无法合理发展。3.自主性不强,学生难以发挥特长有些小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给予过多的管理,往往带有兴趣小组的痕迹,致使小学生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因此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就难以发挥。4.社团活动资金缺乏有力保证学校社团经费来自于学校公用经费,一些学校由于经费不足不能给予学生配备良好的资源,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社团的发展。5.社团评价及激励机制不健全一些学校不能对小学生社团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奖励表彰制度不健全,使一些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奖励,从而缺乏动力,难以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二、解决问题的对策作为小学生社团的管理者,应从全方位教育思考,在促进社团可持续发展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要在学校设立专门的社团管理机构,保障社团有序发展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社团管理中心,负责控制社团的规模和数量,还要聘任一批热衷于学生社团工作、具有特长的教师担任社团辅导员,使辅导员机制日益完善。对于辅导员的选聘,可以邀请社区、家长和离退休专家来兼职,丰富辅导员的队伍。对于申请新社团成立的审批要严格把关,设立一定的门槛,使一些优秀社团得以发展。并且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各方面教育,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2.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保障社团有序运作在各级小学社团管理中要结合实际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规范小学社团的有序工作。在社团成立之初要规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并且要定期组织各项活动与比赛,各种社团活动也要经常汇报工作,从各方面规范好社团活动。并且要循序渐进,将社团活动办得越来越好。3.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精神学校社团应该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以及家长会期间展示各个社团风采,举行多种晚会活动,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不仅使小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在各种社团中获得了应有的兴趣,并且也让家长了解了社团活动,获得了家长的大力支持。4.给予社团活动充足的经费保障学校要及时从公用经费中支出一部分用于添置新设备、新资源、

  新器械,以满足学生社团发展的需要。并且在经费使用方面要有效益意识,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在每年的经费预算中安排一部门用于小学生社团活动的发展,还要有意识地培养社团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理财能力和管理能力,给予社团发展充分的经费保障。

  5.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学校应建立合理的社团奖惩制度以规范社团发展,例如,评选星级社团、优秀社团等等,并且要给予优秀社团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于在社团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小学生奖励小红旗、小礼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社团的有序发展。三、结语小学生社团活动对于锻炼学生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社团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还可以有效避免按学科分数一刀切地培养出标准统一的学生。面对社团管理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学校管理者要成立专门的社团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给予社团足够的经费保障并且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使小学社团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障小学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实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优秀的接班人。参考文献:[1]刘在花.儿童社会智力[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2]于开莲,王银玲,译.观察儿童:儿童行为观察记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梁鹏莉.以社团建设促进小学生生命成长的价值研究:以jm小学社团建设行动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20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

  

篇五: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若干建议

  [摘要]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设好高校学生社团,在校方角度,应当正确引导并长期监督;在社团角度,应做到“三化”----管理模式科学化、管理结构团队化、管理方式人性化。[关键词]学生社团管理建议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社团作为一个需要庞大数量的内部成员组成的组织机构,其内部的管理建设直接决定这个社团的工作成效及发展前景。而学生社团的运行成效好坏直接关系到校园文化活动氛围活跃与否,因此无论是社团内部成员还是校方领导都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的管理建设。社团作为一个学生团体,其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多半来源于上一届管理人员。上一届管理者管理方式及力度将影响到下一届的管理者。又由于社团换届选举的自主性,导致社团管理者管理能力的参差不齐。站在校方角度。作为校方,应当正确引导及规范学生社团管理建设并长期监督其管理建设进行情况。校方可定期对社团主要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培训,丰富其管理理论,培养其管理能力;出台相应文件,规范社团内部管理制度。此外,校方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及监督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社团主要成员进行相应的考核;合格者给与一定鼓励,不合格者则深入培训或建议调换。站在社团角度看,社团管理建设应当做到“三化”。一、管理模式科学化从过去到现在,从国内到国外,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其管理模式一般都遵循一个模式,既金字塔模式。权限越大,人数越少,在金字塔的位置越靠上。例如古代埃及的中央集权制,或者是当今的大中小企业现状。这种模式有利于规范内部管理,但却有一个很大的弊端。越到金字塔顶端的人多半其能力越强,得到的机会越多,但处在金字塔底端的人刚刚好相反。一台电脑无论软件设施多好,当硬件配套跟不上的时候,它能发挥的作用将会很小。同样道理,一个组织中,领导工作能力再强,普通成员工作能力跟不上,这个组织能表演的舞台将大大缩小。而当前,学生社团中普遍存在这个问题。社团的负责人往往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但是也是最忙的一个,因为他并没有发挥出社团其他人员的作用,导致底层人员参与度不高,能力得不到锻炼,大多事情只能负责人亲为。这也形成恶性循环,底层人员越是参与度不高,能力越得不到提升,能力提升不了,就越参与不了社团活动。所以社团管理建设应当采取倒金字塔形式。越是底层人员就应该越重视其能力锻炼,就应该给其更多的机会。只有把基础打扎实了才能创造更多的辉煌。日本东京迪斯尼乐园。它创办至今时间并不算很长,但却创造了迪斯尼乐园的多项记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非常重视园内工作人员能力培养,尤其是基层人员能力培养。一个清洁工,扫地都能扫出十几个注意事项,所以东京迪斯尼乐园想要发展不好估计是不可能的。所以,一个社团想要良好发展,其管理模式必须科学化,也就是就必须做到倒金字塔式的管理。只有普通成员能力得到提升,社团的运行才能更有生机,此外将来的社团负责人的能力也就更有保障。二、管理结构团队化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很多社团,在以往的社团管理活动之中,社团领导者本人的作用往往被放大,而忽略团队的作用。又由于社团的负责人一般都是在校学生,受专业知识和阅历等等因素的限制,往往无法做出合理的管理决策。从而大大降低社团的运作效率。我们有很多社团平时大会小会都在喊着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要发挥团队的作用。可一到实际中就又犯了领导者大事小事统管的错。什么是团队?当我们在喊自己是一个团队的时候,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是否符合三个条件:自主性、思考性、合作性。(一)自主性首先作为一个社团,我们由若干部门组成。社团的负责人应当是做决策,分配资源。有事情,应当底下几个部门水平沟通处理,不是动不动就把社团负责人请出来,开会,协调,沟通。如果说社团负责人把手机一关,出去了,这个社团还能正常运行,这才叫一个团队。如果说一个社团负责人时不时要打电话回去指导工作,这就在给我们暗示他领导的是一群人,而不是一个团队。(二)思考性一个社团中,我们有多少创新或者议案是由底下的人提出来的呢?答案是很少。原因之一是我们的社团负责人往往喜欢用自己的经验去影响底下人的思考性。我们经常会说到,小王,我觉得这个宣传海报画的不合适;小刘,我觉得这个申报材料做的不太好;小张,我觉得这些物资整理的有欠缺。而我们底下的人一般会怎么回答。社长,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重新再弄一下。有没有人会说,社长,我从事绘画海报已经一年了,在这方面我是专家,你如果不相信我的眼光觉得我画的不合适,那请问怎么画合适呢?没有人,没有人敢这样说。我们社团的人会做的也只有按照社长意见重新再做。一个社团如果每个人都按照领导的指导办事,没有一点自主的思考性。这样的社团应该很快就淹没在校园中了。(三)合作性社团,最重要的是一个团字。社团的工作形式一般都是各部门分工合作。分工是形式,合作才是本质。很多社团工作的时候往往突出个人或者个别部门的能力,而忽略了整体的作用。导致本来是一个团体合作三下五除二就解决的事情往往要浪费很多时间、精力。日本能创造工业崛起的奇迹,美国能占据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德国能一次又一次重大打击后迅速复兴。并不是他们有多能干,而是这些国家的公民从小就有很好的合作性。符合了这三个条件才能算一个团队。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效益。三、人性化学生社团,作为一个基于学生兴趣爱好而自发组成的团体。其成员一般都是义务为社团服务的。都是凭着自己对社团的热爱和责任才坚持留在社团。所以在进行社团管理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做到人性化。我们很多社团负责人一来就摆出一副官架子。对社团内部的人也是直接命令,呼来唤去。这些都不应该出现在一个学生身上。学生社团内部的管理应当是温和的,大家在一起是互勉互励,共同进步。除了工作上的关系,大家私下来更应当是亲密的朋友。而一个负责人更应当以身作则,跟大家树立一个“亲民”“爱民”的榜样。这样才能让每一位成员感受到这个团体的爱,这个大家庭的温暖。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建设任重而道远,只有每一位关注关心社团建设的人把社团建设作为一种自己责任而勇敢的承担起来,高校社团发展的黄金时代才能到来。

  

篇六: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社团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学社团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中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是促进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我校中学生社团建设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对策来优化我校中学生社团,以发挥社团活跃校园文化、服务社会、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功效。

  一、中学生社团面临的问题

  1.中学生社团缺乏正确的导向

  社团是社会团体的简称,指的是由群众自发组织的非正式组织。由于中学生社团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发组织起来的,许多社团没有发展愿景,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有的社团活动往往是低水平的简单重复,活动层次不高,更没有远大的目标,更谈不上理想信念的培养以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2.中学生社团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中学生社团大都是由学生会自行管理,校团委进行指导,多数社团活动都是由学生自行策划、自行组织的,而由于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比较粗浅,组织活动的经验不足,加上团委会的老师因事务多,

  指导不到位,没有建立较为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得一些社团管理松散,活动流于形式,社团成员参与面不宽,大大影响了活动效果,以至于一些社团成员不愿参加活动,甚至退出社团。

  3.中学生社团活动缺乏可持续性

  由于中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和参加的,限于组织者自身能力和管理水平,在中学生社团中,社团成员的角色意识和参与意识普遍不强,较难形成一股合力;由于中学生社团是非正式组织,社团对其成员没有较强的约束力,人员大量流动的情况比较普遍;由于中学生社团在自身建设上,机构不全,分工不明,活动的开展往往比较随意,计划性差,不少活动流于形式,导致中学生社团的发展没有可持续性。

  4.社团活动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内涵

  社团成立之初,同学们信心百倍,底气十足的要“干一番事业”,随着活动陆续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了一番,没有了新点子就不再吸引人了。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抱着娱乐休闲的态度加入社团,当社团的活动满足他们的需要时就积极踊跃,当活动不适合他们的口味时就退出。社团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空泛、缺乏内涵、重形式翻新轻文

  化底蕴、重娱乐效果轻素质提高,必然使得社团由轰轰烈烈逐步走向默默无声。

  5.社团缺乏教师有效指导

  中学生还是未成年人,在学识、管理上还没有多少经验,需要老师适时的指导与帮助。相对于文学社、化学社等与学科关系紧密的社团,指导教师一般邀请学科教师,而对于大部分与学科无多大关系的社团如摄影社、京剧社、礼仪队等,则需要专业人士进行辅导。社团要么自己联系校外指导老师,要么自己摸索,这都是社团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在学校没有对社团给予足够重视的情况下,指导教师是凭职业道德义务为学生服务,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指导工作无保障。而目前,各学校均未对指导教师进行过培训,完全由指导教师自己摸索经验,也未对指导教师工作状况、效果进行过评价。

  二、改善中学生社团建设的策略与思考

  1.确立良好的社团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由于中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自愿参与的,因此开展的活动往往仅限于娱乐目的,而对于担负着教育使命的学校而言,这些由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社团是否有正确的导向,能否发挥教育功能则显

  得至关重要。在每个社团成立之初,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提出有成立该社团的意愿,通过在学生中进行调查摸底,对社团主题的价值进行探讨,以及对核心会员的考察之后,才正式宣布成立,并纳入学校社团统一管理。使社团主题具有良好的导向性,要求加入社团的学生必须视该社团的工作为己任,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奠定了实质基础。

  2.建立规范的社团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的社团管理制度,是保证中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一个没有规范管理制度的社团,就好比是一盘散沙,管理混乱,运作无序。学生社团需要在德育处和团委的直接指导下,依托校学生会社团部来管理,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社团章程,包括社团成立申请制度、社团活动定期总结、每学年社团纳新制度等等。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将学生社团的有关制度固定下来,并且能在学生会干部更迭的传送带中,每届每个学生社团都要总结社团管理的经验,为下一届社团部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提升社团文化内涵,发展社团创新能力

  社团的活动具有吸引力,才能使社团长久运营。娱乐性是许多社团具备的特征,为吸引更多同学参与,许多社团喜欢在形式上做文章,花样不断翻新,内容却经不起推敲。开始会得到众人的追捧,但活动过后索然无味,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参加的动力。社团若想长久保持活力,必须提升文化内涵。

  4.加强中学生社团自身管理

  作为社团本身,不断完善自己、练好内功,是社团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完善健全的规章,使社员分工明确、日常管理有章可循,又能调动社员积极性,提高社团凝聚力和活力。为保证社团顺利发展,社团内部应制定适合本社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社团章程,细化纳新、出勤、例会、权力、义务、干部选拔、考评、奖励、总结等方面内容,通过活动使社员熟悉了解本社的各项规定,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伴随社团活动的开展,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社团制度也要不断作调整,在实践中修改完善。

  总之,社团建设是在摸索中前进,希望本文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从而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真正发展。

  作者介绍:徐志萍,女,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系xx级教育硕士;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生物教师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内容仅供参考

  

篇七: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创新模式首先高校要加强对社团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深化对社团的整体认识加强全体师生的思想建设充分了解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各方面共同参与协调配合保障有力的局面真正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细处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李嘉琦来源:《山东青年》2019年第03期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以共同兴趣爱好为基础而进行自主活动的组织,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独立性、目的性等特点。高校社团能够很好的迎合时代发展需求,推动当前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本文试图结合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社团管理

  高校社团作为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社团数量也不断上升,这些就对社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而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

  一、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团认识程度不够深入

  从根本上来说,学校层面对社团的理解不够准确到位,没有全面深入了解社团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对于进一步加快社团建设、管理和研究等方面的意识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到社团所能发挥出的积极作用。许多高校仅仅将社团当做一种校园的娱乐活动,在处理方式上,处于“放养状态”,造成当前社团管理存在一定的混乱。

  另外,社团成员也缺乏对社团的深度认识,只是将社团当做一个经历,可能在经历过最初的新鲜感之后就将其抛到脑后,缺乏一定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这就导致很多社团活动无法按照预期设想开展,社团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二)社团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1.社团考核目标不合理

  一方面,学校没有对社团日常管理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一些评价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对社团的综合价值进行考量,这同样也是造成高校没有足够认识社团的一个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学校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考核标准执行,对于考核成绩,存在由考核者直接决定的情况,感情等一些外在因素不可避免的会影响考核的公平公正,进而造成社团之间的不良竞争。

  2.高校對社团协调不充分

  有些高校成立了社团联合会,但没有正确定位其具体职能,只是单纯地尝试用各式各样的条文规定对社团进行严格管理,缺乏服务的意识和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很难满足社团的正常需求。同时,一些校级社团往往会涉及到多个院系,在进行组织选拔等方面可能存在着一些难题,而社团联合会也会因为缺少实际意义上的权利而无法进行有效协调。

  3.社团基础保障不到位

  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开始重视社团活动,加大对其投资力度及场地建设,但因社团数量和活动规模的日益增大,很难满足全部学生对社团活动的需求。当前,很多社团的经费还是主要来自于社费的收取,而这部分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足以支撑起社团的活动支出,导致社团活动质量难以保证。除此之外,因为学校规划等原因很少有社团拥有固定的活动场地,这同样也导致了社团活动数量的减少。而这些问题无法单纯依靠学生社团自身解决,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共同扶持、协调解决。

  4.社团评价及激励机制不完善

  学生社团一旦审批通过,是否定期举办活动或者能否保证质量开展活动都需要学校进行定期考核评价,一是为了对社团进行管理监督,二是能够使社团有一个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机会。而单纯的考核评价,并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社团的发展,还需要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在考核评价的同时,能够对一些优秀突出的社团进行奖励,提高社团的积极主动性,以点带面,推动社团整体的进步与提升。

  (三)社团发展结构有所失衡

  随着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多元化发展,高校学生社团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分为理论学习型社团、学术科技型社团、社会公益型社团和文艺体育型社团。而大学生在最初加入社团时,大多都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很多学生优先选择了文艺体育型社团或者社会公益型社团,然后才是一些学科专业类的社团,社团之间的发展也因此开始逐渐不平衡,出现失调的现象。

  此外,在社团成员结构上,也出现了分层情况:大部分的社团成员都是本科一、二年级的学生,三、四年级的学生相对很少,这就造成了社团成员以及干部水平上出现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团的持续发展。

  (四)社团自身目标定位缺乏高度

  一是从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来看,有一些学生社团会注重自身活动的创新,广纳贤言,不断丰富,充分调动起社团成员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而有一部分学生社团,沿用多年的传统活动,简单组织,缺乏吸引力,使社团成员之间逐渐失去凝聚力。

  二是从学生社团的活动范围来看,一部分社团会树立良好的发展观念,能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投身社会,使他们在丰富经历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自我,起到社团自身应有的促进作用。而有一部分社团缺乏长远规划,没有树立通过社团培养人的理念,开展的活动也缺乏一定的现实意义,造成社团成员对社团逐渐失望直至放弃。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创新模式

  首先,高校要加强对社团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深化对社团的整体认识,加强全体师生的思想建设,充分了解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各方面共同参与、协调配合、保障有力的局面,真正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细处。除此之外,高校学生社团自身也要足够重视,积极创新社团的发展模式,并通过新的社团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对社团的管理,明确社团的发展目标与方向,使社团成员凝聚一心、共同努力,推动社团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学校要加强对社团的保护机制,将学生社团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计划,积极推动社团队伍、体制机制、经费投入、阵地建设和战略规划等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社团都要完善对学生社团骨干的选拔,同时,对于有意愿的、有潜力的、有能力的、积极上进的社团成员进行重点指导及培养,真正发挥他们自身的价值,使他们起到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

  再次,打造学生社团精品化活动。一方面既要创新活动内容,利用新媒体手段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社团的知名度,以便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另一方面也要创新活动形式,注重高品质的学生社团活动,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社团活动的整体水平。此外,也要重视学生社团的内涵式发展,积极探寻、准确定位学生社团自身的文化内核,使学生社团文化能够有所积累和沉淀。

  最后,从学校到学院都要重视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社团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学生自身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挥指导教师在学生社团中组织引导和活动指导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学生社团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在引导和指导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社团,关注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动态,把握全局和方向,促进学生社团的“百花齐放”。

  三、总结

  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对于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高校精神文化氛围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学生社团的管理又是重要的一环,希望文章中的分析可以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TheFormsofCapital.BourdieuP,RichardsonJ.HandhookofTheorvandResearchfortheSociologyofEducation.1985

  [2]王运东,刘桂宇.社会管理理念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3(09):102-105.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组编,2005

  [4]张金学,张宝歌,李旭中.地方区域高校联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牡丹江地区6所高校跨校协作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1-4.

  

篇八: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社团缺少必要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一)社团缺少长期规划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及明确的培养目标。(二)社团文化的出发点大都满足社团成员的兴趣爱好上,忽视了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那么社团的质量,教育性,创造性等都不行。(三)社团缺乏总体规划工作的系统性和计划的延续性,对活动的创意,培养目标,活动宗旨等没有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再加上经费的不足,指导老师的缺乏,使得社团活动流于简单的形式,在低水平上徘徊。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必要的资金投入,往往使得学术研究停在较低的层面,缺乏深度,难以担当引领社团文化的重担。2、必须明确社团的发展方向:激发潜能,发挥特长,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把学生社团建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时间平台,让同门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和综合素质。3、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社团文化精神,通过演讲,竞赛,讲座等等方式来对成员进行培训,提高社团管理干部和社员的整体整体素质。不断加强社团干部与社员的凝聚力,在社团内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团文化精神,积极营造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社团文化,以人格人品,才能才华和良好的集体氛围增强社员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就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到内塑精神,外属形象。

  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社团管理体制及内部运转体制不够完善,组织松散,缺乏凝聚力。学生社团是志向、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性

  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张扬个性,扩大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也是共青团工作延伸的重要载体。[1]深入做好学生社团工作,对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一.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状况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一直保持着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近期,我们对高校的学生社团骨干、一般成员和部分老师以及有关

  管理人员做了专项调查。调查形式有:匿名问卷调查、上网查询、

  抽样分析和座谈等,然后对调查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对我

  省高校学生社团的概况有了进一步了解。

  1.学生社团的数量规模,从人数和类别来看;呈现出百花齐放、

  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各校学生社团规模的大小,一般在20个左右,

  多则30、40,少则10个左右,而规定各社团的规模必须35人以上,

  一般而言其成员大都是百十人上下,约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15%;高

  校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学艺术、体育健身、

  志愿服务、综合等六类。这些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

  技能的锻炼成熟,能力的提高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

  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的重要阵地,成为大学校园中最活跃、最丰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2.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总体来看,呈现出参与的

  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自愿性、活动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自愿性表现在,加入社团与否,实全由自我决定,社团成员自愿聚集在一起。[3]这种在共同兴趣、爱好基础上形成的社团组织,能促使学生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积极主动探寻新的知识领域。同时,学生社团组织机构比较松散,对成员没有强制的约束力,有相对宽松活泼,畅所欲言,平等相处的良好氛围。灵活性则指社团活动可以定期举行,也可以不定期举行,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走向社会。正是这种自愿参与,活动灵活的特点,适应了当前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规律,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学生社团另一特点就是开放性。社团成员结构打破了院、系、专业和年级界限,具有不同知识结构,本科生、专科生、进修生等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纵横交错的学生交流;并且由于共同的定向、爱好和兴趣,使社团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发展态势。呈现出由以兴趣型为主向兴趣型和务实型并重转变,由人文型为主向人文型和科研型并重转变的趋势。最近几年来,大学生参加社团逐渐从纯粹的兴趣到现在的“兴趣+务实”转变。面对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社会,他们的目光不再是单纯希望在社团这个群体丰富自己的生活,更希望能在社团活动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社会竞争力,是当代大学生的求实态度。过去的学生社团更多地注重人文知识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满足于人文氛围的营造。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大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掌握扎实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

  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性,所以他们不再满足于社团活动的文化层面,而是注重将科技元素充实到学生社团的文化内涵,以促进自身的成才。于是,高校中的各类学术研究协会、科技协会和科技创业团队正悄然兴起。

  4.学生社团活动的覆盖范围。形成了由校园型向社会型扩展的态势。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区域,过去是以校园为主,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化趋势的深入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与社会需求接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认识到,在校期间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累一定的社会阅历,培养锻炼各方面的社会技能,对于缩小校园与社会的距离,对于缩小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距离,将来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非常重要。因此,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不再局限于校园,逐步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于是,家教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等学生社团应运而生,已经成为大学生与社会保持联系的常规载体。

  二.学生社团发展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加强大学生社团管理和科技创新的改革发展,事关大学生群体,大学老师群体和校方管理者三个方面。虽然近几年来高校学生社团健康、蓬勃发展,在满足广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在调查中还是发现高校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从大学生群体的角度进行分析:1.大学生对科技创新与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的关系缺乏理性认识,参与热情逐年降温,没有持之以恒。A.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的年龄

  

篇九: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社团干部领导能力高校学生在共同兴趣观念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宗旨和原则按照一定章程自愿自发组织起来的具有相对固定成员和特定活动范围的组织即形成高校学生社团这是培养高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发挥着思想教育群体凝聚教育导向心理调适社会教化等功能

  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策略

  摘要:文章在对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从部门管理和内部建设两个角度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管理措施,如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活动经费、提升活动质量、提高社团干部领导能力等。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服务意识;社团干部领导能力

  高校学生在共同兴趣、观念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宗旨和原则,按照一定章程自愿自发组织起来的具有相对固定成员和特定活动范围的组织,即形成高校学生社团,这是培养高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发挥着思想教育、群体凝聚、教育导向、心理调适、社会教化等功能。

  一、当前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松散,指导不力高校学生社团数量庞大,挂靠单位对其管理多停留在宏观指导层面,申请、审批、报告把关不严,无法掌握社团及其活动,因而无法监督,失控现象普遍;主管单位对其考核、监督、晋级、注销和奖励工作不规范。社团之间缺乏联系和交流,处于无序竞争状态,社团管理部门过多、职责不明确、协调不够,呈现出多头管理或校系两级管理机构不协调的现象。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工作一般是公益义务性质,担任指导教师并没有报酬,或者报酬很低,社团管理办法中,对指导教师的责、权、利缺乏明确的规定,对指导老师的考评奖励机制不健全,这就无法从根本上调动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二)经费不足,场地欠缺许多高校在年度计划预算中,社团经费划拨数量很少或根本就没有。社会赞助费不确定,社团运行就只能依靠象征性的会费收入。即使这一块也牢牢掌控在社团管理部门手中,社团活动反馈的经费少而又少。这直接制约着社团正常工作的开展及活动质量的提高。社团活动的设备奇缺,如没有乐器、演出服等,很多活动都需要会员自带设备才能开展起来。社团活动场地无保证、设施不健全,导致无法展现社团特色。

  (三)定位不准,机制不善社团没有明晰的发展方向和准确的定位,缺乏凝聚力和影响力。加强自身建设意识不够,缺乏创新意识,竞争机制不强,盲目发展,无长远规划。建立起来的章程及管理制度,大多流于形式,未能有效执行,严格管理。学生在社团中不受任何约束,来去自由,不利于社团活动的开展。社团内部机制不够完善,注重短期效益,急功近利,缺乏整体策划,盲目追求规模,社团更迭频繁,人员流动快,稳定性差。(四)活动单一,虎头蛇尾目前,虽然社团类型众多,但活动方式大同小异,活动内容较为单一,通常是举办讲座,组织舞会、散发传单等,缺乏一定的新意与影响力,不利于社团的进一步发展。大部分社团核心成员忽视传统的承袭和新老成员衔接,只重视自己在任期间的活动成绩,而不关心社团整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造成社团活动忽冷忽热,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五)会员流失、昙花一现社团组织活动时没有采取区别措施,非会员与会员都可参加,有时社团为招收更多会员往往会照顾非会员的利益,致使会员感觉自己与非会员的区别仅在于交了会费而已,因而大呼上当而不告而别,这会加剧社团的衰落。不少社团在成立之初,搞得轰轰烈烈,但很快就销声匿迹,即不能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社团的核心成员不关心对下一任核心成员的培养,以致社团后劲不足、一蹶不振。

  二、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管理策略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社团地位,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传统认为,社团作为非正式组织可有可无。新形势下加强社团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和新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要把社团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布局,让其成为思想教育工作和校园文明建设主力军和主阵地,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社团工作中的思想上、组织上的领导作用和具体活动的指导作用。

  社团主管部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意识,主动出击,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关心其发起、成立和发展、壮大,把阶段目标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运筹帷幄,扬长避短,努力使学生社团的优势与特色最大化;在提供咨询、亲临指导、经费投入和解决突出问题等方面不遗余力,在热情和周到的服务之中体现主动管理;从环节上讲,要做到主动设计、主动规划、主动指导、主动考核。社团主管部门要正确处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就必须改变对社团统得过死、抓得过紧的现状,变指挥为指导,实施目标管理,用系统、整体、恰当的目标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体现学生在社团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存在价值,以最小的管理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二)加强制度建设,掌握指导艺术,完善激励和淘汰机制社团管理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主管部门讲,包括:建立工作报表制度,即社团定期以报表的形式向主管部门报告工作动态,主管部门根据报表,对所反映出的社团日常工作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加以解决;建立社团重大活动申报制度,即对于社团组织跨校区、非常规、有社会力量参与的活动等,必需在活动之前向主管部门提交活动报告,经过审定后方可开展;建立并完善校级学生社团联合会,负责全校学生社团各项工作的协调、筹划、落实、考核和监督;建立健全社团教育培训与素质测评制度。指导教师是社团的关键,要选聘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擅长做学生工作、组织管理能力丰富的教师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督促落实检查指导教师的工作情况并与年度评优、职称评审、工作量等挂钩,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解决了指导教师仅停留在申请书上、挂而不导的问题。学校要定期对学生社团的班子、制度、活动、组织、档案管理、会员参与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全面评价,对于突出表现者进行表彰嘉奖和重点支持,对不合格的社团勒令整改甚至注销,为社团发展创造动力。(三)确保活动经费,提供场地设施,构建社团运行平台广开财源,变单一渠道为多渠道,在会费收入、学校预算经费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吸纳社会各界的赞助资金、争取社会支持,实现社团和赞助单位双赢。建立项目审批、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社团活动的策划方案,由社团主管部门部和指导老师统一审批;会员费、赞助费等由财务处设立专门账号,专户管理,活动经费由团委统一审核,保证资金规范使用;财务内部公开,财务管理透明化;建立检举制度,做好财务监督工作。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场所,必要时建造一些活动场所并供给办公设施、器械设施,如桌椅、橱柜等,这为社团开展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四)提升活动质量,打造名牌社团,增强竞争力和吸引力社团要牢抓活动质量这一生命线,准确定位和科学规划,搞好策划,建立巩固各种日常活动阵地,力求出精品、上档次,注重实效。利用现代传媒,制作自己的网页,依托互联网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努力反映社团风貌、展现社团风采,树立社团良好形象。品牌意识是一种现代管理理念,具体体现是争创名牌。名牌社团即发挥个性、寻求特色、产生品牌效应以实现持久延续、开拓创新、滚动发展的社团,这是参与社会竞争的需要,是调动大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需要,是增强社团竞争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需要。(五)激励社团会员,抓好选训环节,提高社团干部领导能力会员是社团发展的基本力量,在管理中要相信会员、重视会员,给予其施展能力的舞台,开发会员潜能。激励有荣誉激励、物质激励两方面,前者如颁发证书、表扬、嘉奖等,后者如实物奖品、现金等。正激励也要与负激励结合起来,以赏罚分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社团干部是社团的核心,其领导水平直接关系到组织活动的成败、组织活动效率的高低和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否。社团干部应具备以下素质和意识:政治素质,即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管理素质,即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力、果断的决策力、公正的协调力、周密的计划力、灵活的应变力等;心理素质,即具有良好的认知、决策和组织活动等心理素质;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即要甘于奉献,努力为社团成员锻炼和施展才干创造机会;务实精神和效率意识,即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讲求工作效率,不追求花架子、不爱慕虚荣。要将社团干部纳入到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不断培养一批具有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的社团骨干,从而为社团的建设提供组织保证。要对现有社团干部定期地进行培训、考核,有计划地举办学生社团干部研讨班,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咨询,帮助他们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社团工作的管理水平。同时,要求每个社团的主要负责人推荐2~3名该社团干部作为下任主要干部的后备人选,这些人员要尽早熟悉自己的角色,以便将来顺利地完成交接。

  参考文献[1]刘龙洲.大学生社团问题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2).[2]曹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转型探讨[J].河西学院学报,2005,(6).[3]胡德岭.高校社团文化功用辨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7).

  [4]唐雪莲.高校社团管理的有效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5]程为民,等.大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之我见[J].现代农业科学,2008,(1).

  

篇十: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社团缺少必要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一)社团缺少长期规划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及明确的培养目标。(二)社团文化的出发点大都满足社团成员的兴趣爱好上,忽视了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那么社团的质量,教育性,创造性等都不行。(三)社团缺乏总体规划工作的系统性和计划的延续性,对活动的创意,培养目标,活动宗旨等没有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再加上经费的不足,指导老师的缺乏,使得社团活动流于简单的形式,在低水平上徘徊。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必要的资金投入,往往使得学术研究停在较低的层面,缺乏深度,难以担当引领社团文化的重担。2、必须明确社团的发展方向:激发潜能,发挥特长,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把学生社团建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时间平台,让同门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和综合素质。3、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社团文化精神,通过演讲,竞赛,讲座等等方式来对成员进行培训,提高社团管理干部和社员的整体整体素质。不断加强社团干部与社员的凝聚力,在社团内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团文化精神,积极营造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社团文化,以人格人品,才能才华和良好的集体氛围增强社员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就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到内塑精神,外属形象。

  4、社团管理体制及内部运转体制不够完善,组织松散,缺乏凝聚力。学生社团是志向、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性

  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张扬个性,扩大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也是共青团工作延伸的重要载体。[1]深入做好学生社团工作,对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一.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状况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一直保持着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近期,我们对高校的学生社团骨干、一般成员和部分老师以及有关

  管理人员做了专项调查。调查形式有:匿名问卷调查、上网查询、

  抽样分析和座谈等,然后对调查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对我

  省高校学生社团的概况有了进一步了解。

  1.学生社团的数量规模,从人数和类别来看;呈现出百花齐放、

  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各校学生社团规模的大小,一般在20个左右,

  多则30、40,少则10个左右,而规定各社团的规模必须35人以上,

  一般而言其成员大都是百十人上下,约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15%;高

  校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学艺术、体育健身、

  志愿服务、综合等六类。这些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

  技能的锻炼成熟,能力的提高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

  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的重要阵地,成为大学校园中最活跃、最丰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2.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总体来看,呈现出参与的

  自愿性、活动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自愿性表现在,加入社团与否,实全由自我决定,社团成员自愿聚集在一起。[3]这种在共同兴趣、爱好基础上形成的社团组织,能促使学生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积极主动探寻新的知识领域。同时,学生社团组织机构比较松散,对成员没有强制的约束力,有相对宽松活泼,畅所欲言,平等相处的良好氛围。灵活性则指社团活动可以定期举行,也可以不定期举行,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走向社会。正是这种自愿参与,活动灵活的特点,适应了当前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规律,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学生社团另一特点就是开放性。社团成员结构打破了院、系、专业和年级界限,具有不同知识结构,本科生、专科生、进修生等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纵横交错的学生交流;并且由于共同的定向、爱好和兴趣,使社团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发展态势。呈现出由以兴趣型为主向兴趣型和务实型并重转变,由人文型为主向人文型和科研型并重转变的趋势。最近几年来,大学生参加社团逐渐从纯粹的兴趣到现在的“兴趣+务实”转变。面对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社会,他们的目光不再是单纯希望在社团这个群体丰富自己的生活,更希望能在社团活动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社会竞争力,是当代大学生的求实态度。过去的学生社团更多地注重人文知识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满足于人文氛围的营造。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大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掌握扎实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

  性,所以他们不再满足于社团活动的文化层面,而是注重将科技元素充实到学生社团的文化内涵,以促进自身的成才。于是,高校中的各类学术研究协会、科技协会和科技创业团队正悄然兴起。

  4.学生社团活动的覆盖范围。形成了由校园型向社会型扩展的态势。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区域,过去是以校园为主,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化趋势的深入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与社会需求接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认识到,在校期间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累一定的社会阅历,培养锻炼各方面的社会技能,对于缩小校园与社会的距离,对于缩小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距离,将来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非常重要。因此,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不再局限于校园,逐步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于是,家教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等学生社团应运而生,已经成为大学生与社会保持联系的常规载体。

  二.学生社团发展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加强大学生社团管理和科技创新的改革发展,事关大学生群体,大学老师群体和校方管理者三个方面。虽然近几年来高校学生社团健康、蓬勃发展,在满足广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在调查中还是发现高校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从大学生群体的角度进行分析:1.大学生对科技创新与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的关系缺乏理性认识,参与热情逐年降温,没有持之以恒。A.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的年龄

  比较小,层次比较低,多为低年级学生,其中一年级者又居多(他们参加社团的动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占受到调查总人数72.1%,即占绝对数,而且呈低年级向高年级逐年递减的态势。如大三、大四,特别是研究生的比例较小,仅占2.3%。B.认为加入学生社团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者,所占比例仅为20.6%。

  2.社团成员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没有真正到位,甚至有各种模糊,甚至有错误的看法。A.学生认为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非常重要,应当积极参与者占受调查总人数的42.3%。B.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参与科技活动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5.3%。C.学生认为缺乏科研兴趣和基础者占调查总人数的32.8%。D.学生认为专业课压力太大者和英语过级压力太大者占调查总人数的35.6%。

  3.学生社团的活动规律不够正常,制度缺乏和管理不善,成员参与活动缺乏主动性。据统计,每学期开展一次到二次活动的社团比例为32.5%,认为社团制度缺乏者占24.3%,认为社团干部水平不高和管理不善者所占比例为39.2%。

  4.学生本人参与科技活动的形式有:其中小发明、小制作和技术转让所占比例为23.5%,参与科技成果推广和科技产品维修服务者,所占比例为30.7%。参加学校、市局和国家级举办的高校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者,所占比例为12.1%。其中获奖的几率较低,获奖的等级也不高,能参加大学生全国“挑战杯”的作品更是少得可怜。

  5.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当中,学生对学校学生科技创新现状的评价不高,其中:认为良好占10.8%,认为较好占8%,

  认为较差的占52.3%,认为很差占28.9%。6.现有的20多个学生社团,彼此之间基本上没有横向联系,仅仅

  停留在学校组织的少数大型活动层面上,或者局限于社团主要骨干的一般性交际应酬,甚至少数社团的领导有时会为各自的某些利益,缺乏精诚合作和平等竞争的意识,从而造成互相攻击、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还有的社团活动不够稳定,缺乏持久生命力。相当一部分的社团活动存在着忽冷忽热,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对社团核心人物的依赖性过大。社团核心成员在位时,重视活动是轰轰烈烈,而忽视必要衔接,以至核心成员离伍,社团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终结。一些社团成立时招收会员无条件限制,来者不拒,致使社团成员之间层次不一,缺乏梯队建设,使社团发展后劲不足。

  其次,从老师参与大学生社团管理和科技创新的角度分析:1.大学生社团活动和科技创新没有老师指导和老师不力者排在首

  位,占调查总数的48%。2.要求聘请德才兼备的指导老师,占受调查总数25.5%。3.不少老师觉得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科研任务压力大、任务重,没

  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介入学生社团活动,更谈不上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4.一些教师感到学校与系部对该项工作没有长期系统的计划,且有关政策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管理竞争机制,而且在经费、场地、设备、计算工作量等方面扶持的力度也不明确,因此造成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5.一些管理部门的领导认为:学校的部分单位领导和一些教师对于大学生社团建设和科技创新都没有明确的认识,片面强调社团的自主性活动原则,采取的往往是被动应付,甚至敷衍的态度,任其自我发展。

  最后,从学生社团自身发展和校方管理的角度分析:学生认为社团经费缺乏,活动场地不足是阻碍和制约社团发展

  的占56.8%。学生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大对社团的投资占58.1%。虽然不少学生社团正在尝试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活动并取得明显的成效,但经费不足仍是目前制约学生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学生社团绝大部分筹资能力薄弱,使社团发展受到限制。在活动场地方面,除一小部分社团有固定场所以外,绝大部分没有固定的场所,这给社团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不利活动的管理和策划,这也是一些社团昙花一现的主要原因。

  三、加强学生社团管理,不断完善社团建设的对策。高校共青团、学生会组织一定按照党的要求承担对学生的指导、服务、管理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在学生社团建设的核心作用,经常研究社团工作,把握社团发展的规律,争取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争取政策,完善机制,抓好队伍,推动高校社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学校各级领导首先高度认识大学生社团管理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要切实转变观念,不能使社团管理仅停留在自娱自乐的文娱体育活动上,也不能满足于学雷锋、做好事、家电维修等一般性

  社会服务上,而应聚集于科技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科技含量和创新点方面,力求将科技活动的普及与提高,精英教育与通才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领导者应当增强管理和服务意识,认真制订长期和全面的规划,明确工作目标。

  2.学校应当进一步加大学生社团,尤其是科技创新的经费投入,建立和完善创新实践学分制,科研专案攻关的招投标制。师生与企事业单位科研横向合作制度等制度,以教学科研课题立项的形式,给予承担科研项目师生的优惠。要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聘请德才兼备的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实行责、权、利相配套,教学工作量,业务考核与职称评定相结合的鼓励措施,从而以点到面,逐步形成群体效应。

  3.在指导和管理学生社团时,首先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促进各类社团的有序发展。特色出材,特点出效益。一个社团生命力的强盛与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团是否有自己的特色工作,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应立足于创办、发展有特色的学生社团。要针对各类学生社团的特点及其生存与发展的不同规律,进行分类指导,要按照“大力支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性社团,积极倡导志愿者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原则。指导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既要在重大问题上严格把关,又要在活动的具体实施中放开学生的手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推动多领域、多层次,各具特色的社团工作局面形式。同时,要加强各大学生社团的交流,积极引导“邓小平理论研究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协会的优势,带动高校学生社团共同发展。

  4.规范管理,抓好骨干,推动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高校团组织要着力抓好四项工作。第一,要健全学生社团各项管理制度,使学生社团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学生社团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第二,要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科学合理配置,因势利导,量体裁衣,使有关学生加入适合其本人发展的相关社团,提高自觉性,克服盲目性,防止学生社团出现低年级热情高涨,高年级一落千丈。第三,要适当稳定好社团的骨干队伍,抓好新老骨干的成员搭配,搞好传、帮、带,要防止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发生。第四,要加强社团的规范管理,避免出现因管理或监督不到位而导致社团“出轨”的现象,同时还要争取学校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给社团发展提供经费、场地、设施等必要条件,这样才能促进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

  社团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社团衰,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作为自发性群众组织,在个性化与流行化并存的时代里,越来越彰显出它存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它在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提升学生人格方面发挥它独特的积极作用。我们要立足于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人才的全局战略高度,与时俱进,务实创新,重视学生社团工作,谋划学生社团工作,加强社团管理,支持学生社团发展,让各级各类高校学生社团真正走上健康、规范、有序、有效的正常发展之路。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要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品位,鼓励社团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广大的社会空间中寻求生存和发展,展示自身价值,塑造社团形象。这些品牌社团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校园特色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大学生在一个优秀的团队中,长期的实践和与他人的切磋、协作不断提升着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社团中浓厚的人文气息也促进着自身思想政治修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品牌社团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无疑为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二)三、建立和健全学生社团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

  (一)成立社团管理中心,由专人负责,全校的学生社团均纳入社团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以加强对社团的宏观引导和有效管理,确保社团的健康发展。(二)把好三个关,即社团成立审批关、社团负责人资格审核关和社团活动内容审查关。(三)要制定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有关社团经营的理念、策略、领导与沟通;社团未来发展的近期、中期、长期目标;以及招新、迎新、训练、成果展、出版、成员大会、改选大会、经费申报、送旧、监察制度、财务制度、档案建立与管理、成立社友会等活动,都要整体全面规划,认真执行,从而使社团明确工作的目标,做到有章可循,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四)构建合理结构。以兴趣型为主向兴趣型和务实型并重转变;由人文型为主向人文型和科研型并重转变;要大胆放手,留有空间,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构建社团发展的合理结构。日常活动开展中,按照“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积极鼓励科技服务型社团,培育充实社会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的方针进行分类指导。(五)要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制定干部岗位责任制及考核细则和奖惩措施,重点扶持科研学术性团体,定期检查评比,在各方面完善社团星级评定,及时整顿,优胜劣汰,确保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总之,高校的学生社团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其建设与发展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但随着社会对高校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关注、对社团建设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并在高校党、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高校学生社团必将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新世纪高校的一道亮丽

  

篇十一: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李嘉琦来源:《山东青年》2019年第03期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以共同兴趣爱好为基础而进行自主活动的组织,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独立性、目的性等特点。高校社团能够很好的迎合时代发展需求,推动当前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本文试图结合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社团管理

  高校社团作为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社团数量也不断上升,这些就对社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而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

  一、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团认识程度不够深入

  从根本上来说,学校层面对社团的理解不够准确到位,没有全面深入了解社团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对于进一步加快社团建设、管理和研究等方面的意识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到社团所能发挥出的积极作用。许多高校仅仅将社团当做一种校园的娱乐活动,在处理方式上,处于“放养状态”,造成当前社团管理存在一定的混乱。

  另外,社团成员也缺乏对社团的深度认识,只是将社团当做一个经历,可能在经历过最初的新鲜感之后就将其抛到脑后,缺乏一定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这就导致很多社团活动无法按照预期设想开展,社团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二)社团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1.社团考核目标不合理

  一方面,学校没有对社团日常管理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一些评价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对社团的综合价值进行考量,这同样也是造成高校没有足够认识社团的一个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学校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考核标准执行,对于考核成绩,存在由考核者直接决定的情况,感情等一些外在因素不可避免的会影响考核的公平公正,进而造成社团之间的不良竞争。

  2.高校對社团协调不充分

  有些高校成立了社团联合会,但没有正确定位其具体职能,只是单纯地尝试用各式各样的条文规定对社团进行严格管理,缺乏服务的意识和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很难满足社团的正常需求。同时,一些校级社团往往会涉及到多个院系,在进行组织选拔等方面可能存在着一些难题,而社团联合会也会因为缺少实际意义上的权利而无法进行有效协调。

  3.社团基础保障不到位

  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开始重视社团活动,加大对其投资力度及场地建设,但因社团数量和活动规模的日益增大,很难满足全部学生对社团活动的需求。当前,很多社团的经费还是主要来自于社费的收取,而这部分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足以支撑起社团的活动支出,导致社团活动质量难以保证。除此之外,因为学校规划等原因很少有社团拥有固定的活动场地,这同样也导致了社团活动数量的减少。而这些问题无法单纯依靠学生社团自身解决,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共同扶持、协调解决。

  4.社团评价及激励机制不完善

  学生社团一旦审批通过,是否定期举办活动或者能否保证质量开展活动都需要学校进行定期考核评价,一是为了对社团进行管理监督,二是能够使社团有一个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机会。而单纯的考核评价,并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社团的发展,还需要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在考核评价的同时,能够对一些优秀突出的社团进行奖励,提高社团的积极主动性,以点带面,推动社团整体的进步与提升。

  (三)社团发展结构有所失衡

  随着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多元化发展,高校学生社团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分为理论学习型社团、学术科技型社团、社会公益型社团和文艺体育型社团。而大学生在最初加入社团时,大多都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很多学生优先选择了文艺体育型社团或者社会公益型社团,然后才是一些学科专业类的社团,社团之间的发展也因此开始逐渐不平衡,出现失调的现象。

  此外,在社团成员结构上,也出现了分层情况:大部分的社团成员都是本科一、二年级的学生,三、四年级的学生相对很少,这就造成了社团成员以及干部水平上出现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团的持续发展。

  (四)社团自身目标定位缺乏高度

  一是从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来看,有一些学生社团会注重自身活动的创新,广纳贤言,不断丰富,充分调动起社团成员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而有一部分学生社团,沿用多年的传统活动,简单组织,缺乏吸引力,使社团成员之间逐渐失去凝聚力。

  二是从学生社团的活动范围来看,一部分社团会树立良好的发展观念,能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投身社会,使他们在丰富经历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自我,起到社团自身应有的促进作用。而有一部分社团缺乏长远规划,没有树立通过社团培养人的理念,开展的活动也缺乏一定的现实意义,造成社团成员对社团逐渐失望直至放弃。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创新模式

  首先,高校要加强对社团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深化对社团的整体认识,加强全体师生的思想建设,充分了解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各方面共同参与、协调配合、保障有力的局面,真正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细处。除此之外,高校学生社团自身也要足够重视,积极创新社团的发展模式,并通过新的社团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对社团的管理,明确社团的发展目标与方向,使社团成员凝聚一心、共同努力,推动社团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学校要加强对社团的保护机制,将学生社团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计划,积极推动社团队伍、体制机制、经费投入、阵地建设和战略规划等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社团都要完善对学生社团骨干的选拔,同时,对于有意愿的、有潜力的、有能力的、积极上进的社团成员进行重点指导及培养,真正发挥他们自身的价值,使他们起到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

  再次,打造学生社团精品化活动。一方面既要创新活动内容,利用新媒体手段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社团的知名度,以便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另一方面也要创新活动形式,注重高品质的学生社团活动,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社团活动的整体水平。此外,也要重视学生社团的内涵式发展,积极探寻、准确定位学生社团自身的文化内核,使学生社团文化能够有所积累和沉淀。

  

篇十二: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在活动场地方面除一小部分社团有固定场所以外绝大部分没有固定的场所这给社团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不利活动的管理和策划这也是一些社团昙花一高校共青团学生会组织一定按照党的要求承担对学生的指导服务管理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在学生社团建设的核心作用经常研究社团工作把握社团发展的规律争取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争取政策完善机制抓好队伍推动高校社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社团缺少必要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一)社团缺少长期规划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及明确的培养目标。(二)社团文化的出发点大都满足社团成员的兴趣爱好上,忽视了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那么社团的质量,教育性,创造性等都不行。(三)社团缺乏总体规划工作的系统性和计划的延续性,对活动的创意,培养目标,活动宗旨等没有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再加上经费的不足,指导老师的缺乏,使得社团活动流于简单的形式,在低水平上徘徊。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必要的资金投入,往往使得学术研究停在较低的层面,缺乏深度,难以担当引领社团文化的重担。2、必须明确社团的发展方向:激发潜能,发挥特长,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把学生社团建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时间平台,让同门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和综合素质。3、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社团文化精神,通过演讲,竞赛,讲座等等方式来对成员进行培训,提高社团管理干部和社员的整体整体素质。不断加强社团干部与社员的凝聚力,在社团内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团文化精神,积极营造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社团文化,以人格人品,才能才华和良好的集体氛围增强社员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就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到内塑精神,外属形象。

  4、社团管理体制及内部运转体制不够完善,组织松散,缺乏凝聚力。学生社团是志向、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性

  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张扬个性,扩大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也是共青团工作延伸的重要载体。[1]深入做好学生社团工作,对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一.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状况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一直保持着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近期,我们对高校的学生社团骨干、一般成员和部分老师以及有关

  管理人员做了专项调查。调查形式有:匿名问卷调查、上网查询、

  抽样分析和座谈等,然后对调查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对我

  省高校学生社团的概况有了进一步了解。

  1.学生社团的数量规模,从人数和类别来看;呈现出百花齐放、

  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各校学生社团规模的大小,一般在20个左右,

  多则30、40,少则10个左右,而规定各社团的规模必须35人以上,

  一般而言其成员大都是百十人上下,约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15%;高

  校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学艺术、体育健身、

  志愿服务、综合等六类。这些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

  技能的锻炼成熟,能力的提高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

  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的重要阵地,成为大学校园中最活跃、最丰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2.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总体来看,呈现出参与的

  自愿性、活动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自愿性表现在,加入社团与否,实全由自我决定,社团成员自愿聚集在一起。[3]这种在共同兴趣、爱好基础上形成的社团组织,能促使学生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积极主动探寻新的知识领域。同时,学生社团组织机构比较松散,对成员没有强制的约束力,有相对宽松活泼,畅所欲言,平等相处的良好氛围。灵活性则指社团活动可以定期举行,也可以不定期举行,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走向社会。正是这种自愿参与,活动灵活的特点,适应了当前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规律,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学生社团另一特点就是开放性。社团成员结构打破了院、系、专业和年级界限,具有不同知识结构,本科生、专科生、进修生等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纵横交错的学生交流;并且由于共同的定向、爱好和兴趣,使社团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发展态势。呈现出由以兴趣型为主向兴趣型和务实型并重转变,由人文型为主向人文型和科研型并重转变的趋势。最近几年来,大学生参加社团逐渐从纯粹的兴趣到现在的“兴趣+务实”转变。面对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社会,他们的目光不再是单纯希望在社团这个群体丰富自己的生活,更希望能在社团活动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社会竞争力,是当代大学生的求实态度。过去的学生社团更多地注重人文知识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满足于人文氛围的营造。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大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掌握扎实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

  性,所以他们不再满足于社团活动的文化层面,而是注重将科技元素充实到学生社团的文化内涵,以促进自身的成才。于是,高校中的各类学术研究协会、科技协会和科技创业团队正悄然兴起。

  4.学生社团活动的覆盖范围。形成了由校园型向社会型扩展的态势。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区域,过去是以校园为主,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化趋势的深入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与社会需求接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认识到,在校期间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积累一定的社会阅历,培养锻炼各方面的社会技能,对于缩小校园与社会的距离,对于缩小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距离,将来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非常重要。因此,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不再局限于校园,逐步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于是,家教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等学生社团应运而生,已经成为大学生与社会保持联系的常规载体。

  二.学生社团发展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加强大学生社团管理和科技创新的改革发展,事关大学生群体,大学老师群体和校方管理者三个方面。虽然近几年来高校学生社团健康、蓬勃发展,在满足广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在调查中还是发现高校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从大学生群体的角度进行分析:1.大学生对科技创新与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的关系缺乏理性认识,参与热情逐年降温,没有持之以恒。A.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的年龄

  比较小,层次比较低,多为低年级学生,其中一年级者又居多(他们参加社团的动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占受到调查总人数72.1%,即占绝对数,而且呈低年级向高年级逐年递减的态势。如大三、大四,特别是研究生的比例较小,仅占2.3%。B.认为加入学生社团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者,所占比例仅为20.6%。

  2.社团成员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没有真正到位,甚至有各种模糊,甚至有错误的看法。A.学生认为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非常重要,应当积极参与者占受调查总人数的42.3%。B.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参与科技活动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5.3%。C.学生认为缺乏科研兴趣和基础者占调查总人数的32.8%。D.学生认为专业课压力太大者和英语过级压力太大者占调查总人数的35.6%。

  3.学生社团的活动规律不够正常,制度缺乏和管理不善,成员参与活动缺乏主动性。据统计,每学期开展一次到二次活动的社团比例为32.5%,认为社团制度缺乏者占24.3%,认为社团干部水平不高和管理不善者所占比例为39.2%。

  4.学生本人参与科技活动的形式有:其中小发明、小制作和技术转让所占比例为23.5%,参与科技成果推广和科技产品维修服务者,所占比例为30.7%。参加学校、市局和国家级举办的高校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者,所占比例为12.1%。其中获奖的几率较低,获奖的等级也不高,能参加大学生全国“挑战杯”的作品更是少得可怜。

  5.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当中,学生对学校学生科技创新现状的评价不高,其中:认为良好占10.8%,认为较好占8%,

  认为较差的占52.3%,认为很差占28.9%。6.现有的20多个学生社团,彼此之间基本上没有横向联系,仅仅

  停留在学校组织的少数大型活动层面上,或者局限于社团主要骨干的一般性交际应酬,甚至少数社团的领导有时会为各自的某些利益,缺乏精诚合作和平等竞争的意识,从而造成互相攻击、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还有的社团活动不够稳定,缺乏持久生命力。相当一部分的社团活动存在着忽冷忽热,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对社团核心人物的依赖性过大。社团核心成员在位时,重视活动是轰轰烈烈,而忽视必要衔接,以至核心成员离伍,社团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终结。一些社团成立时招收会员无条件限制,来者不拒,致使社团成员之间层次不一,缺乏梯队建设,使社团发展后劲不足。

  其次,从老师参与大学生社团管理和科技创新的角度分析:1.大学生社团活动和科技创新没有老师指导和老师不力者排在首

  位,占调查总数的48%。2.要求聘请德才兼备的指导老师,占受调查总数25.5%。3.不少老师觉得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科研任务压力大、任务重,没

  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介入学生社团活动,更谈不上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4.一些教师感到学校与系部对该项工作没有长期系统的计划,且有关政策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管理竞争机制,而且在经费、场地、设备、计算工作量等方面扶持的力度也不明确,因此造成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5.一些管理部门的领导认为:学校的部分单位领导和一些教师对于大学生社团建设和科技创新都没有明确的认识,片面强调社团的自主性活动原则,采取的往往是被动应付,甚至敷衍的态度,任其自我发展。

  最后,从学生社团自身发展和校方管理的角度分析:学生认为社团经费缺乏,活动场地不足是阻碍和制约社团发展

  的占56.8%。学生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大对社团的投资占58.1%。虽然不少学生社团正在尝试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活动并取得明显的成效,但经费不足仍是目前制约学生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学生社团绝大部分筹资能力薄弱,使社团发展受到限制。在活动场地方面,除一小部分社团有固定场所以外,绝大部分没有固定的场所,这给社团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不利活动的管理和策划,这也是一些社团昙花一现的主要原因。

  三、加强学生社团管理,不断完善社团建设的对策。高校共青团、学生会组织一定按照党的要求承担对学生的指导、服务、管理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在学生社团建设的核心作用,经常研究社团工作,把握社团发展的规律,争取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争取政策,完善机制,抓好队伍,推动高校社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学校各级领导首先高度认识大学生社团管理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要切实转变观念,不能使社团管理仅停留在自娱自乐的文娱体育活动上,也不能满足于学雷锋、做好事、家电维修等一般性

  社会服务上,而应聚集于科技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科技含量和创新点方面,力求将科技活动的普及与提高,精英教育与通才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领导者应当增强管理和服务意识,认真制订长期和全面的规划,明确工作目标。

  2.学校应当进一步加大学生社团,尤其是科技创新的经费投入,建立和完善创新实践学分制,科研专案攻关的招投标制。师生与企事业单位科研横向合作制度等制度,以教学科研课题立项的形式,给予承担科研项目师生的优惠。要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聘请德才兼备的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实行责、权、利相配套,教学工作量,业务考核与职称评定相结合的鼓励措施,从而以点到面,逐步形成群体效应。

  3.在指导和管理学生社团时,首先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促进各类社团的有序发展。特色出材,特点出效益。一个社团生命力的强盛与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团是否有自己的特色工作,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应立足于创办、发展有特色的学生社团。要针对各类学生社团的特点及其生存与发展的不同规律,进行分类指导,要按照“大力支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性社团,积极倡导志愿者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原则。指导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既要在重大问题上严格把关,又要在活动的具体实施中放开学生的手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推动多领域、多层次,各具特色的社团工作局面形式。同时,要加强各大学生社团的交流,积极引导“邓小平理论研究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协会的优势,带动高校学生社团共同发展。

  4.规范管理,抓好骨干,推动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高校团组织要着力抓好四项工作。第一,要健全学生社团各项管理制度,使学生社团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学生社团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第二,要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科学合理配置,因势利导,量体裁衣,使有关学生加入适合其本人发展的相关社团,提高自觉性,克服盲目性,防止学生社团出现低年级热情高涨,高年级一落千丈。第三,要适当稳定好社团的骨干队伍,抓好新老骨干的成员搭配,搞好传、帮、带,要防止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发生。第四,要加强社团的规范管理,避免出现因管理或监督不到位而导致社团“出轨”的现象,同时还要争取学校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给社团发展提供经费、场地、设施等必要条件,这样才能促进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

  社团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社团衰,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作为自发性群众组织,在个性化与流行化并存的时代里,越来越彰显出它存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它在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提升学生人格方面发挥它独特的积极作用。我们要立足于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人才的全局战略高度,与时俱进,务实创新,重视学生社团工作,谋划学生社团工作,加强社团管理,支持学生社团发展,让各级各类高校学生社团真正走上健康、规范、有序、有效的正常发展之路。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要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品位,鼓励社团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广大的社会空间中寻求生存和发展,展示自身价值,塑造社团形象。这些品牌社团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校园特色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大学生在一个优秀的团队中,长期的实践和与他人的切磋、协作不断提升着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社团中浓厚的人文气息也促进着自身思想政治修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品牌社团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无疑为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二)三、建立和健全学生社团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

  (一)成立社团管理中心,由专人负责,全校的学生社团均纳入社团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以加强对社团的宏观引导和有效管理,确保社团的健康发展。(二)把好三个关,即社团成立审批关、社团负责人资格审核关和社团活动内容审查关。(三)要制定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有关社团经营的理念、策略、领导与沟通;社团未来发展的近期、中期、长期目标;以及招新、迎新、训练、成果展、出版、成员大会、改选大会、经费申报、送旧、监察制度、财务制度、档案建立与管理、成立社友会等活动,都要整体全面规划,认真执行,从而使社团明确工作的目标,做到有章可循,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四)构建合理结构。以兴趣型为主向兴趣型和务实型并重转变;由人文型为主向人文型和科研型并重转变;要大胆放手,留有空间,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构建社团发展的合理结构。日常活动开展中,按照“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积极鼓励科技服务型社团,培育充实社会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的方针进行分类指导。(五)要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制定干部岗位责任制及考核细则和奖惩措施,重点扶持科研学术性团体,定期检查评比,在各方面完善社团星级评定,及时整顿,优胜劣汰,确保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总之,高校的学生社团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其建设与发展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但随着社会对高校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关注、对社团建设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并在高校党、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高校学生社团必将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新世纪高校的一道亮丽

  

篇十三: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中职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管理问题与对策

  作者:欧阳元东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32期

  欧阳元东

  (东莞理工学校,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学生社团组织发展迅速,但学生社团经费管理薄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提出了校内外经费支持系统和革新经费管理模式的办法来解决社团经费管理问题。

  【关键词】学生社团;管理;校内外经费支持系统

  中职学生社团越来越多,社团活动经费管理成了管理社团的重头戏。社团经费管理是社团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对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所采取的一整套管理办法和监督手段,它贯穿于社团活动的始终。因此,如何加强经费管理,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保障经费使用合理,对促进中职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中职学生社团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各中职学生社团管理部门一般是团委,但团委自身事务繁多,对各社团的管理权限于宏观调控,缺乏严密、健全的管理措施。具体表现在经费来源单一,严重影响社团建设和发展;有限的经费收支随意,管理不够规范;不健康的商业化经费赞助给学生社团带来了不少不良影响;学生社团经费管理的监督不力更是雪上加霜。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2中职学生社团经费管理的措施

  中职学生社团还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其存在较多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学生社团的活动经费缺乏保障,没有稳定、成熟的经费渠道,经费管理无法可依等问题是经费管理困境的主因。

  2.1成立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筹集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筹款管款工作

  学校应成立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筹集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学校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筹集管理制度》,明确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筹集管理领导小组的性质、作用、职能。同时,为提高社团活动经费筹集管理领导小组的高效率和规范化,应增设“社团经费筹集和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模块。

  2.2构建校外经费支持系统,拓宽经费筹集渠道

  目前,中职学生社团在经费来源渠道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其过于依赖主管部门有关。大多学生社团的经费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仍依附学校和挂靠部门,长期以来中职学生社团早已适应了学校选择模式的角色定位。因此,各社团应该改变靠、要、求的申请经费方式,应该主动出击,拓宽社团资金筹集渠道,实现社团活动经费来源多元化。尽力、尽量把社团资金充实。在社团筹集资金方面,应争取校外的支持,整体上形成校内校外经费支持系统,校内经费支持是学校拨款,校外是争取企事业单位赞助。

  2.2.1合理利用商业赞助

  东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相对发达,企业较多,为资助学生社团活动提供可能,尤其是一些学生家长本身就是企业老总,他们对赞助学生社团活动具有较强的愿望。当然,对愿意赞助的企业不是无原则地接受。对提供赞助的企业,学校首先安排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筹集管理领导小组人员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其真诚度,其产品质量如何,然后再决定是否接受赞助。在对企业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可适当接受一定量的赞助,并明确社团对企业的回报,不做有损于消费者利益,有损于学校、社团形象的事或活动。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做好为赞助企业的服务工作。中职学生社团接受企业赞助应本着“互惠互利,和谐双赢”的原则,积极寻找二者之间利益的共同点,尽社团所能做好回报企业的工作。在不违反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校园内广告企业产品,设计企业形象,宣传企业文化,为企业创新、开发科技新品提供某些思路等,还可聘请企业负责人为社团顾问或指导教师,以加强社团和赞助单位间的联系,增进友谊,和谐发展。

  2012年5月,笔者学校举办了《“北大青鸟杯”诗歌朗诵大赛》。这次活动就是在北大青鸟东莞分公司的赞助下进行的。2012年春季开学之初,海燕文学社的指导老师提出举办一个面向全校的诗歌朗诵大赛的设想。接着,海燕文学社负责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好举办活动的计划交给学生社团联合会。联合会马上召开大会,讨论举办活动的可行性。讨论通过后,联合会就开始筹备活动了。

  社团联合会指示经费筹集管理小组想办法,创条件地筹集经费搞好此次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经费筹集管理小组的努力,争取到北大青鸟东莞分公司赞助此次大赛活动。北大青鸟东莞分公司同意为此次活动赞助价值10000元奖品。

  决赛开始前,经费筹集管理小组跟北大青鸟东莞分公司一道,协商大赛冠名为:2012年□□学校“北大青鸟”杯诗歌朗诵大赛。学生社团负责人诚邀北大青鸟东莞分公司经理宁尧参加大赛。北大青鸟东莞分公司经理宁尧表示这种双赢的合作希望能继续下去。

  2.2.2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筹集经费

  中职学生社团组织作为一个团队,完全可以面向市场提供有偿服务。社团学生可以在校园内开设盈利为目的的服务项目,通过开商店、办餐厅、营书店等自主经营项目,获取赢利;专业社团可面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并赚取技术服务报酬,电子社开设电器维修部,电脑社团开设广告设计店铺,手工设计社开始刺绣培训班就是例证。

  2.3加强社团自身经费管理能力建设

  中职学生社团的自身经费管理建设,应完善内部经费管理结构,健全内部规章,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团发展规律的经费管理体制。社团应办成真正独立的、自主的、自律的及合法的学生团体组织,能切实承担起学校转移出去的一些职能,为会员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学生社团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应吸收能力强、敬业精神好、在学生中有威信的人员来为学生社团工作。社团负责人要实行培训上岗制度。

  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筹集管理领导小组根据各社团的学期计划给予一定量的经费储备。各社团在学期的社团活动中可以使用本社团的经费,具体的经费预算由各社团视活动情况而定。使用经费需向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筹集管理领导小组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社团资金申请表》,由指导老师签署意见,提交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筹集管理领导小组的审核后方可使用。社团活动结束后,各社团凭所购物品的发票由指导老师签字,到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筹集管理领导小组审核,最后由学校领导签字后方可报销。对出现消极不配合经费管理的情况或出现经济问题的学生社团,学校须根据相关制度给予处罚和追究责任。

  

篇十四: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加强和规范社团管理(新)(1)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院社团管理的通知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院学生社团活动的蓬勃发展,提高社区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配合学院各项活动,使今年的社区工作更加顺利有序地开展。根据《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制度》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将进一步规范我院学生社团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社团、经费

  原则上,每个系都要求其学生至少参加一个协会。协会的会费由学生自行管理,并由各系主任和学院团委监督核实。协会理事会会计负责存折、卡的保管和记账,出纳负责保管密码和收支资金,做到账款分离。协会发生的费用,由协会理事会成员批准并签字,报所属单位(部门)团委总支班主任批准。申请资金需填写《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活动预算审批表》(附表1)。如果存在挪用社区资金等违法问题,将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学生参与或组织社区活动可以作为大学生素质发展认证的依据。

  二、社团的成立与注销(一)社团成立:

  每个部门和专业至少成立一个专业协会,骨干教师为协会的教员。所有协会都可以向全校学生开放。

  凡成立新社团,应先填写以下资料:

  1.《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发起成立学生会申请表》(附件1);2.《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成立登记表》(附表2);3.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基本情况表(附表3);

  4.社团的《章程》,具体参照《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申请成立学生社团须知》(附件2);

  5.《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辅导员登记表》(附表4);6.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期活动时间表(附表5);7.《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主席登记表》(附表6);8.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会员登记表(附表7);9.本会管理部门或申请人认为需要特别说明的其他情形。

  请各系主席于9月22日下午5:00前将本系所有社团新成立的社团的上述材料和各系成立社团部的文件一份交团委、所有社团均需经院团委审批同意后方能成立,并按有关规定开展工作。

  申请成立新协会不得与学院其他协会的性质相冲突。系级协会经系主任批准后,报系党总支和学院团委批准。未经学院团委批准成立的群众团体,是非法群众团体。非法社团

  的创始人、负责人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开展活动,都是违法的,对有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详见《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联合会、学生会经费使用管理办法》(附件3)。

  (二)社团的注销:

  因特殊原因需要撤销的社团,应先填写以下信息:1《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撤销申请表》(附表8);2.《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注销登记表》(附表9);(三)协会管理部门或者申请人认为需要特别说明的其他情形。

  上述材料和各系注销社团的文件上交院团委备案,院级社团直接报送院团委备案,所有社团均需经院团委审批同意后才能注销社团,并按有关规定清算财务。

  三、协会的组织结构

  社团均需设立会长一名、副会长三名以内、会计一名、出纳一名。协会下设理事会、各职能部门。理事会为协会的权利机构,有权决定社团日常活动的开展和经费的开支,有权修改协会章程,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会员在50人以内的社团理事会规模设5人;50人以上的设8人。理事会由选举产生,社团会长的聘任必须经过演讲竞聘的方式产生。社团会长、出纳、会计是社团法定理事主要成员。

  四、社区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院级社团会费的收取须经院团委批准,系级社团会费的收取须经系党总支的批准。社团的会费、接受的捐赠与资助、开展服务性活动获得的经费和获奖经费的使用,应本着节约的原则用于该社团章程规定的活动。社团财产为社团集体所有,任何人不得侵占、私分或挪用社团的财产,也不得私自在社团成员中进行分配。院团委和各系团总支分别负责对所属社团经费定期进行核查,并通过随机组织协会会员调查的方式,了解该社团是否如实地开展了账本上的相关活动。院团

  委员会将不时检查整个学院社区会费的使用和财务状况。如有问题,将按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详见《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联合会、学生会经费使用管理办法》(附件3)。

  五、社团活动的开展

  学院团委和各部门主席要高度重视协会活动,积极采取措施为协会活动搭建舞台、拓展空间和提供机会,在实践中不断积极有效地探索协会活动发展模式。协会每月开展一次与协会有关的活动,活动范围为本系或全院学生。各社团需填写《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活动场所申请表》(附表10),用于会议室、多功能演讲厅等场所。各协会在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前,必须填写《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张贴海报申请表》(附表11)和《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悬挂横幅申请表》(附表12)。经高校团委批准后,校级协会方可开展悬挂横幅、张贴海报等宣传活动。部门级协会的其他宣传活动,须经本部门党总支批准后方可开展。

  各级社团如需外出参加活动或者邀请外校社团等演出团体来校参加活动均需填写《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外出活动申请表》(附表13),经批准后方可开展活动。违规者将按学院相关规定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六、社区活动的档案安排

  七、社团指导老师

  为了使协会的发展更具方向性,协会联合会鼓励所有协会聘请讲师。聘请教师担任社区教师须经教师本人同意。详见《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社区辅导员就业计划》(附件4)。协会聘请指导员时,应当向协会联合会提交指导员个人简历,由协会联合会统一出具聘书(聘书由共青团团长签署)

  沙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社团联合会和社团名称)。指导老师需填写《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社团指导老师聘用协议书》(附件5)。指导教师一经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改,如有特殊情况,须向社团联合会提交书面解释,经批准后并在校社团管理部注册后方可变动。指导老师必需服从管理具体要求见《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社团指导老师聘任制度及管理制度》(附件6)。指导老师期初需上交《长沙职业技术学学期社团教学计划》(附件7),期末上交学期教案。

  八、评估和评价

  1.社团评优细则详见《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量化考核细则》(附件8)。2.社团干部评优细则详见《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社团干部评优细则》(附件9)。3.社团指导老师评优细则详见《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社团指导老师考核细则》(附件10)。

  

篇十五: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高校社团人员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地方高校的社团组织迅速增加,参与人数日益增多。但是,由于社团在人员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也严重制约了高校社团的进一步发展。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分析了高校社团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推动高校社团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繁荣高校校园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社团;人员管理;高校

  高校社团是活跃校园文化、增长学生才能才干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有效形式。近年来,随着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加,高校社团组织已进入一个发展的瓶颈期,而这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社团的人员管理问题。本文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探讨社团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社团人员管理的对策,以推动社团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1社团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逐渐壮大,高校学生社团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一所高等院校,北京交通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已经达到2万余人,截至2013年12月,有各类校级社团几十个,成员几千余人,参加过社团活动的学生占全校学生百分之七八十,学生社团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当前我国院校社团的基本情况。

  1.1社团人员管理制度不规范

  1.1.1近半社团没有制定“纳新”条件及招聘程序

  根据统计结果,北京交通大学一半以上的社团在纳新时都设置了条件,按条件选择会员;

  但有也有好多社团在纳新时采用“报名即吸纳”的方式,没有根据社团实际情况制定吸纳新成员的标准或条件,没有对报名人员进行甄选,通常只要是熟人介绍、同专业的师弟师妹、老乡等都可随意加入,拉帮结派现象较为严重。

  1.1.2绝大多数社团没有制定社员发展及培训规划

  几乎所有的社团没有帮助社员制订个性专长发展规划,只有很少一部分的社团开展了对社员个性专长发展规划的指导工作,为社员的个性未来发展进行初步规划。几乎所有的社团没有对社员进行相关培训。社员缺乏发展规划,也就会迷失努力的方向,降低参与活动的热情。没有进行相关培训,会延长社员的适应期,影响社员未来的发展。

  1.1.3大多数社团没有认真落实管理人员考核制度

  绝大部分社团都制订了社团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和监督制度,但有部分社团没有开展对社团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的社团,又没有建立对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即使被评为不合格,由于没有进行结果反馈,本人仍然不清楚存在的问题,因此,没能及时改进不足,未能改善自身绩效。此外,我们还发现,仍有不少的社团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或者培训只是走走形式。社团管理人员本身都是学生,没有管理实践经验,如果不进行必要的管理知识的培训,势必会影响到对社团的管理效果。

  1.2社团凝聚力较低

  1.2.1社员流动率较高

  经调查发现,北京交通大学许多院级社团普遍存在人员流动频繁现象,社团人员参加社团活动的年限不超过1年的占到百分之八十左右。频繁的人员流动不利于社团的稳定发展,社团成员之间未能形成紧密联系,从而不利于社团人员的有效管理。

  1.2.2社员的活动参与率较低

  经调查,社团活动参与率在30-50%的社员的人数,占社团成员总人数的44.59%;社

  团活动参与率超过了70%的只有18.91%的社员。社员年度平均活动参与率为45.89%。社员的低参与率,减少了社员之间和社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的联系和沟通,增加了协调的难度和成本,加大了人员管理的难度,影响了社团活动的质量。最为严重的是可能引发负面的“马太效应”,加剧社团人员管理难度。

  北京交通大学社团人员存在这样的规律性现象:社员活动参与率与时间成反比例,社员流失率与时间成正比例。一到两个月,社员参与率逐渐降低,社员流失率逐渐加大,凝聚力有所降低;两个月后社员活动参与率急剧降低、社员流失率迅速增高,凝聚力急剧降低;经过四个月(即1个学期)后,社员活动参与率降低程度趋缓、社员流失率缓慢增高,凝聚力降低程度趋于缓慢。

  2高校社团人员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社团活动内容、形式单一

  多数社团只是机械式的重复以前的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创新,高层次的活动少,只是停留在发传单、办讲座的层面上,活动无特色,无吸引力,从而影响社团成员积极性,最终导致社团发展停滞不前。调查显示,会员在社团“有活动都会去”的比例为16.22%,“只有一两次没去”的比例33.78%,“偶尔去一两次”的比例为35.14%,从没参加过的为14.86%。在问到为何没去参加活动时,36.48%的人认为社团活动的质量不高,有33.78%的同学认为社团的活动流于形式。可见,社团活动内容的陈旧性、形式单一没有新意是影响会员活动参与率低的最主要原因。

  2.2社团缺乏魅力型核心成员

  学生社团作为一个非正式组织,社团的组织机构松散,对会员的约束力有限,其运作更多的是依赖核心成员自身的能力、责任心、专业水平和人格魅力。那些规模较大,较有影响力的社团,都具有几个魅力型领导者,他们的专业技能、工作态度、交际能力、管理经验深

  深的影响着每一位会员。据了解,近半数的学生把社团领导者是否具有个性魅力作为自己加入该社团的一个标准。有超过一半的社员是因为在社团人际关系紧张而离开社团,还有不少的社员是因为不喜欢领导者的风格而脱离社团。可见,社团是否具有魅力型核心成员对吸引会员积极参与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社团前几年还红红火火,却突然间销声匿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团魅力型的核心成员的离开。

  2.3学校对社团缺乏有力支持

  学生社团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指导。高校一般都对学生社团给予了一定支持,鼓励社团发展,但支持力度不大,缺乏有效的指导。学校政策倾向于学生会,学生会具有在学生综合测评考核加分和评优的优势,这就导致了原来在学生社团中的优秀人才转而加入学生会,或者在社团活动与学生会活动有冲突时,将学生会活动作为首选。几乎所有的学生在两者活动发生冲突时,往往选择学生会活动。

  

篇十六: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社团内部规范管理工作计划

  提高自己的见识,社团不知不觉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这半年里在和别人一样的时间内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增长自己的能力。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认真工作。把任务干的精彩、迅速、彻底、展示出我新的一年的面貌。

  首先我们可以从社团部内部入手:1.可以加强自身的建设。对各社团的负责人工作进行一次规范,这样可以使社团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2.可以增加一些奖罚制度。可以通过进行监督、评比、表彰。使各社团有竞争心,从而改变各团的懒散的情况。3.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但就目前所成立的这些社团对于校园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在完善现有社团的基础上再组建一些新社团。如:心理社、书法社、吉他社、演讲社、表演社等。4.推进民主化。可以将社团部公开化、透明化。互相监督,促进发展。5.扩大宣传范围。以往我们更多的是在校园内摆放张贴宣传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扩大宣传范围及加深程度。如:贴图及文字传播,以及博客上发帖等进行宣传,这都是很迅速,传播面很广的方式。6.注意宣传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如:多注意档案的收集;将多种构思和好看的图片及题材等存储起来,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调出来;对我们所做的宣传板进行拍照存档。

  ____多与社团进行沟通。参与社团活动,对各个社团都有一定深度的了解,也便于帮助他们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同时也是对我们社联一个良性的宣传。

  8.针对学校场地有限的情况。需要提前的沟通与协调。对社团活动所涉及用到的教室或场地做好提前部署,从而避免与教学发生冲突。

  其次有几个社团负责人为级学生,他们即将面临毕业实习,如果没有一个有责任,有能力并且熟悉其工作程序的人来接受管理,其社团将随时面临瘫痪,因此寻找新的负责人迫在眉睫。新的负责人可以选择公开竞选,由原负责人培养一段时间方能接手工作。现各社团负责人也可以由自己选择并培养自己社团的接班人。

  再者现在我们的社团之间明显存在着一种诟病,那就是各个社团之间的联系不足,互相的合作做的还不够好,往往只是自己社做自己社的活动,没有太多和其他社团合作的机会,慢慢的社团联的凝聚力就会有所下降,积极性也就随之减少。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积极筹备一些活动,主要是各种可以使各个社团团结合作起来的活动,小的活动可以是2到____个社团的互相合作,大的活动可以参与的社团更多,只要善于发现各个社团的合作点,就可以让广大社团团结起来,这样不仅增加了社团联的凝聚力,而且还调动了广大社团的积极性。

  同时新生的加入,也为社团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在新生军训结束后可以组织进行大规模的社团纳新工作。在各社团纳新的工作中,各社团负责人可在课后活动时间在校道进行现场招募,这样有利于广大同学能直接、有效的了解各社团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做现场咨询。

  我部门所有的工作人员也将积极帮助各个社团进行招募工作,争取纳新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完成。

  以上是我的工作计划。在今后我会在做好自己的同时,也积极吸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的工作经验成熟,也使社会交往更加成熟。

  总之,在社团部的工作中我会积极努力,把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建最优秀、最出色的部门。我会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社团部的以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社团内部规范管理工作计划(二)

  提高自己的见识,社团不知不觉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这半年里在和别人一样的时间内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增长自己的能力。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认真工作。把任务干的精彩、迅速、彻底、展示出我新的一年的面貌。

  首先我们可以从社团部内部入手1.可以加强自身的建设。对各社团的负责人工作进行一次规范,这样可以使社团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2.可以增加一些奖罚制度。可以通过进行监督、评比、表彰。使各社团有竞争心,从而改变各团的懒散的情况。3.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但就目前所成立的这些社团对于校园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在完善现有社团的基础上再组建一些新社团。如:心理社、书法社、吉他社、演讲社、表演社等。

  4.推进民主化。可以将社团部公开化、透明化。互相监督,促进发展。

  5.扩大宣传范围。以往我们的是在校园内摆放张贴宣传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扩大宣传范围及加深程度。如:贴图及文字传播,以及博客上发帖等进行宣传,这都是很迅速,传播面很广的方式。

  6.注意宣传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如:多注意档案的收集;将多种构思和好看的图片及题材等存储起来,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调出来;对我们所做的宣传板进行拍照存档。

  ____多与社团进行沟通。参与社团活动,对各个社团都有一定深度的了解,也便于帮助他们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同时也是对我们社联一个良性的宣传。

  8.针对学校场地有限的情况。需要提前的沟通与协调。对社团活动所涉及用到的教室或场地做好提前部署,从而避免与教学发生冲突。

  其次有几个社团负责人为级学生,他们即将面临毕业实习,如果没有一个有责任,有能力并且熟悉其工作程序的人来接受管理,其社团将随时面临瘫痪,因此寻找新的负责人迫在眉睫。新的负责人可以选择公开竞选,由原负责人培养一段时间方能接手工作。现各社团负责人也可以由自己选择并培养自己社团的接班人。

  再者现在我们的社团之间明显存在着一种诟病,那就是各个社团之间的联系不足,互相的合作做的还不够好,往往只是自己社做自己社的活动,没有太多和其他社团合作的机会,慢慢的社团联的凝聚力就会有所下降,积极性也就随之减少。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积

  极筹备一些活动,主要是各种可以使各个社团团结合作起来的活动,小的活动可以是2到____个社团的互相合作,大的活动可以参与的社团,只要善于发现各个社团的合作点,就可以让广大社团团结起来,这样不仅增加了社团联的凝聚力,而且还调动了广大社团的积极性。

  同时新生的加入,也为社团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在新生军训结束后可以组织进行大规模的社团纳新工作。在各社团纳新的工作中,各社团负责人可在课后活动时间在校道进行现场招募,这样有利于广大同学能直接、有效的了解各社团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做现场咨询。我部门所有的工作人员也将积极帮助各个社团进行招募工作,争取纳新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完成。

  以上是我的工作计划。在今后我会在做好自己的同时,也积极吸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的工作经验成熟,也使社会交往更加成熟。

  总之,在社团部的工作中我会积极努力,把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建最优秀、最出色的部门。我会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社团部的以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篇十七: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根据社团的需要设立社团支部委员会要完善社团团组织的各项职能确保团组织在社团工作中的核心作用要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规章制度参与社团重大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的过程要探索社团团员的考核机制并纳入学生综合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探索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任杰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0期

  【摘要】调查分析表明,高校学生社团存在数量多而不精、管理机制不健全、活动次数过于频繁和运作上有问题等。从管理方面来说,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难题,高校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明显,所以,促进社团的健康发展成为了当务之急。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问题;建议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和特点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们具有相近的兴趣爱好和观点为基础所成立的群体,是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校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高校社团具有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内容丰富性和形式多样性等特点,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等等。

  高校学生社团根本特征是第三部门,它既有既定的目标和规范的“公益性组织”或“互益性组织”,是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它具有不少天然的政治属性,也承担了不少思想政治教育职能,这也是社团具有“非官非民”特征的重要来源。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社团内部管理不规范,会员流动性过大。有些社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都没有,骨干分工不明确,学生们都仅凭一腔热情在维持,那些社团的活动的规范性和有序性还需要加强。一般来说,学生们只要缴会员费就可以自由进入社团,离开社团就更加容易了,所以这样就容易造成会员流动性过大。频繁的流动性就不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社团的活动、计划和思想不能保持连续,想要累积和沉淀优秀的社会文化就更谈不上了。

  (二)高校社团骨干不精,整体的素质不高,后备人才欠缺培养。有的社团的主要负责人素养较差,社团整体的素质不高,内部团结力量不够,对一些问题的决策,都能达成统一的意见,内部的问题就容易出现了,导致他们的活动缺乏创意,质量不高,缺乏感召力,久而久之,整个社团就会处于瘫痪的状态,甚至自行解散。同时,社团里的核心成员都会只顾着重视自己在任期间的活动搞得怎么样,而忽视了下一任的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这样就造成了接班人的素质不高,社团的管理理念以及资料档案等社团内部的精神等就会等不到承袭,以至于那些核心成员退出后,整个社团就会走向终结。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三)高校社团指导老师配备和指导不足,建设深度鲜有提高。现在各大高校社团指导教师的聘选制度主要来自于团委,或者由团委、社团会员出面邀请的校内专业的老师或者校外有关的专家来担任指导老师或者顾问。就算有专业人员来介入社团,还是团委教师一力包办的社团,可是就算这样,其指导的力量都显得薄弱。再加上没有固定的劳动报酬,所以这也是指导老师配备力量足的关键。

  (四)社团建设经费不足,活动策划难以实现。学校学生资源支持不足。高校对学生社团的资助经费非常有限,提供的活动场所、办公室条件也不足,很难从根本上满足社团的需要。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有:第一是校团委拨划的经费;第二是通过收取会员费;第三是拉取企业的赞助,社团开展活动一般都会跟企业合作,但并非每个社团都能拉到赞助,有些社团还被迫自己掏钱搞活动。这些都制约着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学生社团活动的强度和质量。

  三、对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存在问题提出的建议

  基于上述问题的认识,要促进高校学生社团进一步持续、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要真正的、全面的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建设符合团中央所倡导的学生社团,必须要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治标又治本,力求构建出是学生社团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加强学生社团的管理,推动社团的可持续发展。社团的管理要制度化、规划化。这是形势下要求社团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规章制度的确立明确了社团的地位,明确了社团和学校的关系,对社团的组成、运作和文化活动的开展、社团干部的培养考核、社团指导老师的选拔和待遇进行规范,用制度和条例来保证社团的发展。社团与社团之间要加强交流,要进一步开放对社团的管理中的限制因素,使学生社团的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更可以到校外拓展,与社会接轨。

  (二)创新社团的发展机制,促进社团可持续发展。根据社团的需要,设立社团支部委员会,要完善社团团组织的各项职能,确保团组织在社团工作中的核心作用,要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规章制度,参与社团重大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的过程,要探索社团团员的考核机制并纳入学生综合考评体系,建立社团工作和干部的评优激励机制和学校年度评优体系。社团要持续发展,要树立服务的意识,促进社团的专业建设,提升社团发展的质量,使社团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创新性,使社团办的更专业。就像羽毛球协会、篮球协会等,这样的社团里,大家志同道合的,请指导老师也相对容易。

  (三)加强学生社团与社会和学校的联系。利用社会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资源,来充实学生社团的内涵,同时也可以解决经费的问题,跟社会打好了关系了,就方便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与社会联系密切了,就可以保证学生社团活动可以落到实处。改革会费管理模式,打造品牌社团,要学校相关部门意识到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性,给予重视和政策上的支持,工作上的关心等,给学生社团添置必要的设备和物资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四、结语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学生社团要及时调整,毕竟高校学生社团的科学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创新,学生社团才会持续、健康的发展,高校校园的文化才能更好的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朝阳.高校学生社团的第三部门特征及其潜在功能[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作者简介:任杰(1977-),男,重庆人,汉族,讲师,教育学硕士,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推荐访问:对社团管理不够规范 社团 规范 管理

版权所有:五德范文网 201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五德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五德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9007243号-1